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地政士 相關

    廣告
  2. 契約保障,好評推薦,歡迎來電洽詢,聊聊證照聘任注意事項. 好評推薦,歡迎來電洽詢,聊聊證照聘任注意事項

  3. 準備地政士考試有好方法!補習班可以幫考生統整不同版本教材,讓考生在有限時間裡吸收重點. 準備公職國考個人化學習,視訊到點專注學習多科雙師資,函授雲端隨時學習,24小時出貨業界最速。

  4. 不動產各項產權登記、稅務規劃及代書處理、行政救濟、法拍代理標購、債務處理等。 不動產各項產權調查、登記、稅務規劃處理、法院拍賣代理標購、法拍債務處理。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7日 · 沙螺灣村近月成為行山界熱話,因為去年10月起沙螺灣村民曾稱不堪行山客滋擾,至少兩度在官地自行加裝鐵閘封村,及後曾遭地政署拆除違例建築物。

    • 何謂 「祖堂地」?
    • 面積及分佈
    • 轉讓程序
    • 賣祖堂地≠拆祠堂
    • 面積分佈 官方話無數字
    • 數目一直更動
    • 司理亂象 或無王管
    • 鄉紳倡有「兩家茶飯」揀
    • 助偏遠鄉村復耕
    • 與財團合作 保留恆產

    定義 「祖」地一般以成立者之名命名,例如鄧輯伍祖、李富祖,傳給直系男性子孫,成立者的兄弟或親屬無權染指;「堂」地一般是留給宗族或家族的土地,可建祠堂、廟宇及祖墓等。祖堂地以往最常用作農地,收入用以祭祀及照顧該族村民,故歷來均不能輕易賣出、分割或侵佔。祖堂地是氏族社群共同擁有的財產,是維繫其生存、傳承和傳宗接代的主要關聯。

    民政事務局於今年7月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出,由於祖/堂土地的數目及面積對民政專員在處理出售祖/堂土地的決定時沒有關聯,民政專員並沒有就有關資料作出統計,政府亦未有計劃就全港現有祖/堂土地的數目及面積展開統計。新界鄉議局研究中心主任薛浩然曾於2019年依據官方文件的數字,推算出新界祖堂土地應不少於2088公頃,共有約7300個祖/堂地,當中以七大氏族(鄧、侯、彭、廖、文、陶、簡)的發展最為興盛,用祖堂名義註冊的土地最多,主要位於北區、元朗區、大埔區。

    現時祖堂地轉讓手續繁複,必須得到祖堂所有有份人同意和授權才能轉讓。司理會向民政事務處提交土地轉讓申請,處方會就此發出通告,若通告限期前無收到祖堂有份人反對,申請才獲批准。據《香港新界「祖堂」土地問題歷史、傳統與法理》所寫,極少數祖堂成員反對的理由一般包括:一、堅持原封不動,以土地形式永續保留祖先物業;二、認為賣地價格過低;三、認為賣地收益分配不公;四、其他對人不對事的理由。 背景

    祖堂土地源遠流長,據薛浩然所指,祖堂設置可追溯至宋朝(公元1050年),范仲淹創建義田,改變以往由門第或大官壟斷的傳統,開創氏族擁有土地的形式,以收益資助族人生計。中共上台後採土地國有制,氏族瓦解,香港卻如「時空交錯」,在英國殖民政府治下保留了祖堂這種氏族經濟共同體,「是研究宗族制度的活化石」。他形容這是中國特色的信託制度,但信託有時限,祖堂卻是永續(perpetual),「是中國唯一保留下來的特殊土地持有形式」。祖堂地意義重大,上水區鄉事委員會主席、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侯志強卻說有足夠賠償,祠堂也可以拆,言論似顯得悖理違情,但值得留意的是,祠堂並非一定建於祖堂地。因祖先視祖堂地為收入來源,故在農耕社會,祖堂地一般位於河溪旁邊、方便耕作的平坦地段,而且地段隨祖先財力日漸增加。祠堂則另請風水師傅...

