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9日 · 台灣新聞. 新冠保險被claim爆台富邦產險Google地標遭網民改名輸不起」 撰文:蔡苡柔. 出版: 2022-05-19 18:00 更新:2022-05-19 22:59. 11. 台灣疫情持續5月19日宣布新增9,0331例本土個案59例死亡皆創史上新高過去疫情穩定時台灣多家保險公司推出防疫保單新冠肺炎保險),由於價格便宜許多民眾爭相投保。 但現在台灣疫情嚴峻,許多產險公司審核嚴格,更以各種條件拒絕民眾投保,台灣爆發「防疫保單之亂」。 其中富邦產險因保單件數最多、第一個宣布修改核保政策,引發爭議。 台灣網友在Google地圖將各地富邦產險公司改名為「富邦產險輸不起」,洗一星和負評,台灣金管會也遭網民洗一星。

  2. 2022年11月26日 · 疫情重慶超人哥大罵封控批評防疫政策 險被警鎖喉帶走. 撰文:ETtoday. 出版: 2022-11-26 17:00 更新:2022-11-27 19:50. 42. 中國大陸持續堅持動態清零政策高強度的封控措施引發大量民怨重慶一名揹著超人書包的男子24日跑到社區門口大聲批評政府的防疫政策不少居民都對他的發言表達贊同甚至在警察想將男子強行帶走時居民還衝上前去阻攔並成功將男子救出。 該名男子由於揹著超人書包,被網友們稱為「重慶超人哥」,從影片中可以發現,他發言的地點是某個社區的門口,除了大批居民外,還有穿著防護衣的「大白」,以及保全們在圍觀。 重慶哥大聲批評政府的防疫政策,更高呼:不自由,毋寧死! + 25.

    • 忘買平安保。出國旅遊最怕突然生病,吃成藥能解決身體的不舒服,還算小事,萬一必須到醫院就診,使用到國外的醫療系統,可能都會讓荷包大失血。因此,更加凸顯出國前投保旅行人身平安保險(平安保)實屬重要,讓出國旅遊更加有保障!
    • 沒學好外語。全球化浪潮之下,接觸外文、英文的機會越來越高,基本上香港人從小學習英文,但書到用時方恨少,許多網友表示,明明英文、日文、韓語都說得不錯,但每回出國與當地人對話時,突然變得結結巴巴,講得七零八落,對於語文能力不足深感後悔,紛紛表示回國後絕對要奮發向上!
    • 外幣沒帶夠。海外刷卡方便,但難免遇到無法刷卡的情況,因此,出國旅遊備好外幣現鈔,以防不時之需。過往民眾都是親自赴銀行臨櫃換匯,但隨著金融科技進步,現在許多銀行提供外幣ATM、線上換匯服務,讓民眾不必再跑銀行,即能輕鬆換匯。
    • 挑錯旅伴。一個人的旅行固然美好,而多數人還是喜歡與好友、家人一起出遊,營造共同美好回憶。但與好友、家人出遊,無論是跟團或自由行,從出發前的規劃行程、討論地點,以及到了當地可能會面臨到的突發狀況,皆考驗著旅伴之間的態度與情商。
  3. 2023年3月9日 · 台灣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近期全球疫情趨緩亞太地區各國陸續放寬防治措施台灣在口罩令鬆綁後疫情並未反彈且指揮中心積極推動全民接種疫苗有助進一步提升全體免疫力現階段是再擴大鬆綁防疫措施的時機。 他表示,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保全醫療量能逐步恢復民眾正常生活,同意指揮中心規畫,在3月20日起實施「篩檢陽性的輕症個案免通報、免隔離」、「建議自主健康管理0+N」兩大政策。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於今日下午開記者會宣布相關細節。 目前,台灣要求確診者實行「5+N」政策,即確診後至少要隔離5天。 若改為「0+N」,確診者就能直接免隔離。

  4. 2022年11月5日 · 撰文:呂穎姍. 出版: 2022-11-05 16:39 更新:2022-11-05 17:18. 疫情持續近三年,生活逐步復常。. 醫管局昨日(4日)更新密切接觸者提早返回工作崗位安排,指如果員工的快速抗原測試呈陰性、沒有任何感染徵狀及身體狀況適合返回工作崗位,醫管局會向衞生 ...

  5. 2022年1月10日 · 「全民皆針」是唯一出路. 現時香港已接種第二針疫苗的人不足470萬,佔合資格人口69.5%,勉強達成政府最初訂定的70%接種率目標,但明顯跟不上現時的抗疫要求。 當打第三針以加強保護已成為多國新目標之時,我們連說服剩下來那三成人接種首兩劑疫苗都有困難,又怎能落實「全民皆針」? 如今政府推動各種各樣的措施,要求市民必須接種過新冠疫苗後方能進入特定場所,可謂變相執行「疫苗護照」,這是值得歡迎及支持的第一步,卻遠遠不夠。 對於有心躲避這些場所,又或是無意使用公共設施的市民來說,這些「誘因」並不足夠。 我們需要的乃是強制接種疫苗的決心 ——政府有必要發揮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水準,在理性豁免的基礎上(也即是,若市民有確實原因不能接受接種,則可獲得「豁免憑證」)推動全民接種計劃。

  6. 2020年5月13日 · 新冠肺炎疫情下健身室及運動設施重開戴口罩做運動竟有危機! 日前(11日)內地一名26歲男子,戴口罩跑步逾4公里後,胸口出現劇痛並呼吸困難,送院檢查後發現他「爆肺」,幸及時求醫,否則有生命危險。 方大同、謝安琪等不少明星都曾「爆肺」,「爆肺」究竟是什麼?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廖頌雅指「爆肺」學名為氣胸,當中高高瘦瘦、手長腳長的人要小心! 不如看看日常有什麼活動會引致氣胸。 撰文:呼吸系統科專科廖頌雅醫生. 武漢中心醫院胸外科主任陳寶鈞指,戴口罩運動會導致通氣阻力明顯增加,通氣量(每分鐘吸入或呼出的空氣量)下降,造成呼吸不暢。 同時因氧氣攝入不足,導致心肺負擔加重造成損傷,嚴重者更可能猝死,所以,戴口罩時切勿進行劇烈運動。 戴口罩時切勿進行劇烈運動! (slelham/unsplash)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