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6日 · #教育. 今周刊. 期待學生探索自我的108課綱上路至今2年,將於2022年面對大考的高中生,課業壓力雖未舒緩,但增加思辨與實作的課程內容仍讓他們有所收穫,未來有待縮小學校資源差異、增加教師教學量能,讓更多高中生能在學習生涯中找到興趣,發揮潛能。 新的學期將在疫情之下悄悄展開,甫升上高3的曉凡(化名)還記得最後一次到學校時,教室黑板右側的學測倒數還停留在250天,如今只剩下不到150個日子,全台13萬名像她一樣,第1屆採用新課綱及多元入學方案的高中生就要步入考場,當學長姊的經驗已不復參考,特別令人感到緊張。 圖/ mangpor2004 via shutterstock. 課業、社團、備資料多頭並進.

  2. 2021年4月16日 · 真人Live家教OneClass,則是讓學生回到家之後,可以直接針對有問題的科目再次學習,且是由真人LIVE的方式呈現,目前師資是由南一進行的師資培訓來上課,這方面以「堂數」為單位進行販售。 南一書局的教學平台OneLink,讓教師可以在單一平台上管理班級狀況。 圖/ 南一書局. 教學平台OneLink提供了線上聯絡簿、班級經營、作業派發等功能,是讓教師可以在單一介面上掌控班級狀況的平台,蘇偉銓也提到,OneLink對於學校來說也許是配套販售,但未來的主力銷售對象會是補教業者,「補習班不會消失,OneLink會是補教業者管理班級狀況很好用的工具。

    • 程式設計之路從「小學」開始
    • 「程式語言」完全靠著興趣自學
    • 最想見 Tim Cook 一面

    根據他所說,大概是小學 5 年級第一次學習到用Scratch讓螢幕產生動畫,這個過程讓他覺得很好玩,所以就開啟了他學習程式語言之路。真正開始學習開發 iOS app 是到了國中二年級,一直到去年(2022)二月,他上架了一個應用程式《Scholarium:為學生打造的提醒事項》,支援 iPhone 與 iPad 下載,在這個提醒事項當中,學生可以把自己需要繳交的作業名稱、繳交時間等相關內容寫在裡面,也可以去掃描同學或老師的 QR code,直接記錄下來,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方式,以一個簡單的介面提醒同學們安排自己的時間繳交作業。 在 AppStore 上還有另外一個吳承翰開發的應用程式,就叫《MLSH》(明倫高中)。根據他所說,這是有一次他在觀察學校官網的時候,覺得好像可以提供一些學校的即時天...

    有趣的是,吳承翰的程式設計能力,完全自學。他從國小畢業之後,就沒有補習至今,過程中家長希望他功課好,也希望帶他去補習班進行課後輔導,期盼他有好的未來。 不過對於吳承翰來說,他不是覺得補習無趣,而是對於程式設計著迷的他,會覺得學校的學習內容與他真正感興趣的方向不太相符,更直白的說是他認為學習學校教導的課程,畢業後不見得對他想要從事的工作有幫助。加上教改之後,有一些課餘時間鼓勵學生參與學習其他技能,這讓他更能夠說服父母親讓他自主學習程式開發,從而更加投入自我學習程式語言。在這個過程中,他曾經思考到要開發記帳類型的app、也有想過要開發測量速度類型的app,而這些都是他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完成。 吳承翰打趣的說,當初那個記帳app,是用 Python 寫的,除了比較難上手之外,介面是黑底白字也沒有像是...

