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電腦螢幕加上搖桿操控無人機的模擬訓練有如在玩電動。 擔任農務士近兩年的時間,讓柯又銘對從農又更有想法了。 他說,「短期內還是想在這邊工作,等到技術和各方面更成熟之後,可能也會想要自己購買農機,配合合作社派工。

    • 0 虛實融合,解決經濟發展與社會課題
    • 農業×資訊科技正盛,推動智慧型農業、邁向企業化經營
    • 市場前景看好,智慧型農業百家爭鳴

    受到德國「工業4.0」(Industry 4.0)、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MP)、中國「中國製造2025」等製造業革命的影響,日本也不甘示弱地推出「社會5.0」,期望除了改善製造業、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能解決當前的社會課題。 社會5.0是日本新創的詞彙,歷經社會1.0狩獵社會、社會2.0農耕社會、社會3.0工業社會、社會4.0情報社會,不論是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機器人等先端科技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卻未能有效整合。 社會5.0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高度融合網路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的「超智慧社會」,透過物聯網連結所有的人與物,共享知識和情報、對應個別需求,創造全新的價值。 在具體施策上,除了透過虛實整合,讓製造業得以進行智慧生產,希望進一步解決各種社會課題:運用大數據及人...

    日本農業面臨人口減少、高齡化、傳承困難、所得不安定等種種危機,農業生產額比1980年代減少了30%,農業人口5年來減少15%,僅剩175萬人,平均年齡達67歲,高齡化嚴重。 整體農業所得更是直直落,與1990年代相比,20年來減少將近50%,僅約3兆2千億日圓。近年新進從農人數雖然穩定成長,2010年以降每年約有5萬人從農,然而農業初期投資大、收入不安定,約有3成人口會在從農5年內離農。 但危機中也有曙光,近年政府推動農地集約化、經營法人化有成,5年來100公頃以上的大規模農業經營者增加了30%,過往一直是日本農業生產主力的小規模、家族經營、兼業農家逐年減少,正是全面改革農業構造的大好機會。 為了解決課題、產業轉型,2013年農林水產省制定了「農林水產業.地域活力創造計畫」,推動智慧型農業以...

    矢野經濟研究所預估,2023年智慧型農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日圓。看好發展前景,許多企業紛紛跨足開發農業資訊與通訊科技(ICT)、農業用機器人、小型無人機等,政府更提撥了上千億日圓預算投入研究,智慧型農業的相關服務與產品百家爭鳴,令人眼花撩亂。 其中「無人自駕農機」可說是備受矚目,也是SIP的農業改革重點。集約化、大規模生產是未來日本農業趨勢,加上人手不足,因此有必要加緊研發無人自駕農機、農用機器人。目前相關研究以北海道為中心,各農機大廠如YANMAR、Kubota、ISEKI也紛紛投入開發,預計2018年無人自駕農機將在日本正式上市。 各種農業ICT將作物生長情況、農場環境轉換成可見的數據,讓know-how傳承不再只憑感覺與經驗,能提升經營效率、減低生產成本。例如,富士通開發的食.農...

  3. 農試所副研究員林毓雯表示高光譜是連續光譜不同波長各有其數據資料無法單靠一筆波長資料就知道果品狀態要靠電腦深度學習建立判斷模式高光譜資訊可反映出肉聲果鼓聲果差異但能否建立有效的判斷模式還須進一步的統計分析目前高光譜

  4. 中衛團隊輔導建置的影音履歷系統用手機平板即可進行錄影

  5. 口述/蔡致榮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黃毛 農業機械不僅是作物生產的關鍵投入,也是臺灣發展永續農業的基礎。 農業機械是作物生產的關鍵投入 「農業機械化」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大至用飛機噴灑農藥,小至用電腦選花生都屬於農業機械的範疇。

  6. 天眼機器人配備麥克風收放音功能牧場主人不但可用手機跟現場人員視訊或通話還可錄下視訊猶如汽車行車紀錄器善用手機回放錄影內容或取出記憶卡下載另存

  7. 彰化荖葉、臺中水稻和茶葉、高雄毛豆、花蓮水產,以及屏東的蘭花園等,都是用「電腦種田」,這項創舉也獲得「2020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的肯定。 中華電信「農業物聯網,AI管理顧田」,榮獲2020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除了科技智慧農業外,中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