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8日 · 我們可以參考日圓近5年兌新台幣的歷史高點,2019年8月,新台幣1元可以兌換3.3日圓,1美元可以兌換105日圓,也就是3年前花新台幣100,000元,可以換330,000日圓到日本旅遊,但今年,同樣金額的新台幣能換到超過450,000日圓,整整多了120,000日圓、約多了3成5,相較2019年,等於現賺了新台幣20,000多元。 日圓貶值、新台幣就相對變大了,意思是花同樣金額的新台幣可以買更多日本商品。 雖然因為COVID-19疫情關係,台灣人暫時無法像往常一樣輕鬆赴日旅遊,所以很多人就紛紛轉往線上購物,在日圓貶值下,如果直接上日本購物網站購買商品,有些商品幾乎相當於5折價格。 (不過,匯率和幣值為什麼會有高低起伏呢? 延伸閱讀: 【政策篇】讓人借錢的藝術:日本政府如何控制貨幣救經濟?

  2. 2021年11月17日 · 孔德廉. 林彥廷 楊子磊. 「黃金策略」、「複利計畫」、「強勢飆股」、「虛擬貨幣⋯⋯這些看起來誘人的投資宣傳方案像從天而降的一紙古老藏寶圖在疫情之下大量地透過社群平台通訊軟體傳統簡訊發送到許多人的手機裡暗示只要跟著指示就能獲得財富近兩年來宣稱只要小額投資國內外股票外匯期貨黃金和虛擬貨幣就能賺到下一桶金又或是聲稱突破博弈網站漏洞實踐被動收入等話術更是誘引無數人逐利。 一旦你跟著前往圖紙上的洞穴,那裡往往沒有財富,而是賠上時間、金錢和感情。 詐騙集團利用財富自由設下陷阱,已讓洞裡人滿為患。 根據刑事局統計,投資詐騙案件去年(2020)1~8月的受理數字僅為1,399件,今年(2021)同期為2,994件,增幅高達9成,創下史上新高。

  3. 2022年12月11日 · 冠文(化名)是台灣眾多受害者之一,他在Telegram上創建了受害人群組,除了供大家吐苦水,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各式緊急援助管道和心理諮商熱線。 (攝影/陳曉威) 11月中,全球第二大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FTX 宣布破產,版圖龐大的帝國轟然倒下,留下約100萬名債權人和超過百億美元的債務。 「FTX暴雷」事件中,台灣用戶數佔FTX的3%,若不計免稅天堂,則被列為全球第七的重災區。 在這場規模空前的破產事件裡,受害者遍布各行各業,但卻幾乎都是20~40歲的年輕族群,有人賠上積蓄,也有人賠上夢想。 雖然社會對虛擬貨幣市場高風險的質疑始終不斷,這些人為什麼願意孤注一執? Web3.0 的世界又帶來什麼機會? 除了政府監管力度的提升之外,這樣的討論又再度浮上檯面。

  4. 2023年9月20日 · 台灣首次大規模從國外進口雞蛋,政府和業者摸著石頭過河,後續法規卻沒及時跟上進度,保存期限、儲運制度等討論更凸顯出國內長期輕忽冷鏈運輸系統的硬傷。

  5. 2019年7月16日 · 在一場餐會上,一名中國男子湊過來問:「有沒有興趣來我的酒店幫忙? 」急於逃離低薪困境的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機票一買、行李箱拖著就趕忙出發。 一開始,以為只是到海外圓夢. 但到了那裡,才發現我待的地方並不是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五星酒店,而是遙遠又荒涼的地方度假村。 我所在的地方是菲律賓一處遙遠的特區,距離繁華的首都,車程要十多個小時,是菲國政府有意仿效澳門所打造的豪華賭城,計畫興建酒店、高爾夫球場和幾座綜合型的實體賭場,打算招攬各國VIP賭客來消費。 我感到氣餒,只能安撫自己是到「海外服務眾生」吧。 好在我的工作性質十分貼近祕書的夢想。 每天我都要負責接待來自中國的土豪、拆二代或官二代,他們搭乘私人飛機來,行程及私人事務由我安排,去玩、去賭或是去談生意,末了再揮揮手笑臉送他們離開。

  6. 台灣赴美捐卵風潮 從2014年開始一路攀升至COVID-19疫情前。 一名仲介印象深刻,2018年暑假,美國加州一間生殖診所的候診大廳滿是華人面孔──受卵的中國準家長與捐卵的台灣女孩。 雖然這條赴美捐卵路因疫情而冷清下來,但隨著去年各國解封又開始恢復生機。 Dcard「女孩版」一篇文章,詳細描述自己經過重重檢查、訊息往返後,終於相信仲介「不是騙人的」,也讓她甘心在踏上美國土地前,先代墊約新台幣10萬元的檢查費與機票錢;最後她的受卵方確實核銷了包括吃住、交通的所有開銷,並支付近新台幣30萬元的營養金。 而在這篇文章下方不乏詢問「哪裡找的好仲介? 」、「到美國網路是漫遊還是買網卡? 」,但也有人表達緊張、亟欲尋求「學姊」解惑的心情。 「我要出發了有點擔心,可以跟原PO交換聯絡方式嗎?

  7. 2023年7月26日 · 7月14日晚間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左3價值戰爭共同作者──現任台灣駐WTO常任代表羅昌發錄影)、李柏青林建志──以及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邱義仁參加21世紀全球價值戰爭與台灣的角色來自台灣的WTO經驗,《價值戰爭深度座談」。 (攝影/陳曉威) 「我們不應把美中衝突當作一種修昔底德的陷阱、只是『兩強在爭』。 季辛吉後,國際政治永遠在講現實利益、而不講價值;而我之所以講『價值戰爭』,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理念不同,利益終究也很難是相同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