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
    L
    ERA
    K
    BB
    賽季 202310
    5
    3.14
    167
    55
    終場
    5月 28日@大都會
    W
    3 - 0
    Bot 6
    LIVE@大都會
    3 - 3
    10:10 下午 EDT
    5月 31日vs落磯
  2. 2020年1月15日 · 知名藝人高以翔2019年11月27日凌晨在中國大陸錄製湖南衛視的節目時突然倒地昏迷後來雖送醫急救仍回天乏術,享年35歲。 湖南衛視事後發出聲明指出,醫院宣布高以翔是心源性猝死。 媒體也披露高以翔昏倒前的錄影畫面,只見他大步奔跑時顯得有些吃力,整個人看起來明顯體力不支,令人看了十分心疼。 高以翔猝逝的消息引發各界震驚,許多人不解,年紀輕輕,看起來身體也不錯,為什麼好端端地會猝死? 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怡智曾接受《好健康》訪問,說明猝死的原因。 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報告,猝死的原因高達9成是心血管疾病引起,少數特殊案例則是由嚴重的內臟器感染、肺栓塞或嚴重腦中風導致。 也就是說,大部分猝死原因多與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狹心症、心肌病變合併心律不整等原因有關。

  3. 2007年10月15日 · 得了肺癌如何治療? 肺癌的治療方式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3種。 一般而言,非小細胞肺癌第1期的治療以手術為主,第2期則以手術加上術後化療;第3期分2種情況,如果沒有肋膜積水,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並重,如果有肋膜積水,在治療上與第4期相同,以化學治療為主。 至於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由於容易擴散到全身,因此治療上以化學治療為主,若是只侷限在一側胸部則需合併放射治療。 肺癌靜脈注射用藥第1線肺癌化療藥物中,有5種為注射劑型。 包括屬於「鉑化物」類的藥物(如「順鉑」、「卡鉑」),以及「健擇」、「溫諾」、「汰癌勝」 (俗稱「太平洋紫杉醇」)與「剋癌易」 (俗稱「歐洲紫杉醇」);「溫諾」做為第1線肺癌化學治療藥物,同時也有口服劑型,而「剋癌易」不用於第1線時也可用於第2線。

  4. 2013年1月15日 · 心電圖是檢查心臟疾病的利器,透過偵測心臟的電波,來了解心臟收縮情形是否正常。 不過有些心肌缺氧、冠心症的心臟病患,即使冠狀動脈血管阻塞程度超過70%,一般心電圖不見得能檢查出來,此時就必須利用運動心電圖檢查。 因運動時會讓心臟負擔加大,增加心臟耗氧量,一旦血管有阻塞,運動會讓心肌缺氧情況變得更明顯,藉此及早找出冠心症。 跑步測試心臟耐受力. 運動心電圖檢查前,醫護人員會在受檢者胸前及四肢共黏貼10個電極片,之後請受檢者站到跑步機上,開始記錄心跳速度、血壓變化。 隨著機器啟動,受檢者開始慢慢步走,之後跑步履帶的坡度會逐漸上升、機器轉輪也會逐漸加快,從慢到快,共測試3個階段,每階段約3分鐘,心電圖會記錄下每個階段的心臟變化。

  5. 惱人的顳顎關節障礙. 2023-05-25 返回上一層. 顳顎關節是特殊的滑液關節,有個關節盤在關節上方,外圍有韌帶固定,若關節盤在正確的受力位置,就可以正常的開口、閉口。 不過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因為先天體質因素,韌帶較鬆,關節盤容易晃動,就像是戴了一頂鬆鬆的安全帽一樣。 這些人也可能同時有膝蓋髕骨卡卡的、扁平足、心臟瓣膜脫垂等共病。 有這種體質的人在20歲前容易發生顳顎關節滑脫,當關節位置在不正常的受力方向時,長久下來就可能變形。 滑液關節要維持健康的先決條件是摩擦力要低;一旦關節盤滑脫,張口時就容易卡住,使阻力增加,關節的應對方式就是不斷磨,這需要1~2年的時間磨合,磨合的手段就是發炎,而長期發炎的結果就可能導致局部神經敏感、慢性疼痛。

  6. 2017年10月15日 · 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戴春暉曾接受《好健康》雜誌訪問表示,手抖其實是蠻常見的症狀,有此困擾者常會以為自己是否得了巴金森氏症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其實手抖的原因有很多,原發性震顫(原發性顫抖症)也是其中一種病因。 當病人在維持某一個姿勢時,例如雙手舉、或手持杯子時發生抖動,這類不自主的抖動現象,最有可能是「原發性顫抖症」,可能與遺傳或體質有關係。 統計約有一半的病人有家族遺傳,另一半的人則是找不到原因;估計台灣約有100萬人有原發性顫抖症的問題,不過其中大概只有10%的人會嚴重到需要就醫、用藥。 大多數的原發性顫抖症不至於非常嚴重,但可能會造成社交上的困擾。 比方說,當大家同桌吃飯、想要舀湯喝時,手會不自覺得一直抖動,讓全桌的人都在注目,不過一旦當碗放下來時,一切又恢復正常了。

  7. 2022年10月15日 · 第62期. 出刊日:2022-10-15. 曾宇婷醫師專欄 / 「雙腸泌素」新藥 降血糖及減重效果更佳! 合併GIP和GLP-1受體促效劑的雙腸泌素新藥已在美國上市,研究發現療效不錯,但也有副作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仍不能偏廢! 撰稿╱曾宇婷(好心肝門診中心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糖尿病已經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9成以上的糖尿病患都是屬於「第2型糖尿病」,而體重過重及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呈現正相關,「糖胖症」儼然成為現代人代謝性疾病的主因。 糖尿病不僅是血糖偏高的狀態,同時糖尿病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腎臟及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對於病患的健康及生活品質會帶來巨大影響。 因此現今糖尿病的治療除了有效降血糖,更重要的是能減少體重、改善肥胖,如此對於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才有加成的效果。

  8. 身體這八個部位抽筋怎麼辦? 一張圖告訴你如何舒緩. 2018-06-25 返回上一層. 夏季是抽筋發生的常見季節,發生的時候造成的肌肉不適時在令人難以忍受。 前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邱雅寧醫師,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抽筋是單一肌肉或肌肉群的不自主強制收縮,導致肌肉出現僵硬、疼痛現象,正確的名稱應為「肌肉痙攣」。 依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抽筋是「抽搐」的俗稱、通稱,是身體肌肉系統常見的收縮現象,發作時,因為身體肌肉狀態由靜止直接轉成激烈運動,會有不舒服的疼痛感。 目前醫界對於引起抽筋的真正原因還不是很清楚,抽筋的發生部位主要以附著在人體軀幹、四肢,負責所有的體育活動的骨骼肌(skeletal muscles)居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