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3日 · (中央社) 監察委員江綺雯、仉桂美今天 (23日)表示,已故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的輕生,與外交部未於事實釐清前即強令大阪處提出燕子風災事件檢討報告有重大關聯,至今仍無人負責,核有違失,監察院22日通過調查報告糾正外交部。 去年9月燕子颱風重創日本關西機場,大阪辦事處因網路瘋傳未提供國人妥善協助而飽受抨擊,9月13日蘇啟誠在寓所輕生。 江綺雯、仉桂美23日下午在監察院召開記者會表示,監察院外交及僑政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於22日通過兩人提出之調查報告,糾正外交部。

  2. 2024年3月6日 · 代表駐日代表處謝長廷出席的駐日代表處顧問張瑞麟、文化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主任王淑芳受邀出席,並代表文化部長史哲向許嘉誠致意。 張瑞麟、王淑芳、許嘉誠在頒獎典禮最後特別與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合照。

  3. 2021年2月2日 · 國立台灣美術館1日舉行「如光隨行-洪瑞麟作品開箱記者會」,見證台灣前輩畫家洪瑞麟畢生作品重返台灣故鄉。. 台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強調,這次洪瑞麟上千幅作品返鄉,可以讓外界看到他被譽為「礦工畫家」之外,更多藝術性表現,更完整呈現洪 ...

  4. 2017年12月25日 · 國軍將官晉任31人 府侍衛長捷晉任中將. 國防部27日公布總統府侍衛長12月起由陸軍司令部副參謀長捷少將接任。. (國防部提供). 國軍2018年1月1日將級人員定期晉任,將有31人晉升中少將,其中包括新任總統府侍衛長捷晉任中將。. 國防部將在28日 ...

  5. 2020年8月18日 ·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1912-1996),其作品一直是台灣美術史上勞動寫實美學的代表象徵,更是許多私人藏家與研究單位戮力企求的收藏對象。 在他逝世24年後,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因事業有成、心無所求,故而將當年移民美國時,由父親親自挑選100件精彩家藏作品為捐贈基礎,另加上各系列代表作共150件,慷慨捐贈予台北市立美術館,完整地歸返故鄉。 一批鮮少曝光之作、罕見的留日素描,與重要的家人肖像等洪瑞麟一生的創作精華,回到藝術家思念的故鄉,由台灣社會共享這份藝術遺產。

  6. 2020年1月7日 · 國寶級畫家洪瑞麟生於台北大稻埕,自小便對繪畫發生興趣,1930年赴日攻讀美術。 1938年回台後,洪瑞麟與張萬傳、呂基正等成立「MOUVE行動美術學會」,並前往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長達35年,同時發展出簡練、流暢又粗曠的線條筆觸,以描繪礦工聞名。 在洪瑞麟生前留下的「礦工頌」中,他就形容礦工為「偉大的無名勇士」、「崇高的人類拓荒者」,表示自己從他們身上「領悟到美與醜原是一樣的哲理,虔誠地繼續探索你們的奧妙,刻畫在紙和板上,永遠地讚頌。 」從畫作裡,洪瑞麟深切傳遞出一位創作者對勞動者細膩又深刻的人道關懷。 文化部長鄭麗君 (左)去年11月先偕同順天館長陳飛龍 (右)拜訪前輩畫家洪瑞麟在美國工作室,由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 (中)陪同。 (文化部提供)

  7. 2022年2月24日 · 瑞麟最廣為人知的礦工系列作品,也是此次展覽一大亮點與重點;特別的是,還重新剪輯了洪瑞麟家屬在生前幫洪瑞麟錄製的影片,重現洪瑞麟詳細講述他創作作品背後的想法與故事,絕對不可錯過。 客席策展人白雪蘭:『 (原音)對研究的人或是説年輕世代的人,他就可以真的聽到他講文雅的台灣話,他對他自己作品根源的詮釋,比如他是受梵谷、他是受盧奧的影響,然後他就講說他為什麼在礦坑裡面他畫畫,為什麼材料要一直演變, 他很重視感性跟當下瞬間的表現 ,因為他有受到一位日本戰爭畫家的影響,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洪瑞麟,《朝妝》,1934,油彩、畫布,91.5×72.5 公分,私人收藏。 (圖像由私人藏家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