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6日 · 距離行政院通過打炒房的 《平均地權條例》草案 已將近半年,立法院新會期也已在9月底開議,原本預料會在議事廳內掀起一番激烈攻防的法案,卻在兩大黨召委雙雙未排審下,像是被安排了一場安靜的死亡。 法案停滯不前的這段時間裡,房屋團購業者一舉擴大了業務範圍,從陪同購買預售屋、協助裝潢、協助出租與換約出售無所不包,一場盛大的金錢派對還在無止盡地展開。 而愈來愈多剛出社會的青年,蝸居在兩坪大的青旅套房內,對著居住正義這樣的名詞頻頻嘆氣,不再對政府導正高房價的決心抱持信心。 一台筆電、一只塑膠袋、一雙鞋子和兩、三套衣服,是愛德華(化名)的所有家當。 過去幾年,大學剛畢業的愛德華成為一名新手工程師,帶著為數不多的行李,和在服務業打拼的女友鯨魚(化名)輾轉在台北幾個租屋處之間流浪。

    • 第一部曲:鍍金年代(1992~2007)
    • 第二部曲:巨浪年代(2008~2014)
    • 第三部曲:退潮時代與三轉策略的成敗

    1. 培養政商關係 許多研究發現與地方政府合作是台商成功關鍵,而合作依賴的是「關係」。台商與中國地方官員發展出以利益與禮物交換為基礎的人際網絡,使台商能迅速複製台灣代工經驗,重建外銷導向生產基地,而兩岸文化與語言上的親近性有助於搞關係,使台商獲得許多好處,例如取得便宜土地、不用嚴格遵守《勞動法》或環保的相關規定等,這也是台商較其他跨國投資者成功的因素之一。 2. 地方制度創新 其次,與地方政府協商後的產權制度創新,是台商比其他跨國資本更快適應中國製造的關鍵。依據1990年代中國的法律規定,外商需與中國鄉鎮企業合資,支付地方政府「管理費」或「服務費」,使台商能夠將之列入成本計算,即以「假合資、真外資」的方式運作,如中研院社會所吳介民研究員在《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一書的精采研...

    2007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中國進入騰籠換鳥的產業升級時期,台商面臨重大危機與轉機,筆者稱為巨浪時代。台商仍處於技術層次偏低且依賴國際買主訂單的劣勢。此外,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兩岸開放大三通與簽訂ECFA,雖然將不少產業納入早收清單,卻也使中共更強化利用政商關係來干預兩岸關係與台灣選情,以2012年的總統選舉為例,台商紛紛透過媒體公開支持「九二共識」,被台灣民意認為是「以商圍政」,只顧財團商業利益而犧牲中小企業與年輕世代,間接導致2014年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的太陽花運動爆發。在此期間,台商的地方制度安排、政商關係維繫、工廠管理權威與排他性的族群網絡,紛紛受到嚴厲挑戰。 首先,政商關係開始改變。中國中央政府積極推動本土產業升級並減少對外資的補貼或依賴,在2006年頒布「十一五」計畫扶持本...

    俗話說「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儘管台商看似迅速崛起、規模擴張,但是在後太陽花時期,隨著習近平的權力日益集中與鞏固,中國官方帶動民族主義浪潮導致國際關係惡化,美中關係與兩岸關係大逆轉。多數中國台商技術能力有限,被迫採取所謂三轉策略: 台商最常見的策略是「轉移」。下面圖表顯示1000大台商在中國華北、華東、華南、中部、西部與東北六大分區裡2004到2018年的員工人數,隨著廣東在2004年起逐步提高最低工資,台商工廠紛紛遷移到華東,從2007年以來台商在華東的員工人數開始大幅超過華南,華南雇用人數在2009年從近110萬人下滑到70萬人左右,華東則持續成長到2012年度的190萬人,達到高峰後停滯;華中與華西的雇用人數雖有成長但並未超過20萬人。1000大台商的雇用員工數雖然在2014年以...

  2. 2021年7月18日 · 評論. 孫友聯/新疆棉事件後,台灣應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及供應鏈人權保護法制化問題. 「新疆棉」事件不僅觸及禁止「強迫勞動」這個核心勞動保護的範疇,更是過去國際間「反血汗工廠運動」及「企業社會責任」關注的主要議題。 圖為新疆哈密地區的棉花採收情形。 (攝影/China Xtra via AFP/STR) 2021年3月,瑞典時裝公司H&M因過去曾發表聲明關切新疆的強迫勞動與歧視問題,而遭到中國民眾聲討抵制。 圖為北京一間H&M因受抵制暫時停業。 (攝影/AFP/GREG BAKER) 近年各國政府透過立法強制企業有更大的法定義務保護勞動權益。 圖為新疆哈密地區的棉花採收情形。 (攝影/China Xtra via AFP/STR)

  3. 此外5等分的所得分級較為粗略年收入破百萬的一般中產受薪階級以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等頂尖富豪會被放在同一個級距中因此無法凸顯貧富差距的真實情況

  4. 2023年12月28日 · 2023年11月23日傍晚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前總統馬英九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由左至右於台北市君悅飯店進行政黨總統提名合作會談最終於晚間6點30分宣告協商破局各自離場。 (攝影/楊子磊) 選戰僅剩不到20天,原本一度達成「國會席次極大化」共識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在母雞總統候選人告別藍白合、轉為針鋒相對的情勢下,小雞立委候選人要如何各自突圍?

  5. 2022年12月5日 · 2021年7月5日凌晨,台灣明諦實業公司在曼谷郊區的化學工廠發生爆炸意外,造成1名消防員死亡、40人受傷,20噸化學藥品焚燒造成環境汙染,近2,000名居民被迫撤離。 (攝影/Peerapon Boonyakiat/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什麼是企業與人權? 跟社會責任一樣嗎? 事實上,台灣是亞洲地區第三個 公布獨立的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 的國家。 然而,因台灣國際地位問題,過往在所有聯合國官方盤點亞洲企業與人權議題的文獻及討論中都看不到台灣的影子。 此次我們NGO的參與,正好讓論壇的許多參與者知道台灣政府已有制定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等進展。

  6. 2023年12月21日 · 圖為2023年11月23日傍晚前總統馬英九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由左至右在君悅飯店藍白合會談最終宣告協商破局各自離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