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機械設備 相關

    廣告
  2. 提供膠水與UV硬化設備,專業諮詢,解決您需求。 紫外線UV 硬化專業代理商,提供膠水與UV硬化設備,專業諮詢,解決您需求。

  3. TEFLON專業噴塗服務,具備不黏著性、耐腐蝕性,延長機件壽命,提升工業品質&效率! 業界好評!PTFE、FEP等塗裝,耐腐蝕抗黏,滿足各式工業需求,效率嚴格控管,立即洽詢!

  4. 機械設備速洽!30年口碑認證,剪刀、履帶式等種類齊全,長期配合另有優惠! 租機械設備請洽!剪刀、直臂、履帶式等通通有,是您工作好幫手,歡迎長期配合!

  5. 提供無接點、帶狀、重負荷等規格,價格合理,服務完善! 專業生產帶狀、等距、無軸心等葉片,種類多元齊全,高規格高品質,值得信賴!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詹泰一分享台灣傳統製造業若想轉型成為綠色智慧工廠除了從數據蒐集著手之外接下來的關鍵在於選對節能合規穩定可靠具備高度開放性的數位工具進行協助。 御弘與施耐德電機合作導入自動化控制與能源管理系統來優化機台,也藉此開發具有智慧數據收集與分析的雷射加工機台。 而透過數位化電力管理、能源管理、自動化控制系統, 御弘成功將生產效率提升 15%、產品良率增加 13%、產能提高 12%,更讓廠區製程設備用電量降低 8% 。 提高生產效率之餘,開發、檢修時間也縮短 30% 新設備導入也帶動工廠生產流程的優化。

    • 預測性維護: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的停機對成本影響十分巨大,透過機台數據即時搜集,將數據傳至雲端後可以進行 AI 分析。可幫助製造商預先排程機台何時需要更換零件、檢修,或是會出現故障的機率,對於製造商提升產線效率、降低龐大廠房的管理需求複雜度,都有很高的幫助。
    • 生成式設計:是一種結合電腦輔助系統的創造工具,結合 AI 最佳化演算法,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協助工程師模擬產品設計的方法。這樣的工具會透過 AI 找出最佳化的產品設計模型,透過模擬產品材料、結構、散熱係數等不同重要參數,工程師可以更有效率地找出可行產品設計模式。
    • 原材料價格預測:供應鏈變動快速提升企業營運不確定性,更多對於原物料時程與價格的預測需求開始浮現。透過多維度的歷史資料分析並建立 AI 模型,藉此對未來可能的結果提出預測,可幫助企業做出需求導向的正確決策。
    • 工業機器人:當電腦視覺與機器學習技術開始被大量部署到產線上時,在工業與製造業場景上的人機協作與全自動化將會越來越普及。不論是組裝、搬運等不同任務,機器人都能取代重複性高的工作。
  2. 2024年4月18日 · 從智能機器人到自動化生產線,再到智慧供應鏈管理,AI 技術的應用正在讓製造業實現從傳統到智慧的轉型。 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在 2024 AI 智慧大工廠論壇台北場以「2024 高科技製造業的創新研發」為題,分享未來的數據與 AI 技術在製造業的應用趨勢。 提升三大指標,公司內循環讓產品最佳化. 饒達仁指出,在現今工業 4.0 的時代,機器之間能夠對話,透露機器本身的狀態,並在生產過程中找到創造更高良率的方式。 目前業界許多公司已將人員管理、物料管理、成本分析、金流等數據,藉由各式平台系統在內部集合,即為「公司內循環」,使物料、倉儲達成最佳化。 饒達仁觀察,智慧製造正在進行的事情,就是把資料送到雲端,並經過分析、計算,從而瞭解生產、設備的狀況。

    • 製造業 Mes 易成資訊孤島!雲端+地端的混合架構如何助破解?
    • 上雲最怕的延遲、網路大斷線,Edgemes 怎麼解決?
    • 台達中壢廠導入 Edgemes,找料時間從一天縮為半小時

    如果企業不上雲,未來有可能因產線管理效益不佳而影響競爭力,最終被逐漸邊緣化。陳鴻輝進一步表示,對於上雲這件事必須從營運角度思考,「雲端只是數位轉型的工具之一,企業必須先建立起數位思維,才能讓雲端發揮最大價值。」他看過許多企業讓系統上雲後就不太管理,雲端變成單純儲存數據之處,「但上雲的目的是讓數據產生價值,而非只是儲存,善用數據才能發揮雲端的意義,雲端 MES 亦是如此。」 在談雲端 MES 之前,陳鴻輝首先點出企業傳統 MES 的痛點。過去都在地端的 MES 大多是獨立運作,這種模式讓 MES 成為了企業營運軟體中的孤島,特殊的檔案格式讓產線資訊只能侷限在製造現場,無法為其它平台所用,數據無法產生附加價值;另外,地端系統的彈性不足,當企業不斷成長,系統需要升級或功能擴張,都需要委由系統廠商派...

