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第10屆立法院 是 中華民國 行憲 後的第十屆 立法院 ,該屆立法委員任期自2020年2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由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 選舉產生。 該屆立法院由執政的 民主進步黨 佔過半數的 絕對多數 席位,當中女性委員有47席,佔全體比例的41.59%,是歷屆最高;平均年齡則為53歲 [1] 。 席次概況 [ 編輯] 註:粗體字者為執政黨。 正副院長選舉 [ 編輯] 參見: 中華民國第10屆立法院院長選舉. 立法院院長、副院長均由立法委員 不記名投票 互選之,全體立法委員均為當然候選人。 重大事件 [ 編輯] 捷克參議院議長發表演說 [ 編輯] 參見: 韋德齊訪問臺灣. 2020年9月1日,訪問臺灣的 捷克參議院議長 韋德齊 在立法院議場內發表演說。

  2. 立法院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法院 是 中華民國 的最高 立法機關 ,簡稱 立院 ;在 國民大 停止運作後,其普遍被視為中華民國的 國 。 最早前身為 民國初年 立法機構之 眾議 (1913年-1925年)。 國民政府 時期以恢復 法統 爲由,於民國17年(1928年)在 南京 成立立法院 [1] ;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民國37年(1948年)因應 行憲 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成為正式的 議 機關。 現在是 一制 之議, 議員 稱為立法委員,設有113個席位。 1992年(民國81年)起,立法院 全面定期改選 至今。 立法委員席位皆為民選, 長 、 副長 則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任期均為4年。

  3. 3 天前 · 立法院 是 中華民國 的最高 立法機關 ,簡稱 立院 ;在 國民大會 停止運作後,其普遍被視為中華民國的 國會 。 最早前身為 民國初年 立法機構之 眾議院 (1913年-1925年)。 國民政府 時期以恢復 法統 為由,於民國17年(1928年)在 南京 成立立法院 [1] ;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民國37年(1948年)因應 行憲 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成為正式的 議會 機關。 現在是 一院制 之議會, 議員 稱為立法委員,設有113個席位。 1992年(民國81年)起,立法院 全面定期改選 至今。 立法委員席位皆為民選, 院長 、 副院長 則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任期均為4年。 現任之 第十一屆立法院 於2024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至2028年1月31日屆滿。

  4. 第十一屆立法院 是 中華民國 行憲 後的第11屆 立法院 ,該屆立法委員任期自2024年2月1日至2028年1月31日(預定),由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 公民選舉產生。 本屆立法院是自2008年改制為 單一選區兩票制 以來,首度出現未有單一政黨掌握過半席次的一屆。 席次概況 [ 编辑] 註:粗體字者為執政黨。 正副長選舉 [ 编辑] 参见: 中華民國第11屆立法院長選舉 和 藍白合作 § 立法院長選舉. 立法院長、副長由立法委員記名投票互選之,全體立法委員均為當然候選人。 註: 第二輪台灣民眾黨黨團8位委員缺席未領票。 粗體為上屆立法院長。 註: 第二輪台灣民眾黨黨團8位委員缺席未領票。 粗體為上屆立法院副長。 重大事件 [ 编辑] 國改革爭議 [ 编辑]

  5. 2024年5月27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立法院第十一屆立法委員 於2024年1月13日 選出 ,任期自2024年2月1日至2028年1月31日,為當前 中華民國 最高立法機關 立法院 最新一屆立法委員,開會地點位於 臺北市 。 第十一屆立法院 席次總計113席,包括73席單一 選區 選出的區域立法委員、6席平地和山地 原住民選舉區 選出的原住民立法委員,及34席由 比例代表制 選出的全國不分區及 僑居 國外國民立法委員。 席次分佈 [ 編輯] 重要職位 [ 編輯] 立法院職務 [ 編輯] 當前黨團幹部 [ 編輯] 委員會 [ 編輯] 委員會分為常設委員會及特種委員會,常設委員會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序、修憲、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 常設委員會 [ 編輯] 特種委員會 [ 編輯]

  6. 序言. 席次概況. 正副院長選舉. 重大事件. 國會改革爭議. 通過法案. 補選. 立法委員名單.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第十一屆立法院 是 中華民國 行憲 後的第11屆 立法院 ,該屆立法委員任期自2024年2月1日至2028年1月31日(預定),由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 公民選舉產生。 本屆立法院是自2008年改制為 單一選區兩票制 以來,首度出現未有單一政黨掌握過半席次的一屆。 席次概況 [ 編輯] 註:粗體字者為執政黨。 正副院長選舉 [ 編輯] 參見: 中華民國第11屆立法院院長選舉 和 藍白合作 § 立法院院長選舉. 立法院長、副院長由立法委員記名投票互選之,全體立法委員均為當然候選人。 註: 第二輪台灣民眾黨黨團8位委員缺席未領票。 粗體為上屆立法院院長。 註:

  7. 立法院職務. 黨團領袖. 委員分為常設委員及特種委員,常設委員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序、修憲、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 常設委員. 特種委員. 修憲委員以屆為單位召開,故於各期之成員皆無變動。 區域立法委員 [26] 全國不分區與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 [26] 原住民選舉區立法委員. 任內離職. 參見. 2020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註釋. ^ 無黨籍委員 趙正宇 、 蘇震清 加入民主進步黨黨團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