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4日 · 親人過世1/4民眾表示「難過一輩子」,悲傷治療如何幫你走出谷底?. 《康健》在Facebook粉絲頁向讀者提問「對於至親的離開,須隔多久後才不感到傷心?. 」多達1/4的民眾表示,會難過一輩子。. 專家建議,喪親之痛可能不會消失,但可學會將這道傷痕化為 ...

  2. 2018年12月14日 · 51歲知名同志導演俊志這個月(12月)10日因心因性休克(高血壓心臟病併衰竭)病逝,令各界悲痛扼腕。 其實俊志的父親和親弟弟相繼在3年前和今年10月因心肌梗塞過世,父子3人都死於心臟疾病,教人不勝唏噓之餘,也不得不留意家族史對於疾病罹患的關聯性。 2018-12-14. .文 / 謝佳君採訪整理.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擷取自陳俊志臉書. 字級. 收藏. 分享. 不只是俊志,已故藝人馬兆駿當年也因心臟病發,走得突然,而他的父親也是因為心肌梗塞過世,二哥馬兆驊則曾因血管阻塞,放了3支心臟支架。 遺傳本身就是心臟病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

  3. 4 天前 · 2024-06-01. .文 / 鳳馨.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蒙格與康納曼都是我精神上的導師,其研究或處事哲學對我影響重大,他們都有一段令人欽羨的友誼,讓充滿智慧的兩人都因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幅升級,不過,這兩段 ...

  4. 2018年10月15日 · 兒子的朋友驟然過世,他們不僅成立臉書紀念專頁,讓大家分享對朋友的懷念,也特別在朋友生日時和他的父母吃飯,一起懷念他們共有的美好回憶,讓哀悼的父母覺得安慰,因為自己的孩子仍然被深深懷念著。

  5. 2003年8月1日 · 前立委盧修一的妻子、現任文建會主委郁秀,回憶起陪伴先生與病魔抗爭時的壓力,指指胸腔和脖子,「從他生病以來,我每天早上醒來,心裡就好像有個東西卡在這裡。

  6. 5 天前 · 迄今累績超過100封信。「我希望藉由信件,探索更深層的自我、修復關係,即使一直在死亡 ... 我在師大博士班的指導教授 學志老師曾問我,我給癌症病人做了這麼多繪本閱讀治療,為什麼繪本都是醫生選,而不是讓病人自己選?我開始思考 ...

  7. 2018年4月10日 · 1970年代孫越事業處於巔峰,一年軋六部戲,曾有兩年拍兩百部的紀綠,名利皆得,卻少有人知道他內心的痛苦,他自認跟機器沒兩樣,曾經有三次動過自殺的念頭。 1981年陶大偉帶他去教堂做禮拜,成為基督徒,人生丕變,跟宇宙光機構「送炭到泰北」,也跟周聯華牧師去北非,與志工醫生護士深入蠻荒服務弱勢,體會到助人的快樂。 去泰北之前他生病,提著導尿管上路,在崎嶇路上走著走著,竟然身體病痛逐漸消失。 回台灣後他決定一年只花四個月拍戲,其它八個月做公益。 1989年59歲時更宣佈,正式結束40年演藝生涯,白天宣導戒菸、捐血、捐贈器官、饑餓三十救非洲、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探訪受刑人、愛滋病人與腫瘤病人等公益活動。 晚上時間全給家人,一定6點到6點半進家門,全家一起吃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