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9日 · 陳秌沛是 南鐵地下化工程沿線拆遷戶 中,台南市北區北園街87巷上最後一戶同意點交的。 漫長的「8年抗戰」,老母中風失語,他和太太身心俱疲,時間消耗戰讓陳秌沛與其他拆遷戶一個一個老病、甚至凋零,最終棄械投降,無奈遷入以「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為名的安置宅,年過半百,重新背起房貸,住進被迫接受的新家裡,仍揮之不去失根的陰霾,火車聲響由甜美鄉愁變成驚恐夢魘。 「 罔顧民意 要建設也該顧百姓家園 」,陳秌沛老家被拆得門都不剩的兩層透天厝陽台上,掛著這條褪色的布條,不僅映照反南鐵迫遷運動無疾而終的命運,更是迫遷者最後沉默的控訴。 這棟陳家的起家厝,是47年前陳秌沛的父親和舅舅自己畫圖、親手打造的房子。

    • 陳君天過世1
    • 陳君天過世2
    • 陳君天過世3
    • 陳君天過世4
    • 陳君天過世5
  2. 2021年9月28日 · 作者帶領我們探究牡丹社事件,和事件發生後百餘年來受害者、加害者、救助者間的對遇、誤會、重逢和理解。. 《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台灣與日本雙方為和解做出的努力》,平野久美子著,黃耀進譯,游擊文化. 作者並非以史料堆疊的形式安排文字 ...

  3. 案件事實為:2009年的5月1號,一位71歲男性 ,在東京都足立區與66歲女性發生口角,前者以刀多次刺向後者,造成其死亡,檢察官求刑16年有期徒刑,最後裁判員判決15年。

  4. 2024年4月23日 · 反廢死方開庭陳述. 反廢死方由法務部檢察司司長郭永發代表,首先說明歷年來的大法官解釋: 194 、 263 、 476 號解釋中,死刑皆為合憲,為我國憲政秩序所肯認,並援引韓國憲法法院、美國最高法院,一一反駁聲請方所主張的生命權、人性尊嚴、禁止酷刑。 「死刑並沒有違反比例原則,因為法律已在相關的不同法益之間取得平穩。 」他強調依照目前我國量刑程序的嚴謹程度,結合國際公約規範,都已嚴密保障被告權益,並具體以 最高法院102年台上字第170號判決 為例(吳敏誠當街槍殺在安親班擔任老師之黃姓女友一案),由時任最高法院法官吳燦立下之法界稱之「吳燦基準 」,論證當前司法實務對於死刑量刑的嚴謹程度。

  5. 已導致2人死亡、4重傷的台北「寶林茶室中毒案」,令全台人民過去一個多星期陷入食安恐慌。. 上週四3月28日晚上8點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 召開記者會 ,宣布從第一名死者體內首度驗出劇毒「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原譯「米酵菌酸」)後,迄今不僅已 ...

  6. 2019年12月26日 · 台灣史上受害規模最大、纏訟時間最長的RCA工殤案,去(2018)年8月高院三審定讞,第一批提告的529名一軍受害勞工,僅一半人獲賠5.1億。. 跟進提告的1,120名二軍官司, 今(27日)台北地院判決出爐,RCA等4公司須連帶賠償23億多元,並且尚未有明顯疾病 ...

  7. 2018年1月14日 · 你可能聽過他評論過無數動人心魄的球賽,但最高潮迭起的其實是他的人生賽局,57歲的曾文誠,甫完成一場徒步環島的壯舉,外在展現的是驚人的意志與體能,但每一步既艱難又堅定的800公里長征,環繞的不只是台灣的土地,在他內心迴盪沉澱的,還有對母親綿長的思念。 冷靜不只是曾文誠評球的風格,也是他性格的基調,若以世俗標準,工作與志趣完美結合、在媒體快速翻轉的巨浪中能早一拍轉場、交棒,是個「控球精準」的人生勝利組,把人生任務分割成三個階段:第1個25年努力學習、第2個25年努力工作、第三個25年努力做自己,先發、中繼、後援,「換投」果敢決斷。 但唯有親人,會讓他情緒調度「失控」,特別是母親。 「1931.12.20」,曾文誠拉開衣袖露出手臂上顯少曝光的刺青,這串數字是他母親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