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1日 · 台灣是亞洲首個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國家, 臨終死亡品質被評為世界第6,擁有先進的立法與健保支持,但近年來安樂死立法呼聲日漸高漲,除了對善終的期待與需求外,安寧療護能量不足、品質不均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台灣「安寧之母」可式感嘆:「安樂死是一個受苦病人的無助吶喊。 當陳伯伯的病床推進成大醫院安寧「緣恩病房」,10公尺外的護理站,立刻聞到一股濃厚的異臭。 他罹患口腔癌,末期腫瘤讓頭頸部腫脹變形,腫瘤散發的氣味,讓同房病友立即要求轉到其他病房。 陳伯伯有口難言,內心很受傷。 擔任安寧病房專科護理師的施雅蘭,用生理食鹽水、雙氧水細心清理陳伯伯口腔內的痰塊、血塊,再以橄欖油與精油保濕。 陳伯伯已無法平躺,施雅蘭拿來洗頭槽讓他坐著洗頭,一個月沒洗的頭髮愈洗愈油,反覆洗4、5遍才乾淨。

  2. 2020年12月24日 · 2020.12.24 最後更新. 2010年、2015年,台灣兩度在「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評比中名列世界前茅,更高掛亞洲第一。 2012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通過撤管條文、2018年完成亞洲首部保障病人生命自主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台灣儼然是世界善終的模範國度。 然而,真實的醫療現場中,仍有許多落入灰色地帶的生命難關,如長期呼吸器依賴者,迄今流浪在各醫院間,面對標準不盡相同的判決,善終不僅難以「自主」、還要靠「運氣」。

  3. 2020年12月22日 · COVID-19. 照護. 安寧療護. 台灣兩度在新加坡「連氏基金會」委託「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全球「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評比中名列前茅,長年 高居亞洲第一 。 台灣安寧療護的推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可式直指,台灣的善終大國形象,是因為她帶訪視人員看「好的樣板」才撐出來的 。 今(2020)年,連氏基金會原訂進行第3次全球「死亡品質」評比,可式本決意,這次不再替台灣搽脂抹粉 。 結果, 受COVID-19疫情全球大封鎖影響,評鑑沒能進行,可式自己卻因癌症復發和一次嚴重跌跤,短暫住進安寧病房。

  4. 2016年10月12日 · 合議庭評議,改委由檢方提出的人選,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臨床心理組教授陳若璋,進行心理鑑定工作。黃致豪當庭提出異議,強調儀珊是目前台灣唯一具有司法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專家,審判長表示等收到異議狀後將再行考量。

  5. 2018年12月11日 · 58歲的江盛,是醫師作家侯文詠的北醫同學、曾是醫學中心主任級的大醫師,坐鎮診間時,病人總會恭恭敬敬說聲:「拜託了! 」但為了推動安樂死,大醫師反過來要向路人低聲「拜託! 」蓄著似「妹妹頭」的灰白長髮,少了白袍「加持」,有些路人甚至當他是騙子,還得立即掏出名片讓人「驗明正身」。 名醫上街照吃排頭,路人轉過身、撇過頭,避免眼神與他交會的尷尬狼狽,經常發生。 偶爾也能得到些許熱情回應,有人向他訴說自己照顧過好幾個末期病患的經歷,因為感同身受,爽快簽下連署書,便令他開心;三不五時還有「額外回饋」,菜販除了連署書,也讓江盛一起帶走一把蘆筍、一片冬瓜。 故鄉在嘉義的江盛,2年前因照顧年邁父母重回故里,「拉業績」也會就近到友人開設的牙醫診所、彩券行等,留下空白的連署書,他笑稱是找「樁腳」。

  6. 2024年3月14日 · Podcast製作與聲音處理|詹婉如. 工程|李法賢. 編輯|張詩芸、黃鈺婷. 社群企劃|陳思樺、汪彥成.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當年全台各地被捲動的青年,現在過得好嗎? 10年來成長的「後318世代」,當前關心什麼?

  7. 2021年9月22日 · COVID-19疫情在台灣升溫後,隨著染疫過世的案例不斷增加、《傳染病防治法》要求需火化遺體,台灣伊斯蘭教社群對於殯葬問題更加感到不安。 不僅如此,目前在台灣的5萬多名穆斯林,近9成皆居住在北部地區,卻僅有一位殯葬管理員──馬國昌。 今年已66歲的緬甸華僑馬國昌,來到台灣定居後將自身奉獻給信仰,一肩扛下處理穆斯林後事的責任,但他也面臨了無人接班的困境,台灣伊斯蘭教社群,正為了殯葬文化傳承問題而傷神。 今年4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調時發現, 航1名印尼籍機師及其兒子、同事 ,這3名確診個案都有台北清真寺的共同活動史。 當時台北清真寺表示,進入禮拜者雖需要佩戴口罩、量測體溫,但從2月起已取消實名登記,會持續追蹤當天參與活動約400名信徒動向,且暫停做禮拜活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