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6日 · Watch on. 資深媒體人李濤最近除了忙公益和妻子李艷秋有著共同的興趣兩人投入 重訓 三年在專業教練指導下李濤成為名副其實的硬漢臂肌硬腹肌也是硬的李艷秋最近順利舉起七十公斤六角槓硬舉,「這連許多年輕女生都無法做到」。 聽到教練誇獎李艷秋很開心:「原來我是被新聞耽誤的運動員。...

  2. 2015年3月25日 · 知名主持人李艷秋的媽媽也是 失智 症患者她惋惜如果可以早點發現媽媽的症狀或許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 她回憶起愛唱老歌的媽媽,欣喜地唱著「樹上小鳥啼,江畔帆影移…」。 只是令她難過的是,在媽媽罹患失智症後,她唱這些歌給媽媽聽,媽媽卻說想不起來了。 但她還是會在媽媽身邊陪她啍啍唱唱李艷秋:「你一點都沒有拖累我們能在這段時間照顧你是我的福氣!...

  3. 2022年7月17日 · 李艷秋認為運動是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不付出就得不到任何東西的事。 圖╱摘自《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 2019年,我的健檢報告上面寫著低密度 膽固醇 130mg/dl,太高;高密度膽固醇只有41。 但2021年我的壞膽固醇明顯下降,只剩87,而好膽固醇幾乎翻倍上升,來到75。 雖然開始運動第一天就是撞牆期,但我和李濤總會互相砥礪、分享成就感。...

    • 現代大腸直腸癌治療觀念介紹
    • 外科手術的治療目的與適合病患
    • 1-3期大腸直腸癌
    • 大腸直腸手術術式的比較
    • 手術方式如何選擇?
    • 第4期大腸直腸癌
    • 癌症出現腹膜轉移時 需要整合型治療
    • Hipec與pipac的比較
    • 施行醫師條件
    • 外科以外:(1) 放射治療

    在傳統治療中,大腸癌的治療手段主要是外科手術以及化學治療。然而,轉移的病人預後較差,想要增加治療效果,就必須合併多種療法,混合穿插使用,才能兼顧療效與生活品質,過去單一療法的硬拚,已逐漸淘汰。例如:在手術前或後進行輔助治療,可以有效縮小或穩定腫瘤的大小,減少復發的機率。以下分述目前治療大腸癌的主流手段,希望給讀者正確觀念:

    手術切除,是最可能治癒大腸直腸癌的方式之一,不論是1~3期,或是已經轉移的第4期, 能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的病人,將享有更長的存活期,包括肝、肺或腹膜轉移。我手邊有好多第4期患者,經手術治療後,已達癌症痊癒條件(5年後沒復發),到現在還常常相約去爬山。

    對於沒有轉移的大腸癌,外科手術是治癒大腸癌的最主要治療手段。治療目的是要移除體內所有腫瘤組織,並將周圍可能受癌細胞侵犯的血管及淋巴結清乾淨,而且切除後還得進行腸道重建手術。這項手術十分強調主刀醫師的經驗值與技術,完整切除掉腫瘤及可能侵犯的範圍,是治癒大腸直腸癌最重要的一步。我強調的D3淋巴清除,就是這樣的概念。 手術雖然效果好,但還是有風險。有經驗的醫師應該評估患者的年紀、營養體力、大腸品質、腫瘤位置、及是否合併複雜內科疾病,再來決定外科手術的執行。不少患者來我門診求助時,已經造成腸道阻塞合併營養不良,這時我會建議先放大腸支架並補充靜脈營養,1~2周後再進行腫瘤完整切除,如此不僅減低手術併發症,更增加存活率。 我強調,癌症治療需把握時間沒錯,但對於體況虛弱的病患,反而應避免馬上接受大型腸道手...

    依照傷口大→小,包含傳統開腹手術、微創腹腔鏡手術、自然孔輔助微創手術。其實不管哪一種手術方式,只要能將腫瘤細胞清除乾淨都是好手術!過去的研究顯示三種手術對大腸直腸癌長期治療效果,沒有任何差異[9, 10]。唯一的差異在病人術後的恢復速度,想當然爾,傷口越小,術後復原更快、疼痛度更小、傷口表面更美觀、術後的併發症也更少,因而更能不費力地進行下一階段的治療,這些在我2020年的文章中都有清楚闡述 。 至於近年常聽到的機器達文西手術,也是微創腹腔鏡手術的一種,只是醫師操作介面不同,但病人傷口大小也類似,國際文獻報告達文西大腸手術在短期與長期的預後,與傳統微創腹腔鏡大腸手術相似。

