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9日 · 某種程度上,透過目錄中各章節的小標題設計,從一個字兩個字漸增至多字,還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偏執。. 在臺灣,推理小說不但屬於小眾而且過於推崇詭計的設計,而忽略了故事性,筆者認為 《私家偵探》 最後雖然被定義成作者的半自傳作品,但此 ...

  2. 2020年11月11日 · 到了 2000 年後,法院全面使用電腦製作裁判書、起訴書,這使法院內的部門與辦公系統也有了變動,例如打字室因此遭到裁撤,書記官直接用電腦列印即可。

  3. 2019年9月12日 · 更有學者從淡新檔案近 3000 份民刑事訴狀中統計出,只有 1% 的訴狀是由官代書獨立製作而成, 80% 以上的訴狀都是由官代書根據當事人帶來的成稿或草稿寫成。

  4. 2014年12月8日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讓我們從一個關於高野孟矩的小故事來了解吧。 話說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上台後,一心想要掃蕩貪汙腐敗的吏治,而高等法院院長高野孟矩當時身兼總督府的法務部長,雄心壯志展開一系列的糾舉行動,但隨著被逮捕的官員逐漸增加,涉案官員的層級愈來愈高,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當官位高到民政局長也身陷風暴時,本來單純的司法案件也逐漸演變成政治事件。 日本國內高層意識到,再這樣調查下去,恐怕會危及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基礎;畢竟,貪污到極致的政府,誰還願意相信呢? 在日本政府高層與乃木總督交換意見後,一批高官被撤換,民政局長、財務部長、學務部長紛紛下台,連高野孟矩的法務部長都被拔掉,首相甚至還希望他連高等法院院長也辭掉,就將他暫時停職。

  5. 2022年8月20日 · 在 18 世紀,殖民地居民經常違反法律使用非英國船隻運送貨物,英國統治者常常因此提出起訴,不過因為殖民地的陪審團制度,往往都是對被告做出無罪裁決。

  6. 2016年12月5日 · 審判中的各種不平等──讀《不平等的審判》. 「想必是有人誹謗了約瑟夫.K,因為他並沒有做什麼壞事,一天早上卻被逮捕了。. 」 ──《審判》,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律師出身的卡夫卡,以此作為《 審判 》的開始,而小說的主角約瑟夫.K 從 ...

  7. 2020年10月8日 · 一、照相現場的狀況. 現場檢查了後須要一一照相現場的物品和狀況,這照相若是由貝爾中氏「照相測定法」就會知道物體和物體間的遠近距離了。 現場照相了後須要照相個個物品,用眼睛看不出來的附著毛羶衣裳的小血痕,在照片就會一個個明白看出來,附著手巾的血痕用水洗了後我們雖然看不出來總是用相片就會明白看出來。 …… 照相技術如何被運用在刑事偵查呢? 日治時期的照相機當然拍不出像今天一樣的高畫質照片,但對於紀錄案件現場的物品遺落狀況已相當有幫助。 甚至部分細微跡證、物品距離等,已經可以用相片測量、鑑識出來。 由於以下各階段的鑑定也幾乎都會用到照相,可見照相對這個時代的刑事偵查貢獻是多麼大啊! 二、指紋. 在犯行現場,犯罪者一定殘留多少的指紋,這指紋是犯罪搜查上最要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