    吳承翰在今年的Swift Student Challenge 得獎作品是一個音樂創作類型的app,使用的程式語言平台就是 Swift,透過 Mac、iPhone 或者 iPad 的前鏡頭,掃描手勢跟環境,達成創作音樂、闖關的樂趣,他還在現場直接用雙手現場簡單演奏了一段《一閃一閃亮晶晶》,完成度相當高。 根據他所說,會想到用這個 app,一方面是他發現自己能夠參賽到截止收件的時間很短,一方面是他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鋼琴至今已經將近 12 年的時間,有了這樣的基礎,所以思考到要開發一個音樂取向的應用程式,開發過程中他想到使用去年底在學校音樂課學習到的「雷門琴」,剛好就是使用手勢來控制音量跟音調,而這樣的做法在目前的 app 當中也是一個創新的展現,所以就開始以這個為方向,最後開發出了參賽作品。 ...

  3. 2018年8月24日 ·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秘書蔡志宏指出正和教育部計劃推動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的AI教育師資與教學的時間則可以利用12年國教新課綱中資訊科技」(國高中必修科目其中的彈性時數。 劉文惠指出教學內容並不強調AI技術,而是「AI科普」。 教學目標也不在於考試,而是在於「邏輯與批判思維」,並且利用基本的AI認知,引發學生自我學習興趣,因此「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要強制學習。 與中國高中AI教科書互別苗頭,2019年出版台灣AI科普教科書. 另外,教育部正著手準備給台灣學生閱讀的AI教材,預計2019年教材就會正式出版。 不過,中國已經先推出AI高中教科書。

  4. 2020年11月25日 · 簡單來說聯盟會以一站式系統串連全台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習履歷從大專院校之前溯源至國中高小以及幼兒園記錄個人在各教育階段的學習成果以真實呈現個人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與能力發展。 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呈現考試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建立完整零造假的人生履歷認證,目標是讓台灣人才在國內求職,以及走向國際時大幅減少背景資歷驗證流程,同時協助企業降低人才資歷驗證之時間與成本,加速適用人才之到位。 而台灣學習履歷聯盟所採用的技術,正是新創圖靈鏈研發的圖靈證書。 圖靈證書是一家2018年成立於香港的新創,創辦人胡耀傑在申請國外學校時,發覺申請流程複雜又反覆,因而有了創業的構想。 台灣學習履歷聯盟計畫在明年第二季,整合全台150間教育機構,以及所有制度外學習平台的個人資訊。 圖/ 台灣學習履歷聯盟.

  5. 2016年8月1日 · 首先,別人寫的不一定是對的,所以你還是要去找官方文件。 另外,看了官方文件,你才會知道那些教學為什麼要這樣寫,無形中會累積一些對於這個領域的概念。 兩年前,周秉宇開始參與SITCON(學生計算機年會)、HITCON(台灣駭客年會)、COSCUP(開源人年會)等技術社群活動。 「這樣可以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能認識比自己高很多很多level(層級)的前輩跟大大。 」那麼,在台灣技術社群裡,哪些人是他心目中的大大? 「我比較不會找一個人把他當神。 」周秉宇苦思許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專精的項目,而且厲害的前輩非常多,根本列不完。 15歲的他,目前只想多學習,就像當初起心動念接觸Linux時一樣,運用技術替自己「解決生活中小小的問題」。 周秉宇 PHILIP CHOU. 出生年:2000年.

  6. 2018年11月21日 · 吳權威認為,智慧教室的定義有三個重點,首先是建構智慧教室的學習環境,讓教室裡每個師生都有智慧終端,像是電子白板、平板設備、遙控器或手機等。 第二是擁有數據採集的通道,能收集、分析課堂所有互動。 第三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必須要使用這些裝置和數據通道,與教學深度融合。 醍摩豆打造的智慧教室,就是把這三件事整合在一起;至於智慧學校則是更進一步,把這三件事覆蓋到所有老師和學生身上。 此次提出的「AI智慧學校」,則是在智慧學校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蘇格拉底平台等技術支援。 此前網奕資訊在全球已打造5萬間醍摩豆智慧教室,共有200萬名學生常態使用,推出AI蘇格拉底後,首波也輔導近30所學校升級為智慧學校,台灣的懷生國中、辭修高中、台北市大附小、新民小學等四所學校都在其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