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4日 · 首套房和二套房貸利率均不再設置政策下限實現房貸利率市場化上述首付比例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後各地可因城施策自主決定轄區內首套房 ...

  2. 2024年2月28日 · 金管局指,價值3,000萬港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調整至七成;價值3,500萬港元或以上的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調整至六成。 而為了避免適用按揭成數出現驟降情況,價值3,000萬至3,500萬港元之間的物業的按揭比率會以漸進形式遞減。 此外,非自用住宅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由五成調升至六成。 即時停按揭壓測. 美國聯儲局近期表示,美國加息周期可能步入尾聲,未來一段時間本港按揭息率進一步上升的機會較低。 金管局認為,現適宜暫停實施物業按揭貸款假設利率上升200基點的壓力測試要求。 金管局余偉文見記者時表示,該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會因應物業市場的最新情況,推出合適措施保障銀行體系穩定。

  3. 2024年5月21日 · 2024-05-21 16:38:16. 重慶有銀行降房貸首期及息率 龍湖逆市靠穩升0.27% 分享: 《財聯社》引述重慶銀行和中介消息報道,幾家當地銀行開始降低樓按首付和貸款利率,首付方面,跟隨人行提出首套房降至一成半,第二套房降至兩成半的規定;至於樓按貸款利率,在允許自由決定利息後,幾個訪問的單位都將息率從3.55%降30點子至3.25%。 但報道沒有提及銀行的名字。 不過,報道也指有部分銀行還沒有執行新政策。 今日內房股普遍回吐,但重慶為基地的龍湖集團 (960)靠穩,微升0.27%。 中國救市 龍湖. 留言 專區. 相關 新聞. 中國或撥7.2萬億人民幣穩經濟 規模為2009年救市方案1.8倍. 財經. 動力減弱|恒指連續兩日回吐 大摩:港股超買 宜精選股份. 財經.

  4. 2024年4月8日 · 現時不論香港人、內地或海外人士在港置業,在繳付印花稅項及入市門檻方面基本上一致;市場上積聚多時的潛在購買力頓時釋放,當中亦吸引不少內地客戶來港買。 現時內地人士在港買之稅款開支慳了多少? 在置業印花稅「撤辣」前,內地客戶在香港買一般需繳交新住宅.

  5. www.am730.com.hk › column › 財經救市大招 | am730

    2024年5月21日 · 救市大招 | am730. 返回. 財經. 2024-05-22 04:29:46. 觀徼集: 胡雪姬. 日報. 救市大招. 分享: 救市大招. 中央終於祭出大招,務求「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下令地方政府及國企聯手買斷爛尾樓。 人民銀行上周連發三則通知,宣布降低首期比率、撤銷房貸利率下限、調降公積金貸款利率外,當天又宣布提供3,000億元 (人民幣,下同),再貸款支持國企買樓,總共四式大招。 橫看豎看,不得不承認,這是阿爺近年來最重磅的「救市組合拳」,力度大超預期。 但去年7月彭博指出,內地爛尾樓停工住宅項目價值達4.7萬億元,中央或須花費約1.4萬億元才能完成相關項目,相當於內地GDP的1.3%。 而那是10個月前的數字。

  6. 2024年3月19日 · 日報. 全面挽救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構思. 分享: 全面挽救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構思. 昨文指出,如果連萬科這類相對穩陣的房企,亦需要政府敦促銀行予以融資,才可以暫且紓緩一下償還貸款方面的壓力,那其他普通房企的處境,就更加可想而知。 看來,今次面對債務壓力的,已不是個別公司,而是整個行業。 政府若是不及時全面出重手去扭轉局面的話,勢將長期拖累實體經濟,禍及整個社會。 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沒有按照「住不炒」的原則來批地,只要有開發商願意出價,就毫無節制地賣地,以致開發過度,興建出來的房屋多得沒法靠用家的自住需求來消化。 起初,政府對非自住的購需求沒有太多的限制,所以矛盾並不嚴重;但當「住不炒」要求,全面落實到購資格的審查時,供過於求的情況就凸顯出來了。

  7. 2024年4月15日 · 現時九成按保計劃的樓價上限高達1,000萬元,八成按保計劃的樓價上限則高達1,500萬元,而九成按揭的申請人須為固定收入人士,按揭物業亦須為首置自用。 相反,若果內地人士在港買並非自用,亦顯然並非留港居住,未持有香港身份證,便未符合條件申請高成數按揭保險計劃。 銀行之間對於內地客戶或人才計劃下之審批按揭方式不盡相同,入市前可先行向按揭轉介公司或銀行瞭解更多詳情。 關於作家. 說樓解按: 王美鳳. 作者簡介: 作者為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 追蹤. 查看此作家更多文章. 按揭 買 保險計劃 內地客戶 首置 流水. 上期提及政府於今年2月底公布對樓市「撤辣」,現時內地人士在港買之稅款開支大幅降低,與港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