    弔詭的是,《施政報告》說儘管沒有正式數字,但確知新界有不少祖堂地可供發展。坊間流傳的2400公頃亦非官方統計。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一直關注土地房屋問題,他認為政府或得悉個別祖堂地規模足夠,才會斷言可供發展,惟公眾並不知悉。他亦對其面積及分佈抱有質疑,「祖堂地一定有解決土地荒的作用,問題在是否真的用光約2000公頃呢?有幾多是大到可以獨立發展呢?它不是一幅完整的用地。如果零零丁丁,不是太大,用來發展什麼呢?」他相信各區地政處不會特別統計轄下地區的祖堂地數目及面積,即使鄉議局向政府提供估算數據,政府也要逐一核查。日前鄉紳代表梁福元展示委託地政總署做的祖堂地查冊地圖,亦印證應有紀錄。薛浩然則說「特首一係講大話,一係畀下屬呃埋」。因這些土地都須經司理向以前的理民府或現在的地政總署繳納地租,否則土地會...

    負責打理祖堂地事項的司理會有本「簿仔」,註明各有份人持有的業權份數及地段,如經註冊,也有俗稱「大地紙」的政府契約。但部分村的司理已移民多年,正本也在海外,只有政府有土地紀錄和有份人有相關證明,即使村長也未能掌握所有祖堂地,其餘人亦只可付費查冊確認某塊土地是否屬於祖堂。另外,有些祖堂地由其他村的祖先買下,無從考究,如粉嶺軍地村是條多姓原居民村,各姓都有自己的祖堂地,原居民代表劉永安說:「自己村有時都知(哪些是祖堂地),人哋村、佢哋阿公喺度買咗,流傳畀子孫,一房有百幾人,都唔知族人去咗邊。」每個祖或堂可有多個地段,因捐地、有份人絕房等原因一直更動,祖堂數目亦有增加,由1980年代末的6000個升至2000年代初約7300個。只要有人買下新界土地並留給子孫,都可變成祖堂地,像劉皇發生前就以其先父名...

    祖地及堂地均由司理管理,後者須註冊及入契。司理的投選方法沒有明文規定,部分會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一商討村內事務時推選司理,一般是終身制,有的因無人競選連任多年,有的則會每條巷輪流派人擔任。另外,祖地因屬於直系子孫,部分村長並不干涉司理委任。曾有司理未經有份人同意,私自租出土地,亦有祖堂地司理去世,但要重選司理須得所有人同意,以致司理一職懸空。文錦渡曾有乏人管理的祖堂地被非法霸佔,變做貨櫃停車場。 此外,《新界條例》雖列明在取得土地後未委出司理或更換司理後3個月內未證明,政府可沒收土地,但官方其實甚少執法規管,政府曾於2003年提出修訂,要求司理須為涉及違例發展的罪行承擔法律責任,但收到新界鄉議局、多個鄉事委員會及逾百個祖堂反對,終撤銷建議。

    在《施政報告》出爐前,有鄉紳說祖堂是氏族傳統,不能隨便變賣,故反對政府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作公共用途,更指等同「滅族」。不過,有部分鄉紳主張可以收地,只是要劃一以甲區(即涉及新市鎮或全港性主要工程)的特惠補償率(每平方呎1332元)收回,與此同時,又促請政府放寬轉售門檻,令人無所適從。有評論指將祖堂地劃為甲區,無形中提高了祖堂與發展商的議價能力,劉勵超不排除這一可能,認為兩套機制(政府收地和私人買賣)會互相參考,鄉紳也可依據兩邊的價位決定,如發展商開價不合心水,便留待政府收地。鄉紳如此精明,可能是由於以前吃虧不少,有村長指新界人埋怨政府以低價收地,平整後卻賣幾萬元一呎。本來村民想貢獻土地令社會得益,結果被中間剝削。現在《施政報告》研究修訂《新界條例》,放寬出售祖堂地限制,但沒提及劃一特惠補償...

