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6日 · 針對網傳蔡英文和賴清德大打出手一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日表示這早在兩年前就被事實查核中心認證是烏龍爆料的假訊息總統府早已 ...

  2. 2024年5月18日 · 2024/05/18 16:35.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蔡英文總統即將在20日交棒給賴清德卸下8年的總統職務。 《經亞洲》(Nikkei Asia)18日以「台灣堅強的提倡者 蔡英文結束歷史性總統任期為題指出在蔡英文掌舵8年之後幾乎沒有人會否認台灣的全球地位已經改變她在一個威權擴張主義的世界中尤其是來自對岸中國的威權擴張將台灣定位成自由堡壘成功在外交和社會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文中指出,蔡英文被視為台灣民主的改革人物,也是性別平等和社會福利的變革人物。 在蔡英文執政下,台灣雖失去6個以上的邦交國,其中大部分是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區小國,但同時顯著加強與美國、英國、日本和歐洲等世界大國的非官方關係,這些國家都愈發擔心中國對台灣的侵略。

  3. 2024年4月7日 · 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25年前,台灣發生921地震,第一支抵達台灣協助救援的國家就是土耳其。 去年土耳其發生百年強震後,台灣也曾派遣搜救隊前往支援救災行動,非常感謝土耳其各界的關心,還有分享救援經驗及專業技術,不僅展現國際社會的人道精神,更彰顯台土兩國的友好情誼,讓這股良善的力量能夠延續、循環。 蔡英文指出,目前已超過10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政要慰問台灣震災,日本政府和民間發起捐款行動,來自土耳其的特搜隊也抵台投入救援行動,誠摯感謝國際間良善力量的支持,相信「善的循環」將持續擴散,成為台灣進行災後復原工作的重要力量。 政府也會持續提供災區所有必要的協助,讓災區能夠早日重建,恢復正常生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4. 2023年10月27日 · Watch on. 0:00 / 1:38.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長青17號操演邁入最後一天蔡英文總統今27日上午前往嘉義分別視導統裁部陸戰99旅戰車特遣隊」, 肯定各級部隊指揮協調和應處能力並頒發加菜金慰勉操演辛勞蔡總統說今天是長青17號操演的最後一天。 這次的操演,以實兵、實車、實裝方式,整合各項戰術作為,希望強化部隊的機動性和實戰應變能力。 這場操演長達7天,不僅沒有既定的演練時序,更全程以實際的對抗模式展開。 同時,更結合三軍聯合、兵種協同作戰,以及各縣市後備旅支援等行動,都是要將實戰化的訓練落實在操演中。

  5. 2023年4月6日 · 蔡英文總統今天創下我總統在美國本土與美國國會議長會面首例蔡英文與美眾院議長麥卡錫及跨黨派議員會晤後也共同出面發表公開談話。 (總統府提供) 2023/04/06 06:07. 首次上稿 03:55. 更新時間 06:07.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與蔡總統共同發表談話︰. Press Statements at the Reagan Library with Speaker McCarthy and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Watch on. 相關新聞請見︰. 麥卡錫:有蔡總統在 台美關係只會更堅強. 歷史性時刻! 「蔡麥會」登場 麥卡錫:台美友誼從未如此強大.

  6. 2023年3月29日 · 2023/03/29 14:10. 首次上稿 12:56. 更新時間 14:10. 〔記者劉信德桃園機場報導蔡英文總統出訪友邦民主夥伴共榮之旅於今29日啟程蔡英文在登機前發表談話表示台灣走向世界的決心只會越來越堅定外來壓力不會阻撓我們走向世界的決心英文在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外交部長吳釗燮陪同下,在登機門前發表談話。 蔡總統表示,過去3年多來,疫情影響全球人員往來,但沒有阻礙台灣跟世界交流,台灣始終跟全球民主夥伴站在一起。 面對疫情衝擊時彼此伸出雙手、相互幫助,威權主義擴張之際共同站穩腳步、守護自由民主,這趟「民主夥伴共榮之旅」正是要展現深化和友邦交流決心,並清楚傳遞3個訊息。 第一、台灣會堅定捍衛自由民主價值,持續做國際社會良善的力量。

  7. 2023年11月30日 · Watch on.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日前以視訊方式接受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DealBook Summit專訪面對詢問如何評估中國犯台的風險蔡英文回答台灣的確面臨越來越多軍事恫嚇灰色地帶活動網路攻擊和資訊操控人民仍保持冷靜甚至有評論認為可能過度冷靜」,其實台灣人民相當明瞭當前局勢,「我們將持續盡最大努力強化防衛能力和社會韌性」,國際社會已有共識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符合各方最佳利益加上目前中國領導層面臨來自內部的極大挑戰,「我認為現在也許不是他們考慮大規模犯台的時機」。 針對中國面臨的挑戰,蔡英文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經濟、金融和政治挑戰,還有國際社會已大聲呼籲及清楚表明,戰爭非選項,和平與穩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