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7日 · 房價是怎麽「炒」出來的?. 建商、代銷與投資客炒房產業鏈進駐,台南爲何平地起高樓?. 善化區一處主打小坪數與高單價的大樓建案,因樓高突破天際而成為當地地標,同時也成為投資客鎖定的標的。. (攝影/陳曉威). 「當台灣變成炒房之島,不炒房才是 ...

  2. 2021年4月18日 · 指出,房地產價格波動對台灣人的創業意願有顯著影響,當房價上升時,台灣有房人群選擇創業的機率就會上升;而相對的,無房人群的機率則會下降,在在顯示了經濟機會的不平等。

  3. 2022年6月28日 · 要在台灣買一間到底有多難?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從10年前統計至今不斷上揚,2021年創下8.62%的漲幅,刷新歷史紀錄。 為了遏止炒作帶動的房價上漲,今年4月, 行政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草案修正 ,希望透過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手段來嚴懲炒作。 但是,該項法案並未如預期在立法院上半會期通過,打炒底線的延後給了投資客們一個大禮。 《報導者》接觸到一位年輕投資客,在害怕被查稅的前提下,他以化名告訴我們:「修法不過,那我就繼續買、繼續賺。 4月上旬的一個平日午後,29歲的小姜(化名)趿著拖鞋、慢條斯理地晃到空蕩的咖啡店裡,在尋常上班族趕著與工作拉鋸的時刻,悠閒地享用桌上的咖啡和三明治。

  4. 2022年11月6日 · 劇烈增加的貸放款會帶來什麼影響?根據央行資料顯示,至今年8月底,與市相關的貸、修繕與建築貸款餘額已高達11.7兆,佔台灣GDP的比重超過50%。

  5. 2023年9月26日 · 「我家旁邊也在施工,這樣到底安不安全? 」台北市工安意外造成民宅傾斜之後,生活在都會區的民眾心中可能都升起擔憂。 近來,《報導者》同事也深有所感——緊鄰都更基地、位於6樓的辦公室,孤零零立在拆除的空地旁,連續數週如同處在不間斷的「有感地震」中,也令記者好奇:這樣與鄰宅密切連動的營建工程,到底如何確保安全? 在基泰大直事件中,明顯的鄰損曾引發住戶陳情,顯示基泰施工問題早有警訊,卻因建方認定「與施工無關」而打住;直到東窗事發後,公會技師才發現,該工地監測數據已多次達到停工標準,卻仍繼續施工。 民間建商有工安問題,為何政府卻未介入? 在仰賴私法自治的寬鬆法規下,部分建商為節省營建成本,監測數值僅供參考,施工安全常淪為「賭賭看」;在台灣各地新建案、都更潮不斷的情況下,我們的建築法規是否沒跟上?

  6. 違反工地安全規定,屢屢被勞檢糾舉的公司,卻能獲取各種工安獎、企業社會責任獎,藉以打造完美企業形象。. 《報導者》清查勞動部資料發現,過去5年,工安獎常勝軍的國內20大營造廠,竟只有1家無不良紀錄,累積工安違規案件超過500件,7成5發生過死亡 ...

  7. 2021年5月10日 · 台灣住宅政策的討論,目前只停留在囤房稅、社宅存量、容積獎勵等價格供需的層面,並未以住宅為核心,連結各層面的政策設計,做出全盤規劃。 于欣可指出,「從住宅出發,可以談道路規劃、央行要求私人銀行放多少錢到房地產部門、可以談利率等問題。

  8. 2018年7月23日 · 王鳳淳與孩子在房間內玩耍。 (攝影/曾原信) 政治正確氛圍中,從往昔陰影浮現的社會住宅. 在住宅自有率高達8成的台灣,租屋長期被視為最終有能力購置房產前的過渡階段,政府到民間皆不重視,任由租屋黑市主宰,亂象頻仍,居住品質與房客權益缺乏保障;加上多年來高房價的現實壓力,關於「居住正義」的吶喊逐漸蔓延擴散。 由政府出資興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以低於市場行情的租金提供青年、弱勢族群,將房屋回歸居住的基本需求,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視。 從 2010年底的五都選舉開始,社會住宅成為各選舉人間的政見。 諸如柯文哲在2014年競選台北市長時提出「4年完成2萬戶社會住宅」的政見,蔡英文參選總統時 承諾 「8年完成20萬戶社會住宅」⋯⋯種種政治人物的表態,儼然將此議題提升到高度「政治正確」的層次。

  9. 2021年5月10日 · 一個可遮風避雨的居所,應該是青年在職涯剛起步階段的基本條件,如今在高房價高房租的台灣,可負擔住宅卻已成不可承受之重。 我們採訪了3名生長在中南部的青年,他/她們各自懷抱著希望北上,卻在高昂的居住成本擠壓之下,感受到現實與生活之難。 這是他們三十而立前,在留或不留台北之間的抉擇故事。 Ⅰ.小江:上台北,要努力活得像一個人. 小江(化名),27歲,來自台南,從事媒體業. 「我的家鄉七股是個鄰里關係很緊密的地方,幾乎全村的人都是我的親戚,一旦我回老家,全村的人都會知道:『小江在台北失業回來了! 』再加上我總是不甘心,認為台北工作機會那麼多,自己又付出了那麼多沉沒成本,下一份工作一定會更好,所以一直苦苦撐著。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南七股人,求學的一路上都沒有離開台南。

  10. 租屋族,在台灣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租屋政策跟社會潛規則之下,誰成為那群租不到房子的人、創造了藏在都市邊緣的「熱門蝸居」? 我們專訪擁有10萬粉絲的Facebook專頁 「奇葩裝潢分享中心」 ,透過它收到的網友投稿,看見租屋市場奇觀;同時,我們也專訪擁有十餘年經驗的崔媽媽基金會弱勢個案租屋輔導社工,看見租屋市場裡的弱勢:單親父母、長者、慢性病患、未成年者⋯⋯;聽見社工們的提醒,我們其實有辦法守護自己的權益。 在馬桶旁邊煮飯、在陽台上洗澡,或跟另一個陌生房客分租上下鋪⋯⋯這是擁有10萬粉絲的Facebook專頁「奇葩 裝潢分享中心」,從每天十幾封網友捎來的投稿中,所看見的台灣租屋市場現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