    醫師會根據腫瘤大小、緊急狀況、醫師個人能力、醫院設備與團隊合作默契等綜合條件來決定手術方式,這部分牽涉到醫師的專業能力與經驗。在病人條件許可下,我個人推薦選擇自然孔輔助微創手術(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與一般腹腔鏡手術最大的差別是不再從體表切開傷口,而是從自然就存在的孔洞如肛門或陰道,放入器械進行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後或標本取出,造就病人腹壁極小傷口,也因此恢復更快,相對一般腹腔鏡手術更美觀、術後疼痛更減少。有三年追蹤的研究證實,病人的併發症、存活率及復發率與一般腹腔鏡類似,在腫瘤比較小的情況下使用自然孔腹腔鏡手術甚至比一般腹腔鏡效果更好。

    面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全身性化學治療才可以阻止癌細胞到處亂竄,然而,唯有手術完整切除轉移病灶,才有治癒的可能。根據過去經驗歸納,肝臟轉移大小5公分內及數量3顆內、肺臟轉移大小2公分內及數量1顆、腹膜轉移PCI小於6分,這些都是可直接手術切除的範圍,手術對存活率有明顯助益。 面對轉移病灶更大或數量更多的患者,則應該先進行全身性化療,以限制轉移病灶的大小與分布數量,達到可完全切除的地步時,再來進行手術治療。記得,第4期絕非末期,透過完整的治療規劃,還是有治癒的機會。

    雖然全身性化療是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最主要的方法,但面對腹膜轉移的病人來說,血管腹膜障壁(blood-peritoneal barrier) 會阻礙藥品從血管進入腹膜腔,進而導致靜脈化學治療效果很差。雖然部分腹膜轉移(PCI 腫瘤減積手術(CRS, Cytoreduction Surgery)解決,然而一旦腹膜轉移範圍增加(PCI>10),PRODIGE7臨床研究則發現,要在術後增加HIPEC治療,才能有效延長病人存活期。所謂腹腔溫熱灌注化療HIPEC(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就是把化學治療藥物加熱(41-43度)並灌注在病人腹腔裡面,藉由熱能與化療藥物一同殺死游離在腹腔內的腫瘤細胞,並深入腹膜內。目前腹膜轉移治療的準則分為2階段...

    以上兩種腹腔內化療的治療目標不同:CRS+HIPEC是以治癒為目標,期待完全消滅腹膜腫瘤細胞,但只能選擇腹膜腫瘤量少(PCI 而PIPAC的治療目標則是去控制腫瘤,保留元氣並改善病人生活品質,減少惡性腹水產生。選擇的患者多為腹膜轉移量多,而且惡性度高的大腸直腸癌。大約有14%嚴重的患者,可藉由PIPAC治療轉換為可進行手術完整治療。

    為了手術的安全,施行手術的醫師也要進行訓練,必須取得ISSPP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udy of Pleura and Peritoneum)學會所頒發的訓練證明才可以替病人進行手術。

    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又稱為光子刀,是一種放射線治療,利用單次高劑量、少次數的治療方式,提高生物等效劑量。在大腸癌的治療角色較少,主要用於直腸癌的治療,原因是直腸在解剖構造上位置比較固定,適合進行放射治療,不像大腸一樣容易改變位置。放射線治療對於第2及3期直腸癌很重要,大多在手術前進行,可以明顯降低腫瘤復發率,減少手術後排尿及性功能傷害,甚至有15%患者透過放射治療後就可以達到腫瘤完全消除(Complete Remission),病人後續只需要密切追蹤腫瘤狀況即可,不需切除直腸。

  4. 2022年10月17日 · 我在今年7月發表李艷秋只要今天沒動就會沒精神而裡面有引用李艷秋小姐:「退休後開始重訓養成運動習慣,…2019年我的健檢報告上面寫著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濃度是130mg/dl),太高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則太少只有41

  5. 2022年4月24日 · 聽健康. 00:00 / 00:00. 很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發現」自己有 膽結石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膽結石沒症狀不開刀可以嗎開刀是怎麼開完之後會有什麼影響? 處理膽結石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說,有很多人說自己沒症狀,其實是將膽結石疼痛誤以為胃痛。 兒童期就發現、職業需常出國者,建議預防性切除。...

  6. 2020年1月20日 · 2020-01-20 10:36:00 照護線上 / 白映俞 醫師. 手術示意圖。 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到需要開刀患者總是非常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忘記確認許多重要事項。 讓我們一一列出來,您一定要記得詢問以下的問題,與醫師好好討論。 手術有很多種,實行的地點也不太一樣。 像是取下小部分腫瘤組織去化驗的些切片手術,像 乳房腫瘤 的粗針抽吸,在門診即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