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神經傳導電學檢查是診斷神經損傷的利器,以神經傳導電流的速度及強度來測出哪一段神經受損。 舉例來說,如果病患手指麻,就可以透過檢查區分是下列何者:

  2. 2019年8月14日 · 台大醫院與醫隼智慧公司合作的人工智慧系統率先突破了這項瓶頸,用短短30秒完成腫瘤的自動偵測、辨識與輪廓勾畫,準確度達90%以上,大幅縮短腦瘤放射手術的前置作業時程,讓醫師專注於提供病患更即時與更理想的手術計畫設計。

  3. 2023年10月23日 · 日期:2023 年 10 月 23 日 作者: 巫俊郡. 身上長了可見的小腫瘤,難道就是癌症嗎? 癌症涉及多種不同器官和組織,不同癌症復發機會也不太一樣。 而當談到惡性腫瘤時,早期檢測和診斷至關重要。 這裡有些簡易判斷要點能協助判別腫瘤良性還是惡性,當然,最好還是儘速就醫交由醫師診斷。 5大要點簡易判別惡性腫瘤. 腫瘤能移動嗎? 惡性腫瘤通常會與周圍的組織沾黏、無法移動。 而良性腫瘤就像皮膚底下有顆球,通常都可以動來動去,不會固定不動。 如果完全沒辦法滑動,惡性的機率比較高。 腫瘤有沒有長大? 惡性腫瘤細胞生長分裂速度異常,增生速度非常迅速,會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大、隆起。 良性腫瘤的增長則有其侷限性,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大小變化。 若一個月長大超過1.5公分就該特別注意。 表面有無潰爛?

  4. 2019年3月20日 · 病發期即為現行篩檢工具,可以測到早期癌症的時間長短。 以肺癌為例,像是若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可精密篩檢出肺部的肺結節、毛玻璃,因此能相當早期發現肺癌,病發期可延長至5~10年。

    • BI-RADS 分級具有風險程度區分
    • 一次看懂乳房攝影報告分級
    • 從分級來判斷多久需要追蹤
    • 緻密乳房的女性建議加做乳房超音波

    這幾年,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注意自己的乳房健康,國健局也提供45歲以上婦女兩年一次的免費乳房攝影篩檢。當收到報告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看不懂結果而感到擔心焦慮呢?每家醫院報告格式差很大,這時該怎麼辦呢? 其實善用 BI-RADS 分級讀懂乳攝報告,台安醫院一般外科王亭雅主治醫師分析:「BI-RADS 系統是美國放射醫學會發展出來的一套報告制度,中文名稱是『乳房影像報告與資料分析系統』,是不同醫師間的共通語言。」 不管醫師在報告內容當中如何敘述,最後一定會根據檢查結果評估出來的風險程度,為這份報告下一個 BI-RADS 分級,民眾最重要就是看懂 BI-RADS 分級。

    通常 BI-RADS 依照影像的良性或惡性程度,分別為 0 至 6 級,共 7 個等級: 1. BI-RADS 0:乳房有變化,但是單以乳房攝影無法判斷,需再進行其他檢查。 2. BI-RADS 1:乳房正常。沒有任何腫塊或可疑病灶。 3. BI-RADS 2:乳房有變化,是良性的。目前不須任何處置,建議定期檢查。 4. BI-RADS 3:乳房有變化,可能是良性的。建議短期追蹤。 5. BI-RADS 4:乳房有異常變化,可能是惡性的。需考慮進一步切片確認。 6. BI-RADS 5:乳房有異常變化,強烈懷疑是惡性的,需進一步處理。 7. BI-RADS 6:已經有其他組織學檢查證實為惡性腫瘤。 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簡易地說明:「確實滿多民眾收到報告會一頭霧水,0 會建議再做影像檢查...

    根據 BI-RADS 分級,趕緊替自己安排適當的檢查及追蹤: 1. BI-RADS 1 、 2:定期做乳房追蹤篩檢即可,一般是一到兩年一次。 2. BI-RADS 3:不用太擔心,但記得短期內要回乳房外科門診追蹤,一般是六個月內。 3. BI-RADS 0、4 、 5:通常還需要其他的檢查才能確認診斷,請盡快回乳房外科門診就診,王亭雅提醒:「回診時請記得帶書面報告跟影像的光碟片,才能讓醫師有更好的判斷。」 4. BI-RADS 6:已經有其他組織學檢查證實為惡性腫瘤,影像檢查是為了做癌症分期化學治療前後的評估。

    另外,報告當中除了有 BI-RADS 分級指標之外,同時還會有「乳房緻密程度」的分級,王亭雅解釋:「因為我們的乳房是由乳腺跟脂肪組織組成,若乳腺較緻密,在乳房攝影下有些病灶可能就會被乳腺組織遮掩而看不清楚。」 亞洲女性及年輕女生乳腺通常比較緻密,若是屬於乳腺緻密者,即使 BI-RADS 分級正常,建議至乳房外科做乳房超音波檢查。 雖然做乳房攝影比較痛,王亭雅分析:「它比乳房超音波更有機會偵測出早期乳癌,尤其是第零期的原位癌。乳房攝影可以偵測超音波看不到的微小鈣化點,而大多數的零期原位癌常會以異常鈣化點表現,如果能及早抓出這些鈣化點,就有機會早期發現癌症,後續自然治療效果也會更好。」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乳癌排名癌症死因第四!年輕乳癌治療著重「抑制卵巢功能」 乳癌年輕化!每日平均...

  5. 2023年7月11日 · 檢查時間:10 〜20 分鐘。 優點:非侵入性檢查,對身體沒有副作用。 缺點:不容易測到早期乳癌。 適用族群:沒有家族史的 40 歲以下女性。 乳房磁振造影(MRI) 可與乳房攝影和超音波相互互補,做為特殊病例的輔助檢查。

  6. 2021年6月25日 · 日期:2021 年 6 月 25 日 作者: 王芊淩. 皮膚各個部位都有可能長痣、長斑,當長在臉上時,礙於美觀民眾多數都會留意,卻忽略身體上其他部位的痣或斑。 皮膚科醫師提醒,如果腳底、四肢、指甲上出現不明斑塊,且大小、顏色、形狀有變化時就要留意,極有可能是皮膚癌中惡化速度相當快的「黑色素癌」徵兆。 6成民眾長痣不自知! 恐埋黑色素癌危機. 雖然多數的痣都是良性,對於生活完全沒有影響,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有高達6成民眾無法分辨身上的痣是何時出現的,也幾乎沒有觀察痣的習慣,但惡性度極高的黑色素癌很有可能就潛藏在其中。 過往臨床上醫師就遇到,一名老伯伯半年內身上背上長滿黑斑,一直以為只是老人斑,直到斑塊出現流血、化膿,就醫才發現已經是第三期的黑色素癌。 【黑色素癌小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