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5日 · 10年後賴清德問鼎總統大位,台南市有51%選民仍給予支持,但得票率不如以往市長選舉的成績,其中楠西區還被國民黨侯趙配取得領先。 Fill 1 投票動能:投票率、藍綠催票率皆不如2020

  2. 2017年4月15日 · 升學門檻更是又窄又高,高職讀了五花八門的產業學術,統測竟只考兩科專業科目,其餘仍是國、英、數,統測群別更是限制了學生選擇校系的自由。 除了制度上的缺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仍是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也成了企業篩選求職者的標準。

  3. 2023年5月15日 · 國際情況:21國因疫情停課致閱讀成績下滑. 在2020~2021學年,PIRLS調查國家/地區有47% 的學生因學校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實體上課時間超過8週;15%學生2~4週無法到校上課;13%的學生實體上課影響時間約5~8週;僅14%學生的學校完全正常運作,上課不受 ...

    • 統測成績查詢1
    • 統測成績查詢2
    • 統測成績查詢3
    • 統測成績查詢4
  4. 2018年1月29日 · 為什麼勞師動眾的評鑑總看不到真相?. 我們還有更有效的品管方法嗎?. 來自印尼的蜜雪兒(化名),在新北市的私立小型照護機構工作3年。. 雖然只會寥寥幾句中文,卻能字正腔圓講出「評鑑」。. 機構老闆娘面對評鑑有套作戰策略:平日,蜜雪兒一人要照顧 ...

    • 統測成績查詢1
    • 統測成績查詢2
    • 統測成績查詢3
    • 統測成績查詢4
    • 破獲販毒集團「難」在哪?
    • 用「驗尿」洗出分數
    • 不想分「功」,各山頭間的不合作運動
    • 績效革新、精緻偵查,中央與地方齟齬不斷

    而警方的緝毒在過去數十年來,一直是以查緝底層施用者與中小盤的藥頭為主。 警政署數據顯示,2018年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簡稱《毒危條例》)的人數中,製造、販賣、運輸犯罪人數為9,565人,僅佔整體的16%;相較於此,因施用與持有毒品而被逮捕的人數為48,221,佔比高達81%。這凸顯了整體毒品犯罪中,多半還是以施用者和小盤為主,他們仍是警方主要的查緝對象。 但政策的轉變,使得緝毒目標轉為破獲製毒工廠、境外大型走私等販毒集團,對基層刑警而言,這反而成為現實裡一道難解的謎題。 抽象的「聖經」在層層轉譯後,移轉到基層刑警身上的,是一場追逐分數的緝毒績效遊戲。

    經常承接毒品施用者官司的律師李菁琪表示,設置臨檢站、酒測站是警察最有機會強迫把人帶到警局的方式,「看到戴瓜皮安全帽的人、刺青的人、穿身上是名牌仿冒品logo、或騎車腳很開的人,他們會說你身上有濃濃的大麻味、K味等等,警察會矇混以『你是驗尿人口,跟我去驗尿』來要求,」她認為這種撒網捕魚抓到的只是產業鏈裡的小蝦米。 想辦法讓這些人「強迫驗尿」,洗出績效。就連處理國內毒品犯罪的最高層級──警政署刑事局毒緝中心──也時常聽聞這樣的手法。 毒緝中心股長吳思翰就有所體會。他指出,在一般狀況裡,警員若臨檢到摩托車騎士,若騎士為被列管毒品人口,即便對方身上沒有吸食器和毒品,也會被警員連哄帶騙到警局驗尿;若當事人不配合,就會被帶回去留置、調查身分。 「強迫驗尿的案例真的非常常見,只是沒有被發現,這當中最大的問...

    績效成為緝毒的緊箍咒,除了間接催生了扭曲的手段,也讓各單位為了刑案積分,過度競爭,缺少合作。 各單位間的「本位主義」,一直是刑事地方分區間難解的習題。吳思翰舉例,假設甲分局手邊有製毒工廠或是走私案件的具體線索,一定會優先選擇自己辦,因為刑案積分與功獎可以獨攬。 此外,在警界過度競爭的文化下,合作很少是辦案首選,反而會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單位有沒有超車破案。任職於北部分局偵查隊的謝姓隊長透露,以往警界慣例是發生「越轄偵辦」,也就是甲分局到乙分局的轄區去破獲毒品案,乙分局就會被高層點名懲處。 然而,毒品案件的發生通常是橫跨多個縣市,若要往上溯源,勢必需要其他單位居中協助。例如一件橫跨甲、乙轄區的毒品案件,分別涉及中盤藥頭與製毒工廠,由於甲、乙分局各自掌握不同情資,可以分進合擊,讓溯源成功性更大,能一...

    為了一改績效制度的弊病,去年(2019)9月,在警工會的籌劃下,舉辦了警察績效制度公聽會。會中,警工會呼籲應建立制度,監督績效制度是否被各地濫用、誇大或隨意增設;各種政策或專案應設置落日條款;以及應建立「警政績效管理委員會」,確立精進績效制度的原則,並讓基層一同參與審查,才能真正改革績效制度。 應對基層的呼聲,警政署回應將承諾將減少專案評比、傾聽同仁聲音。然而在頒布「警察機關精進緝毒成效工作計畫」時,警政署也早已意識到緝毒績效存在的老問題,因此將「績效導向」列為改革目的。 該計畫開宗明義就指出,警察機關查緝毒品案件往往僅關注「量」的提升,卻忽略「質」的重要意涵,績效日益提升的同時,民眾感受卻未有相對回饋。針對績效制度的檢討,參與政策規劃的吳思翰以一句話總結:「以往警察一直有績效,但是沒成效。...

  5. 2017年8月30日 · 台灣這次共拿下90面獎牌,僅次於日本與俄羅斯隊。 金牌冠軍為日本,其次為南韓、台灣,前三名國家都位於亞洲。 此次世大運,台灣共獲得26面金牌、34面銀牌、30面銅牌,在三個組別都有亮眼成績。 22個競賽項目中,台灣共獲得14個項目的獎牌。 其中滑輪溜冰獲得23面獎牌,居所有項目之冠。 個人獎牌排名中,台灣滑輪溜冰選手楊合貞打敗其它國家選手獲第一名,一人獲得六個獎牌。 個人項目中破紀錄的台灣選手: |郭婞淳| 8月21日,舉重女子58公斤級決賽,郭婞淳抓舉以107公斤突破個人及大會新高,挺舉挑戰世界紀錄142公斤成功,並以總和249公斤破個人及大會最佳紀錄,一舉奪金。 |鄭兆村| 8月26日,男子標槍競賽精彩絕倫。

  6. 2024年4月11日 · 2024年1月9日,人在日本東京的小笠原欣幸對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做出最後預測,並在隔天發送給10位學者見證──在他的預估模型中,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得票率42.1%、國民黨侯友宜趙少康34.9%、民眾黨柯文哲吳欣盈23.0%。 4天後, 選舉結果 正式揭曉,3組候選人實際得票率分別為賴蕭配40.1%、侯趙配33.5%、柯吳配26.5%。 他再度成功預測選舉結果,最大誤差值是低估柯文哲得票率約3.5個百分點。 像這樣成功命中台灣選舉結果,已經是小笠原繼2016年、2020年以來的第三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