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8日 ·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為讓上市櫃公司能夠永續發展經營董事成員多元化金管會今天公告相關方案明年2024起上市櫃公司至少要有一名女性董事目前有28%公司未符合標準另外2025年若女性董事比例未達3分之1上市櫃公司須於年報揭露原因及採行措施。 金管會今天公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2023年)」,共有五大方向重點;其中,在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方面,金管會設定「提升上市櫃公司女性董事比例」。 證期局表示,為強化董事多元化,且考量女性董事推動為國際趨勢,因此,將採取「三階段漸進模式」,第一是2023年起推動IPO公司應至少委任一名女性董事。 第二是2024年起上市櫃公司應依董事屆期完成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

  2. 2019年6月14日 ·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友達(2409)今日舉行股東會,順利通過去年財報以及0.5元現金股利案,並完成9席董事改選,在5席獨董中,除了兩位前經濟部部長何美玥以及施顏祥外,今年首度有被譽為天后級的外資分析師蘇艷雪以及院士級的工研院特聘專家程章林加入,獨董陣容相當堅強。 友達獨董個個來頭大 不止有前部長還有天后級、院士級大咖,照片為友達董總彭双浪(左)與蔡國新。 (記者陳梅英攝)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說,蘇艷雪在投資圈知名度高,在財務金融與金融投資上經歷豐富,友達希望借重其專才,未來在友達對新事業投資上給予指導。 程章林曾任工研院顯示器中心主任,在顯示器領域與學術界均有很高聲望,是院士級的人物,當然也希望未來程章林的加入,在面板技術與未來發展上可以給予很多意見。

  3. 2020年10月16日 · 2020/10/16 22:45. 大善人俊元家族退出華泰電子 將引進頎邦入主(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面板驅動IC封測廠頎邦(6147)擬透過現金收購及增資換股取得老牌封測廠華泰(2339)30.89%持股,未來將成華泰第一大股東,華泰今並公布董事長紹堯辭任,由總經理董悅明接任董事長職,華泰由有「大善人」之稱的俊元創立,紹堯為俊元之子,這代表俊元家族將全面退出華泰經營權。 此案將待雙方於12月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屆時華泰也將補選一席董事,頎邦可望取得董事席次;華泰明年7月全面改選董事,是否會增加董事席次待觀察。 雙方換股基準日預計為12月中旬,頎邦將是華泰第一大股東,華泰主要股東將取得頎邦2.79%股權。

  4. 2014年8月22日 · 2014/08/22 06:00. 記者洪友芳/特稿. 閎康(3587)總經理謝詠芬曾待過工研院、聯電(2303)、友達(2409),擁有材料分析專長與博士學歷,2002年創業前,上門請教宜特(3289)董事長余維斌,由於宜特缺材料分析業務,余維斌決定轉投資閎康,後來因雙方經營理念 ...

  5. 2023年7月3日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AI概念股上週強漲,多檔股票創下新高,近期市場傳出散熱模組大廠奇鋐(3017)的3D VC(均熱板結合熱管)已通過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初步認證,再次激勵公司股價,今(3)日早盤奇鋐延續漲勢,股價漲逾9%,來到296元,成交量逾1.63萬張。 截至上午9點32分上漲7.38%,暫報291.5元。 近日市場傳聞奇鋐3D VC已進入輝達的供應認證階段,有望成為輝達唯二的供應商,同時也看好公司的液冷前景。 奇鋐董事長過去曾對外透露,在伺服器散熱市場中,公司的競爭對手並不多,僅台達電(2308)、台灣散熱大廠Cooler Master及美國Aavid。

  6. 2019年10月7日 · 記憶體模組宜鼎(5289)是台灣模組業唯一100%專注工業控制領域的公司,年紀不到50歲的董事長簡川勝也是上市櫃模組廠最年輕的董事長;他認為,工控市場還很大,預期未來5到10年間,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應用將是工控很大的成長引擎。 切入少量多樣工控產品. 宜鼎由老牌記憶體模組廠勁永元老李鐘亮等5人所創立,於2005年以自有品牌「Innodisk」切入穩定性較高的工控市場。 簡川勝表示,宜鼎第一階段是初創前5年的辛苦期,那時少量多樣的工控沒有廠商要做,「我們做人家不想做的事,我跟創辦人幾乎每天半夜1點多才回家」。 他強調,那時的挑戰就是想辦法讓公司存活、營運紮根,也要貼近產業脈動。 因定位正確,宜鼎贏得客戶信賴,第1年就損益兩平,第2年起營運逐年成長。

  7. 2022年11月9日 · 2022/11/09 15:50. 巨有董事長賴志賢(右)看好高階製程應用市場,預計公司未來營運持續走強。 (記者卓怡君攝)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IC設計服務商巨有科技(8227)與台積電(2330)合作密切,搭上奈米高階製程應用風潮,巨有狹著設計與研發能力,營運走強,公司預計年底掛牌上櫃。 巨有董事長賴志賢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長達1年,隨著AI(人工智慧)、5G、AIoT(物聯網)、HPC(高速運算)、電動車、影像處理等應用蓬勃發展,7nm(奈米)、12nm、16nm、28nm高階製程需求不斷擴大,目前在手訂單可觀,為巨有帶來成長動能,看好未來營運可望持續走高,將再大舉招募人才,預計增加3成至5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