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森林與太空包的奇遇 從一朵香菇見證國產材新價值:永在林業的林業創新練習曲. 豐年雜誌. 20200507. 永在林業副總經理林家鼎看見了菇業的危機,卻也看見了林業的轉機,提出了不同於傳統林 業的經營模式——太空包。. 文/李佳芳 攝影/梁偉樂. 林家鼎始終 ...

  2. 志輝說,「Miniball」詢問度高、消費族群廣,讓他覺得相當有市場潛力,因此號召班員種植,目前產銷班全班6人種植約1萬株,他自己販售3公斤裝禮盒(5或6顆)可賣到1,000元,價格很好,在農友種苗管控品種栽培數量下,栽培就容易有利潤。. 農友種苗今年與 ...

  3. 20221121. 第33屆神農獎得獎名單出爐,除了產業須具一定規模外,還以友善環境、產業共好為評選標準。 (圖片來源/農糧署) 第33屆十大神農獎及十位模範農民名單出爐,十大神農包括六位從事農糧產業、二位從事畜牧業農民,以及二位從事漁業養殖、水產加工的漁民。 金門縣農友張斯翔,是金門首位神農獎得主,這在農業規模不大金門實屬難得,他也是今年第6屆的百大青農,南投縣農友張佳宏、彰化縣蛋農陳郁雄今年也都很風光,同時拿下百大青農與十大神農的榮譽。 農委會將於明年農曆年前頒獎表揚。

  4. facebook. line.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 莊老達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碩士,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副署長、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企劃處處長。 口述/莊老達 採訪、整理/游昇俯、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1)《巴黎協定》首揭「淨零排放」(Net Zero)概念,並在2021年COP26定下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臺灣在同年「422世界地球日」由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排放,並在去年8月7日揭牌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推動碳交易。 全球如火如荼推動淨零排放,國內不僅坊間「碳權開發師」、「碳權交易師」相關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家中有塊地的農民也紛紛期待能經營碳匯取得碳權,多一筆收益。

  5. 獲獎者崇暉營造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聿暉,因發掘與保留古嘉義製材廠地下遺構、對嘉義林業文化保存有功而獲獎。 這段故事的起源,卻全是意外。 「如果不是聿暉,將近80年的地下寶藏也沒有機會重見天日。 」嘉義林區管理處技正洪淑霞告訴《農傳媒》記者,2016年12月原本委託聿暉整修再利用嘉義製材廠,預計發展觀光。 聿暉與團隊比對歷史圖表資料,並使用金屬探測器探勘後,大膽推測在過去所有學者專家認知的原有地上設備以外,預計進行整修的建築物地下可能埋藏日據時代遺留的製材機械設備,馬上停止原本工程方向,進行調查。

  6. facebook. twitter. 文/ 莊安華 攝影/ 汪忠信 首圖攝影/ 林慧貞. 極端氣候的變化,為臺灣農業帶來衝擊與災害,因此農委會推動強固型溫網室設施,希望協助農民保全作物、減少生產設施受損、穩定蔬果供應價格。 日前農委會委託臺灣農村經濟學會、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舉辦「農業經營如何因應極端氣候挑戰──因應極端氣候,提升設施農業抗災能力」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交流意見與建議。 臺灣處在颱風、暴雨、乾旱、霸王級寒流、破紀錄的高溫等極端氣候的嚴峻環境,不僅農民要面對比起以往更沈重、更複雜的生產挑戰,消費者在天災過後也必須付出較高的買菜成本。

  7. 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陽能,將從空氣中擴散進入葉片的CO 2 經不同的化學反應作用程序轉化成碳水化合物,其反應型態依其最初形成的有機化合物碳數目而分為C3、C4型,再因C4型中有白天的氣孔打開同時吸收CO 2 及進行光合作用的典型C4型,也有夜晚打開氣孔進行固定CO 2 、白天氣孔關閉下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CAM型植物(景天酸代謝,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簡稱CAM,是一種將氣孔開啟限制在夜間以減少水分散失的光合作用途徑)。 在4千萬年前因為大氣CO 2 濃度(1000 ppm)高,所以C3型光合作用效率高,接著大氣CO 2 濃度逐漸降低到冰河期只有180 ppm左右,此時漸漸演化形成固定CO 2 效率更高的C4型植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