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7日 · 如果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就會發生熱傷害,而常見的熱傷害種類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一般而言,多數人會先因在炎熱的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且未適當補充水分及鹽分,而出現噁心、嘔吐、疲累、頭暈、頭痛、肌肉痙攣等熱

    • 保持涼爽
    • 補充水分
    • 提高警覺

    例如穿著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室內窗戶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另外,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車內。 ▼想要避免熱傷害,首先要避免太陽直接照射。(示意圖/Pixabay)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建議成人每天飲用6-8杯水(240ml/杯)的白開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活動強度、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而適度調整,但患有疾病或經醫囑限制水量者,應遵循醫師的建議,並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的白開水較為適宜。另外,避免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夏天要適時補充水分,醫師建議成人每天要飲用6至8杯水。(示意圖/Pixabay)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如出現以下熱傷害的警訊,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2. 2022年7月15日 ·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熱傷害是指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而產生的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衰竭、中暑等,又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 2024年7月3日 · 台灣的年平均溫度越來越高,入夏以來,全台各地陸續傳出熱衰竭案例,醫師警告,高溫帶來的熱傷害,千萬不要輕忽,尤其是中暑嚴重時,人會瞬間失去意識。

  4. 2016年7月29日 · 熱衰竭:因長時間暴露在悶熱且溼度過高的環境下,鹽分流失或脫水導致,主要症狀包括無力倦怠、頭暈、噁心等。 熱昏厥:由於身體不適應高溫環境,身體散熱而大量排汗,血液凝聚導致腦部血流不足,通常多發生在熱環境久站或是突然起身時,導致短暫喪失意識或全身癱軟。 國民健康署也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要注意: 保持涼爽:穿著輕便且透氣的衣物,於戶外活動注意防曬。 補充水分:定時喝水,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cc白開水的習慣。 提高警覺:隨時注意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選擇適當時間安排戶外活動;留意自己及身旁人的身體狀況,並適度休息及補充水分。 紫外線爆表! 你該知道的防曬小知識. 長時間處於高溫底下很危險,千萬不要輕忽!

  5. 2023年7月7日 · 當兒童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噁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或是感覺快要

  6. 2024年7月6日 · 而抑制散熱的藥物,則有利尿劑降血壓藥環抗憂鬱劑等。 另外,會加重熱傷害的還有非類固醇抗消炎藥和部分抗生素。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進入中暑的時候,自己可能是沒有自覺的,那時候發現就太慢了,因為那時候體溫調節中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