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2月1日 · 深感3C傷眼,距離高科技產業最近的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近年來致力於倡導抗藍光的重要性。 他指出,光線分成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屬於不可見光,而我們常見的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屬於可見光,當這些光線射入眼睛的黃斑部就形成影像與顏色,人體便有了視覺。 在可見光之中,依據光子能量原理,波長愈短、能量愈大,其中包括藍、靛、紫在內的廣義藍光(400nm~490nm),進入眼睛後由水晶體加以吸收,長期會造成蛋白質變性,使水晶體變得混濁,也就是「早發型白內障」。 尤有甚者,藍光還能穿過眼角膜及水晶體直達黃斑部與視網膜,造成黃斑部病變,影響視力。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抗藍光產品比一比,貴的未必好.

  2. 2017年2月21日 · 我的建議是淺黃色染色鏡片可以兼具效果且色差不大對於一般慣用3C的人就足夠了,」黃宣瑜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也提醒,不要捨本逐末,如果整天和3C螢幕形影不離、不肯休息眼睛,再怎麼抗藍光都不會有效。

  3. 2020年5月13日 · 頌儼表示,這次共6位患者會診中醫,屬於輕度到中度的新冠肺炎案例,生命徵象穩定,出現了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症狀,以及住院多日、多次病毒核酸採檢陰性復陽的無症狀患者,中醫講求辨證論治,主要朝化濕燥濕、肺2個方向。 化濕燥濕就把是把濕邪除掉、讓消化系統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復正常。 頌儼解釋,這時會視病患情況開立芳香化濕藥物如厚朴、藿香、草果、白豆蔻及蒼朮及檳榔等;肺則是使用發肺氣藥物如麻黃、杏仁、桔梗、前胡及紫蘇葉等,改善肺部感染發炎問題,加上補益肺氣,強化肺部功能及調理體質,把病邪排出體外。 「我們每隔2~3天就會進隔離病房看病人,問他們服藥的狀況、有沒有改善,」他說,像有位案例反覆發燒,服用中藥3天後燒退了;抱怨味覺變差、食慾不佳的案例,則是服用中藥2天後味覺改善、食慾也變好了。

  4. 2021年5月27日 · 《東醫寶鑑》(編按:朝鮮祖御醫許浚以黃帝內經為基礎所編撰)中詳細解說了鹽的各種功效, 還提及如果將鹽煮沸再用來清洗膿瘡的話,就能緩和腫毒;《本草綱目》也提到,只要消除毒氣,就能使傷口長肉癒合保護皮膚;在民間,也會在傷口處敷上鹽水

  5. 2012年2月1日 · 關節炎急性期的治療重點是緩解疼痛,近似現代醫學「消炎」的概念,以熱解毒、通經活絡的藥物為主。浩瑞表示,可依照個人體質不同而給予當歸捻痛湯、白虎桂枝湯或宣痺湯等方子。

  6. 2022年4月22日 · 清冠一號研發團隊成員、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怡嘉表示,之前三軍總醫院陸續會診200多名確診患者,年紀最小3歲、最年長90多歲,也有孕婦,使用都安全有效,惟兒童須依體重及身體狀況調整使用劑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薦閱讀:中草藥助攻治新冠病患奏效 也能超前部署防疫保身 這點是關鍵.

  7. 2016年1月29日 · 氣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疾病,台灣地區7~15歲兒童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有氣喘的問題。 氣喘主要是因呼吸道對誘發因子如過敏原(塵蟎、蟑螂、黴菌等等)、病毒感染、運動等產生的過度反應,而出現支氣管收縮、慢性發炎的現象,症狀表現為反覆咳嗽,特別在半夜或清晨咳嗽更加嚴重,喘鳴、胸悶、呼吸不順。 二歲以下幼童過去六個月若曾反覆喘鳴發作三次以上,需考慮是氣喘,若曾有異位皮膚炎病史或是父母親其中一人有氣喘病史,孩子則有較高比例罹患氣喘。 中醫如何看氣喘? 中醫治療氣喘歷史悠久且有豐富的治療經驗,氣喘在中醫稱為「哮喘」,哮喘之名最早見於金元時代的《丹溪心法》,在隋朝《諸病源候論》記載為「呷嗽」。 氣喘與中醫的臟腑肺、脾、腎相關,當臟腑功能失調,體內會產生伏痰,遇“外邪”則會引動伏痰而發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