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9日 · 另外,《財訊分析台灣 T+2 的交割制度恐怕給了投資人先下單再說的違約交割風險運用當沖的交易方式風險又更大所以市場一直有借鏡國外或是台灣的期貨市場必須放足保證金才能當沖的聲音出現

    • 當沖是什麼?哪些投資工具適用當沖?
    • 現股當沖 vs. 資券當沖:手續費多少?需要什麼資格?
    • 當沖新制上路後,哪些情況下無法進行當沖交易?
    • 當沖的優點和缺點?什麼情況適合當沖交易?

    當沖為 當日沖銷(day trading)的簡稱,指的是在「當天」完成買進與賣出股票的交易,賺取其中的價差;不會將股票留到下一個交易日,是一種短線的股票操作手法。 一般來說,股票交易成功之後,T+2(成交日過 2 天)日要付交割款;當沖不需任何本金,當日一買一賣之間,自動抵銷款項。比如說,你今日花了10萬元買一檔股票,同一日又以10萬5000元賣出這檔股票,扣除手續費和證交稅,當天就可以賺進4000多元。 當沖適用的投資工具包含股票(不包括零股)、期貨以及 ETF,債券和基金因買賣時間較長,無法當沖。本文主要討論股票的當沖。

    當沖分為兩大類,一為 現股當沖,用普通的證券戶就能做到,只要簽署風險預告書及當日沖銷契約書,即可在當天以現金買進、賣出股票,門檻較低,是多數當沖新手採用的方式。 二為 資券當沖,是利用融資及融券進行買賣,也就是向券商借錢、借股票來投資,好處是資金調度靈活性高,但必須擁有信用交易戶才能進行,且交易稅較現股當沖高、也須另外給券商借券費。

    必須注意的是,當沖比例太高的股票可能會被禁止當沖交易,自 2021 年 8 月 27 日起,當沖警示新制上路,被列為注意股票的條件包含兩項:最近 6 個營業日當日沖銷成交量,占最近 6 個營業日總成交量比率超過 60%、當日沖銷成交量占該日總成交量比率超過 60%。 如連 3 個營業日,或是連 5 個營業日被列為注意股,經採處置措施的有價證券,期間當沖比重又達 6 成,將進一步被列為處置股,處置期間從 10 個營業日延長為 12 個營業日,不得進行當沖。

    當沖交易的股票不會「留倉」,亦即不會放到下一個交易日,投資者不用負擔買進個股的本金;換句話說,就算帳戶餘額不足,同樣能夠下單買賣股票,只須在當日交易結束後,支付交易手續費。假設操作過程中,買錯股票標的或輸入錯的數量,也可以透過當沖的方式賣掉,減少損失。 另一方面,股票間隔一個交易日,期間發生臨時事件,像是新品發布、獲得新客戶等,隔日開盤通常會有較大的漲幅,反映市場對股票的看法,導致投資人無法及時停損或停利。因此,選擇當天完成買賣的當沖手法,就能有效避開風險。 然而,當沖需要花時間盯盤,以及對產業、市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較不適合一般上班族或新手投資人。股票市場的走勢每天都不同,當沖的操作手法較難穩定獲利;投資人必須評估自己的能力所及,謹慎考慮投資方式。

  2. 2023年1月6日 · 1. 不用承受收盤後的偶發事件風險,或深夜、清晨,國際股市開盤後的劇烈波動。 2. 買股票時,帳戶可以沒有資金,也就是所謂的「無本當沖」。 股票當沖的資格和條件? 股票當沖,要有以下幾個條件: 開戶滿 3 個月以上。 最近一年內,成交筆數 10 筆以上。 要簽署「風險預告書」、「有價證券當日沖銷交易風險預告書暨概括授權同意書」及「證券商辦理應付當日沖銷券差有價證券借貸契約書」。 當沖最大的誘惑是可以沒有資金。 若到券商開戶,一天有 499 萬元能做當沖,一毛錢都不用出。 今天買、今天賣、有獲利「T+2」(股票成交日後的第二個交易日)錢就進來。 對年輕人來說,當沖很有吸引力,因為很多小資族的戶頭可能連 1 萬元都沒有,1 萬元也很難買股票,但是做當沖,可以用每日可交易的額度去沖。

  3. 2022年6月7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據報導,北極星藥業於本月 6 日以每股承銷價 82 正式在證交所掛牌上市。 先前公司辦理新股公開申購,期間湧進逾 13 萬人瘋搶,中籤率僅 2.62%。 到底新股承銷價是如何訂出來的? 引發眾股民抽籤瘋搶又是什麼情況? 以下就讓我們從為何公司要發行新股開始介紹。 不論是投資機器設備或擴大徵才都需要大筆資金,當老闆、合夥人沒辦法一次拿出那麼多錢或不願意向銀行貸款的情況下,公司便可能選擇上市(櫃),發行新股來獲取資源。 而為了確保新股股價公允,證交所規定上市(櫃)的申請必須委託「承銷商」。 承銷商會審查、評估公司體質和市場需求,再與證券發行人(譬如公司)討論出合理的股價,稱為「新股承銷價」。 最後,才由投資人(可能是機構或散戶)申請購買。

  4. 2024年5月21日 · 零股盤中交易有別於以往零股只能在盤後交易的限制,在買賣時間與競價方式上,提供了更彈性的成交機會。. 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指出,零股盤中交易是證券市場達成普惠金融政策目標的關鍵工具,因此自 2022 年 12 月 19 日將盤中零股交易撮合 ...

  5. 2024年4月18日 · 順帶一提,連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也有下市的風險金管會證券期貨局規定2 種情況 ETF 必須下市。

  6. 2021年4月12日 ·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受惠於近期美、台股指數創新高、金融市場活絡,民眾投資意願增加等因素,光是在 2021 年 1 月,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就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113.6%。 可以說,這是在儲蓄險陸續停賣後,最熱門的收益型保險商品之一。 然而,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指出, 在過往的申訴案件中,爭議最常見的原因是業者未向消費者充分說明商品資訊,特別是投資型商品和衍生性商品。 過去就曾有 70、80 歲的民眾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聽信理專招攬買下投資型保單,事後才因虧損而悔不當初。 為了因應這類糾紛,金管會規定從 2020 年 9 月開始,65 歲以上的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必須錄音、錄影,以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如何避免投資型保單變成虧錢的無底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