    買賣套現以外,是否有其他可能?沙頭角梅子林村村長曾玉安指:「我們這邊不牽涉太多利益,(放寬門檻)對外面平原地帶較大影響。我都認同要善用土地,建屋、復耕、康樂設施也好。」他稱目前村中90%的祖堂地都是荒廢。自「永續荔枝窩」計劃開展後,他就幫忙統籌供復耕的土地。村裏的祖堂地一塊約數萬呎,不及元朗、錦田一帶的大,但也有好處:「祖堂地通常集中、大幅點,私人地因業權分散,小塊小塊。官地亦難用。」最近沙頭角生態文化協會物色間種及露營用地,他提議租借私人地旁邊一塊近萬呎的德安祖土地,便能增加一倍面積:「零散都不要緊,砌在一起就好完整,便這樣建議,容易可行。」 司理早在海外身故,他唯有親自聯絡分散英國及香港的五房人代表,「花了很多時間要他們明白,因他們身在外國會有好多想像。之後游說了四房,有一房反對,但不想...

    曾玉安補充,若按舊時傳統也未必要全部有份人同意才能轉售土地,「以前有個宗長、族長,由他決定,識大體,整體方向對就可以,沒可能民主諮詢」。祖堂地旨在子嗣有恆產,故新界氏族都深明不應隨便變賣祖先資源,但他指恆產可以另一方式存在,不一定有田地才能保障後人收益:「換現代的,例如祖堂名義的債券、成立公司、房產,一樣遵守了祖先給恆產的長遠保障,不是賣了就什麼都沒有。」有評論預料鄉紳不會輕易賣地,或會以公司名義與財團合作,在項目上分一杯羹,如此豐厚的收入,或許超出祖先預期。而發展商要與鄉紳談攏條件,也並非易事。

  2. 2020年12月27日 · 兩人留意到城中有些古建築即使在用,卻值得被更好使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1/中央會所 落成102年 到大館看完展覽,再到PMQ欣賞原創手工藝,沿必列者士街走,若沒疫情限制,更可到新聞博覽館參觀。

  3. 2023年3月26日 · 【明報專訊】在倫敦Royal College of Art修畢攝影碩士學位並留在當地發展的Jimmi,相信他2016年一幅得獎作品幾乎無人不知,其奪得Sony世界攝影獎香港區冠軍的《彩虹童年》,引爆了往彩虹邨籃球場的打卡潮。 近年他展開探索香港邊境的攝影計劃,今次回來逐點把這條路線完成,我們在他離港返英前數天,邀請他去埋坪輋先,Jimmi笑說竟剛好點中貼近邊界、他卻從未去過的地方。 以前影城景、影奇觀,後來他發覺影人與故事更有意思,這趟行程亦安排「識埋村民財哥先」,沒料到出現一個像為他貼身炮製的驚喜﹗. 簡介:神話《一千零一夜》裏,少女每晚講一個故事,令本來要殺人的國王聽得入迷,一天天回心轉意。

    • 地政士1
    • 地政士2
    • 地政士3
    • 地政士4
    • 地政士5
  4. 2023年12月12日 · 翻查資料顯示,原來地政總署早於2008年已接獲時任區議員投訴,指鷓鴣山上有許多違法搭建的設施及梯級,但當時地政總署回應指考慮到地區人士的實際需要,所以暫不處理,慢慢發展成今日的模樣。

  5. 2022年10月2日 · 就此,我們為Mil Mill紙廠覓地重生開展研究,探索全港還有何廠地適合重置的可能性方案,以及用地詳情及可行政策安排,讓部門有清晰方向更積極跟進,拯救現時市民普遍認為「無地自容」的回收產業。 任務:重置廠房 五大覓地要求. 1. 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現時廠地2000平方米,有基本空間放置分器、打漿機及分類儲存) 2. 有充足電流支援廠機運作(現時元朗工業邨紙廠有2500A,否則需要高昂成本額外設置火牛室) 3. 有道路接駁(早前環保署提供長洲用地,離島運輸基本上無視營運現實,等同自殺) 4. 有政策支持的批地(包括有穩定租約(至少6年)及相宜租金) 5. 有現成廠房建構物(如有更好,則可大為減省建設時間及成本) 選址一:環保園多幅隱藏閒置地段.

  6. 2021年11月28日 · 林女士這種將心比己的經營手法,為士多帶來不少客人,可惜唐樓在2019年被收購,她本想收山,但朋友又有舖位出租,她就搬到了地盤對街。因與地盤打照面,士多吸引工友光顧,現在主要賣飲品和香煙,卻再沒有鮮花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