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9日 · You're Not Alone. 關鍵字: 憂鬱症 、 心理健康 、 健康保險. 根據美國聯邦健康數據顯示,將近830萬名美國成人(約占3.4%美國人口)飽受嚴重心理精神困擾,比以往的統計還要高(之前的數據低於3%),自殺率也不斷攀升。 然而,一項發表於《精神科服務》期刊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卻得不到他們需要的幫助。

  2. 2018年5月2日 · 經濟衰退與中年自殺率驟增有關. 出處/ 2015年4月號/第336期 2018-05-02. 採訪整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圖片來源/PEXELS. 瀏覽數 : 2143. 收藏. 一項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工作、財務和法律問題占2005年美國中年人口的自殺的33%,2010年攀升至37.5%。 心理健康問題仍是中年人口自殺的主要原因,約占了4/5。 目前任職於羅伯特.伍德.強森基金會的研究者Katherine Hempstead表示:經濟不景氣所帶來的壓力,中年人首當其衝。 因為他們需要賺錢養小孩、付學費以及為退休做準備,並且還要支持年邁的父母。 整體而言,美國40至64歲成人的自殺率,從1999年起至今已經增加了40%。 其中2007至2010年間出現戲劇性的攀升。

  3. 2017年4月18日 · 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設定了8項檢測標準來檢測是否具有網路成癮症。 只要符合其中5項,便診斷可能患有「網路成癮症」,加上每周上網時間超過40小時,便更加確定已患有「網路成癮症」。 以下是8項檢測標準: 1.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2.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 3.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4.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5.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久。 6.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7.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4. 2018年5月2日 · 美國近來自殺趨勢也顯示,青少年和年輕成人的憂鬱症盛行率可能持續增加。 研究者根據美國一份2004年至2014年「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資料,將172,495名年齡介於12~17歲的青少年以及178,755名18~25歲的年輕成人列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有8.7%的青少年及8.6%的年輕成人有過重鬱發作。 和沒有重鬱發作的青少年相較,有重鬱發作的青少年在年齡較長、未就學、無業、來自父母缺席或單親家庭以及有物質使用疾患等項目上的比例較高。 另外,女生所占的比例也比男生高,非西班牙裔的白人比非西班牙裔的黑人高。

  5. 2017年6月20日 · 美國在2001年5月制訂國家自殺防治策略,目地在避免非自然死亡人數攀升、減少自殺行為、減少自殺後親友的心理創傷,及加強個人、家庭、社會對生命的尊重、壓力處理與建立彼此間聯繫支持的應變能力。 美國外科主治醫師大衛薩裘(David Satcher)博士提出自殺防治細則,其中11項大目標為: 1.促進社區群眾了解自殺是可預防的公共健康問題。 2.建立自殺防治的廣大支持網路。 3.減少大眾對心理疾病、物質濫用以及自殺防治服務的污名化。 4.促成可推展的健康防治計畫。 5.努力減少對死亡的迷思,降低產生自我危害的行為。 6.訓練專業人員辨識高危險行為的能力並給予個案有效的治療。 7.促進有效的臨床專業發展。 8.增進心理健康照顧、物質濫用防治與社區資源的連結。

  6. 2018年3月13日 · 一項發表於《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在美國被霸凌的青少年中,每週從事4天或更多的運動者,減少了約23%的自殺意念和企圖。 在美國將近20%的學生表示,在校園中被霸凌。 霸凌與學業困境、低自尊、焦慮和憂鬱、物質濫用以及自我傷害有關。 而運動對於心理健康的好處廣為人知,包括減少憂鬱、焦慮和物質濫用。 來自佛蒙特大學,由Jeremy Sibold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全國青少年危險行為調查中13583名、9至12年級的青少年樣本資料進行研究。 整體而言,在前一年的報告中,約有30%的學生有悲傷的感受,被霸凌的學生是未受霸凌者的2倍。 22.2%的學生出現自殺意念、8.2%的學生有自殺企圖。 被霸凌學生則是未受霸凌學生的3倍。

  7. 2018年6月8日 · 收藏. 老年人是憂鬱症高發病率的族群,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已成為日益關注的問題。 老年憂鬱症是指憂鬱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主要特徵為精神不振、焦慮、遲緩和身體不適。 美國心理學會2004年的調查指出,美國老年憂鬱症的患病率約20%。 而浙江中醫藥大學調查發現,中國約有13.5%至33.5%的老人出現憂鬱症狀。 近來因為抗憂鬱劑的副作用,心理治療受到重視,其中一項符合成本效益、傷害性較低的治療方式就是「懷舊治療」。 懷舊治療即「使用回憶過去事件、感受和想法,來激發愉悅感、改善生活品質,或透過確認個人的獨特性,進而增加現實生活中的自信。 」團體懷舊是透過有計畫的團體活動,協助老人達到自我認同和找到歸屬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