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4日 · 2022-11-24 14:35. +A -A. 加入收藏.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第二代接班進入二部曲,繼公子尹崇堯今年9月正式接掌南山人壽之後,一直未進入集團擔任要職的「潤泰公主」尹崇恩,最近已進入潤泰保全公司擔任監察人,11/23更正式出任潤泰精密材料公司董事匯弘投資的法人代表,向核心事業靠攏。 潤泰材11/23公告,董事匯弘投資法人代表,由潤弘精密工程董事陳志全,改派由尹崇恩接任。 尹崇恩現為永安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2. 2020年2月27日 · 2020-02-27 14:04. +A -A. 加入收藏. 單親媽媽、珠寶藝術家、華人之光…都是CINDY CHAO The Art Jewel品牌創始人Cindy Chao〈趙心綺〉的代名詞。 出身藝術世家,父親是雕塑家、祖父也是著名的廟宇建築師,「我是家族第四代的藝術創作者,創作一直是我的熱情、我的DNA。 對她而言,珠寶設計和創作的宗旨,在於追求「卓越」。

  3. 2023年7月19日 · 來自台南女中的母親羅淑雅Sandy Su)則是一名會計師,曾進入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進修40多歲時自行創業在台南成立汽車零件工廠從事汽車零件進口事業據悉當年羅淑雅堅持不去中國設廠創造不少在地就業機會。 蘇姿丰與父母。 (圖/取自 Lisa Su 推特) 「爸媽非常在意子女的學業有沒有維持在前段班」,蘇姿丰說起父母的期望,「考試每科成績得拿全A、要念最好的學校,甚至取得博士學位也是必須的。 」除此之外,「我的父母不會問『你想做這件事嗎? 』而是『你應該去做這件事』。 」不問意願,只設定目標的鐵血教育下,直接養成蘇姿丰的學霸之路。 「這麼嚴苛的教育方式,對你來說真的OK?

  4. 2019年7月4日 · 財訊雙週刊. 2019-07-04 14:10. +A -A. 加入收藏. 追查大飲大股東的持股發現,寶亞、旭順、健健美生技、儂特利等公司持股最高,再往上追查,這些公司最上層的3家公司負責人,都是孫幼英。 百貨賣場發跡 鴻源事件與大飲牽上關係. 孫幼英30年前在商場上已發跡,與弟弟孫俊寅成立上嫻公司,1989年在台北車站2樓以「金華百貨」的名義,轉包給其他小吃和服飾攤位按月收取租金,攤位最多時,曾有100多個大小攤位。 不過,上嫻公司向外包攤位收了租金,卻與廠商、台鐵發生合約爭議,官司一打就是14年,一直到2003年底法院判決台鐵勝訴,而後才重新招標,由微風廣場接手營運。

  5. 2023年2月1日 · 2023-02-01 11:30. +A -A. 加入收藏. 矽智財族群被一些投資機構評價為今年仍有望成長的產業,其中M31表現相當亮眼。 不過,這家公司兩年前才經歷董事長過世、高階主管相繼離職,它如何克服困境,寫下營運新高? 去年以來,半導體類股面臨本益比修正潮,但台股有一個族群卻被外資認為今年業績將繼續成長,那就是包括力旺、M31、晶心科的IP( 矽智財 )族群。 在二 二二年最後三個月,它們股價漲幅約十六%到二六%,當中又以M31漲勢最凌厲,不僅這段期間股價漲近一百元,市值更增加三十億元。 IP,就像一組事先寫好的電路設計圖,當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購入並用於自家設計的晶片後,就能縮短晶片開發時間。

  6. 2018年12月7日 · 童子賢長年支持藝文公益和社會議題,日前獲《遠見雜誌》的「君子企業家獎」。 童子賢獲獎時謙稱,不敢以「君子企業家」自居,而是以此做為鞭策與砥礪。 他期許自己,為更加公義、包容、尊重的環境而努力,打造更能分享、和諧、進步的社會。 以下是《未來Family》專訪童子賢的精華內容: Q:AI時代來臨,怎麼樣的人才不會被AI取代? A:首先我要告訴大家,別太 焦慮 。 比如說,20世紀初,台灣社會有七成是農人,但如今台灣留在農業的人,還不到5%。 是農耕機的發明與普及讓大家都失業了嗎? 當然不是;有人去拍電視、拍電影,有人寫文章、有人開餐廳,有人做隱形眼鏡、有人寫程式,也有人去做美髮、美甲。 以前哪有美甲這一行呢? 能把指甲畫得那麼細緻、那麼美。 社會確實在變遷,產業確實在 轉型 。

  7. 2020年11月6日 · 曾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口中盛讚「全世界最棒CEO(執行長)」的沈振來,在2018年底辭任華碩執行長大位後,隨即投入創業,成立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新創公司——創捷前瞻,再成立行動工業電腦子公司創威智聯。 成軍不到兩年,沈振來接受《財訊》專訪時首度揭露他的雄心:「要成為亞洲的Mobile IPC(行動工業電腦)霸主! 從全球第2大筆電品牌大廠執行長,以超大跨度成為AIoT新創公司創辦人暨董座。 沈振來在59歲時,讓職涯轉了一個大彎,離開待了25年的華碩,跨足和原本熟悉的筆電,無論是產品生命和開發週期都截然不同的AIoT與行動工業電腦領域。 外界佩服他創業的膽識與氣魄,而他自己對於如此重大的決定,也有一套解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