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您是不是要查

    黃 軒 site:e-info.org.tw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16日 · Pick Food Up扌合生態廚房創辦人黃尹宣。 攝影:陳文姿. 每一種剩食 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七年級的黃尹宣大學唸的是昆蟲系研究所是海洋生物相關意外走上廚師一途最關心的還是食物跟生態。 隨後,她到義大利攻讀慢食碩士,回台後創辦Pick Food Up扌合(讀音:手和)生態廚房,推廣剩食運動。 剩食與格外品(食物分級後難以賣出的產品)都是她製作甜點常見的食材。 黃尹宣正在利用剩食跟正品,做成巧克力紅酒戚風蛋糕。 攝影:陳文姿. 一般人對剩食的想像很模糊也很簡單,約略是超商快過期的麵包、或是超市裡黯淡的特價蔬菜這類的食物,但這些都不是黃尹宣所使用的材料。 黃尹宣所使用的剩食,每一種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

  2. 2017年3月27日 · 據中醫藥司的統計,每年大約有3萬多噸中藥材來到台灣。 然而受限於生長環境,台灣中草藥只能朝適地適種來發展,無法大量生產,相對成本也會比較高。 另一個關卡是藥效,這也是許多中醫藥專業人員最在意的地方。 衛福部中醫藥所進行台灣本土中藥材與進口藥材,成分及藥理差異研究,想知道本土藥材取代進口藥材的可能性。 由於中藥材沒有經過炮製加工就是農產品,如何利用炮製加工引出藥性,是門專業技術,像是炒決明子、蜜炙甘草,幾乎每家藥舖都知道的基礎炮製,手法又各有不同,多半靠老師傅一代又一代相傳下來,這是中藥文化豐富多元的所在,要如何管理建立規範及保存,都是項難題。 蜜炙甘草,是許多傳統藥舖都會的傳統炮製技術。 生鮮當歸,是目前花蓮農改場主要推廣的食用方式。

  3. 2018年5月31日 · 在今年地球日的前一日本報中國綠色臉譜專題帶著四名中國深耕廢棄物議題的環保工作者來到南台灣跟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和台南社大環境研究小組晁瑞光的腳步來到深受焚化爐底渣工業有害廢棄物違法傾倒之害的南台灣。 路旁可見重金屬集塵灰 最耐毒的台灣人. 在網路上搜尋高雄小港駱駝山,可見:「駱駝山是日據時代開挖的山洞,深具觀光價值,結合山上的奇石、林木,是休憩的好去處,有長2公里的登山路徑,方便民眾登山攬勝⋯⋯」這裡是民眾散步、健行的地方,但是,隨著追蹤有毒廢棄物違法傾倒的黃煥彰與晁瑞光至此,筆者心中不禁一陣擔憂。 「你看這些像不像山羊大便? 」黃煥彰指著地上一顆一顆咖啡色的小土塊,那可能是台灣煉鋼廠電弧爐產生的集塵灰。 道路旁可見一顆一顆、咖啡色的工業廢棄物集塵灰。 攝影:陳姿蓉。

  4. 2013年9月18日 · 分享到Twitter. 作者:廖朝軒(臺灣海洋大學教授)、恩浩(臺灣海洋大學博士候選人) 在高度經濟的發展下,高密度的都市大量興起,都市化雖是繁榮與文明的指標,然而卻使得原有自然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因著綠地減少,造成都市許多環境與生態的問題,如:不透水面缺乏吸收雨水的機能、都市熱島效應、空氣品質不佳與能源消耗增加等問題。 面對如此困境,在高密度、高房價的都市中,想利用大型綠地來解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需要找出更多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從空中俯瞰,不難發現台灣都市中建築物屋頂占有廣大的面積,卻缺乏改善環境的利用。 何不將地上無法完成的事,移至空中完成呢? 當開發一塊土地時,在屋頂上還給大自然等面積的綠地。 屋頂綠化將可重塑都市自然環境,恢復環境循環機能。

  5. 為了保持鄉內道路的清潔與民眾的安全八里鄉公所不定期出動稽查人員站在台北港的商港路口抽查砂石車是否有加蓋與封鎖清潔隊長黃宣凱說目前狀況還差強人意希望港分局能做第一道把關繼續維持

  6. 2018年12月27日 · 環境資訊中心從2001年到今,每年底都會整理一次年度回顧,如果將歷年回顧整批攤開來看,今年最特別的是,許多大事都和改革、轉型有關;特別是深澳電廠、蓋在藻礁上的天然氣接收站、續用核電公投、以及法國的背心運動,都和能源轉型有關;而 ...

  7. 2015年3月5日 · 《穹頂之下》向觀眾講述了霧霾構成、危害、產生原因、治理困境,以及個人行動等內容。 她說,霧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問題,中國的空氣污染60%以上來自煤和油的燃燒,煤炭消費量在2013年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用煤量的總和,同時她也揭示了污染背後所存在的管理弊病和體制頑疾。 柴靜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稱,以往她所做的污染報導,都是就事論事,停留在監督某些排污企業和地方政府GDP增長衝動上,自己也停留在一種「要發展還是要環保? 」的簡單思維方式上。 但通過這一年的調查,她感覺到「環保與經濟發展並無衝突」。 大氣污染並不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恰恰需要更充分的市場化改革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環保不是負擔,而是創新的來源,可以促進競爭,產生就業,帶動經濟。 國際治理污染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