    穩定度向來是製造系統設計的第一要件,如果當系統全部上雲時,網路品質就成為產線穩定度的關鍵,連線品質好時穩定度固然無虞,但如果斷線,產線也會隨之停擺,「因此對於中小規模的製造業者來說,其生產環境的網路品質常常不如大型企業,純雲端的 MES 風險過大,混合架構才是最佳解答。」他以台達的 edgeMES 機械設備製造營運管理系統為例,此平台為邊緣與中央運算的混合架構,邊緣端負責產線運作即時監控,每隔一段時間再將彙整的資料傳送到上層雲端。 這種混合架構的好處,是在於離線狀態下 MES 仍能保持運作,同時因少了全雲端架構下,所有資料必須雲地兩端來回傳送造成的延遲性,產線控管也會更即時。至於混合架構的雲端部分,陳鴻輝表示,雲端系統的資訊只是為了監控產線狀態,對即時性的需求無需比照地端系統,幾秒鐘甚至幾分...

    台達的 edgeMES 已在該公司的中壢廠落地使用,「台達優勢是同時具有生產設備供應商與製造業者雙重身分,從過去就堅持旗下所有產品都必須先在自家工廠使用,因此產品的效能與穩定性都已經通過實際驗證。」 陳鴻輝進一步介紹 edgeMES 在台達中壢廠的使用案例,他指出中壢廠的產線人員通常必須先找齊所有料件再開始上線組裝產品,由於產線所需的料件既多且雜,加上過去倉儲系統的料件資訊不夠透明又未連結 MES,作業人員往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備妥料件,「導入 edgeMES 之後,由於所有的資訊都透明可視,找料時間從以往的一天縮短至半小時。」 此外,在人員調度與機台可用性部分,edgeMES 也高度改善了中壢廠的營運效益,例如當某一產線因各種因素暫停運作時,管理者可以先將該處人員調派至其他產線,設備一旦發...

  3. 2024年3月29日 · 擔任 2024 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主持人的 PMC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協理周麗蓉在「工具機應用產業趨勢與商機分享會」開場時表示,根據研究指出 2023 年全球經濟因通膨地緣政治以及供應鏈重組等因素因此市場需求不是很熱絡但預估 2024 年景氣逐漸回溫樂觀看待機械業整體產值的成長,「因應淨零碳排的發展趨勢台灣工具機產業也積極地切入包括電動車航太新能源設備等領域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將協助業者推廣台灣的智慧優質機械強化業者的海外輸出能力。 由左至由為 PMC 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協理周麗蓉、MIH EV 研發院執行長鄭顯聰、東台精機副總經理嚴璐、永冠能源科技集團副董事長蔡樹根、經濟部航太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經理林承寬。

  4. 2021年8月31日 · 自動化機器人為何成為台灣製造業下 10 年的獲利新標配. TO 主題新聞. 2021-08-31.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則新聞】台灣產業中,製造業就佔了台灣的總體 GDP 近 30%但近年面對人力成本營運成本的升高以及國際局勢變動等危機製造業紛紛面臨數位轉型機械手臂自主移動機器人的應用也因應使趨勢大舉走入工廠當中究竟導入這些智慧製造應用能為企業帶來哪些效益? (責任編輯:郭俐伶) 國際總體經濟自 2018 年起受各式事件影響快速變動,對全球供應鏈及工廠稼動管理產生衝擊,企業經營困難度提升,影響生產基地的布局策略。 同時因應高度客製化的消費習慣,變樣、變量的多變訂單規格成為常態。

  5. 2022年2月8日 · 通常製造業的能耗主要來自兩個部份一是工廠端的生產設備例如冰水主機空壓機等二是日常用電例如空調日光燈等由於前者耗電量大能耗占比高因此是製造業者在節能減碳時優先要改善的部份。 然而,過往製造業者在進行工廠的能源管理時,經常會陷入以下兩大盲點,第一缺乏全面規劃,只是單純導入節能方案,如:加裝變頻器、需量控制等,卻沒有找出造成高能耗的真正原因,導致節能成效有限;第二沒有持續性監控方案,難以評估節能方案成效,也無法持續優化降低能耗。 想打破上述兩大盲點,就必須從能源、溫室氣體盤查,到能耗減量計畫的制定,以及計畫的執行與成效評估有一個完整規劃,張庭彰提到,在這些過程中有一個彈性且容易擴充的管理平台,是幫助製造業者能否成功進行能耗減量計畫的重要關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