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櫻花鉤吻鮭原來與一般溫帶的鮭魚一樣 洄游性 ,會從大海溯河而上回到牠出生的河流上游交配、產卵。 雌魚產卵後不久就會死亡,雄魚則順河而下回到大海。 魚卵在河流上游孵化後,稍長會再往下游出海,成熟後又回老家交配、產卵,如此循環不已。 大島正滿 推論, 冰河時期 台灣溪流裡的鮭魚也是這樣來回溯河、生生不息。

  2. 2023年8月15日 · 櫻花鉤吻鮭喜歡棲息在水溫攝氏1016度以下清澈無污染的水域經過多年的演化已喪失洄游能力但是以跳躍捕食水面昆蟲的本性依然存在夏秋兩季是其活動力最旺盛的時候。. 每年10至11月為繁殖期也是欣賞櫻花鉤吻鮭的最佳季節這時雄魚嘴 ...

  3. 台灣的櫻花鉤吻鮭與日本韓國或中國東北等地方所產的櫻鮭或 馬蘇大麻哈魚 ,在形態上極為相似彼此間的差異僅是前者的 臀鰭 與胸鰭 鰭 條數平均較少約少2根)、脊椎骨數較少約少3個)、體側的小黑點也較少約少50個)。 櫻花鉤吻鮭. 生活環境. 棲息環境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較為嚴苛需有適當之蔽蔭冷冽清淨之溪水且有淺灘及急灘及深潭之多樣性河床與礫石底質和豐富的 水生昆蟲 等條件,對水溫的要求亦十分嚴格,許多研究顯示,當水溫超過十八攝氏度時,該水域即無櫻花鉤吻鮭的蹤跡。 櫻花鉤吻鮭. 種群現狀. 櫻鮭 (Oncorhynchus masou)是七種太平洋鮭魚中,亞洲地區的特產,分布範圍涵蓋日本、韓國與中國東北 (俗稱馬蘇大麻哈)。

  4. 2014年10月1日 · 櫻花鉤吻鮭是台灣的國寶魚生活在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照片:雪霸國家公園提供。 撰文:潘佳修. 你注意過新台幣2000元鈔票上面的兩條魚嗎那是台灣特有種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有國寶魚之稱又稱台灣鮭梨山鮭櫻花鉤吻鮭是台灣保育史上具有悠久資歷的生物1984 年政府將其定為瀕臨絕種的物種,並展開保育與研究工作。 經過雪霸國家公園20餘年的研究和環境監測等各種努力,櫻花鉤吻鮭族群數量終於從最低只剩下200餘尾增加為4000至5000尾,不僅數量穩定且能自我繁殖,並成功擴展至其他溪流繁殖,分布範圍不再局限於七家灣溪流域。 來自冰河時期的生物. 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生物。

  5. 2011年9月21日 · 為臺灣特有亞種僅分佈在大甲溪上游已經演化成陸封型魚種的櫻花鉤吻鮭據推論是冰河時期遺留在臺灣高山溪流。 喜歡冷冽清澈水質優良的水域,主要棲息於18°C以下的高山溪流中。 性兇猛,以水生昆蟲、陸生昆蟲、小魚等為食。 每年的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是繁殖期,會利用岸邊溪流碎石和卵石河床作為生育地;生殖時會游至約10~60公分的淺水流域中,進行求偶與產卵,每尾可產下200~300粒魚卵,並具有保護卵的行為。 棲地分佈: 棲息於雪霸國家公園的高山溪流中,屬淡水魚,目前僅分佈於武陵地區七家灣溪與高山溪,是臺灣地區的特有亞種,瀕臨絕種。 保育現況: 多年來的颱風、洪水以及人類對山林的過度開發,引起棲地很大的變化,造成嚴重的生存威脅;目前僅在嚴格保護的水域中才可以見到稀少的族群。 參考資料:

  6. 歷年採集野生台灣櫻花鉤吻鮭進行每年例行人工復育工作時往往發現採集到的種魚中有已達成熟最小體型的雄魚卻呈現精巢萎縮不孕的現象日本育種專家小野里教授已排除三倍體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由於七家灣流域農業活動頻繁由來已久約30年以上),經營農業產生累積之副產品環境荷爾蒙可能是原因之一宜盡快調查。 以發報器追蹤台灣櫻花鉤吻鮭在七家灣棲地的上下游日夜移動行為,發現種魚大半時間都躲在岩石(51%)和緩流部(23%)。 應繼續研究以發覺颱風時台灣櫻花鉤吻鮭的避難所,藉以改進和彌補棲地保育時實施的生態工法之盲點應可行。 因為此等研究亦可確認適合築產卵巢場所和數目的變遷及發現我們可能忽視掉的湧水和河川伏流水地點。

  7. 2009年7月20日 · 數十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櫻花鉤吻鮭來到台灣歷經隔離演化不但成為陸封型的鮭魚還是全球溫帶鮭魚分布的最南界寫下一頁冰河傳奇。 冰河褪去之後,牠們因為對低溫的需求而往河川上溯,在台灣眾多溪流中,唯獨大甲溪在海拔1500到1800公尺的高度溪床平緩,成了牠們在台灣的唯一家鄉。 早年,大甲溪上游眾多支流都有牠們的身影,隨著農業上山帶來的污染,砍伐溪畔植披導致溪水溫度增高,攔砂壩的興建和人為獵捕的壓力,到了七零年代,台灣樱花鉤吻鮭一度瀕臨滅絕,殘存在七家灣溪一帶。 牠們因為人而步入絕境,卻也因為人而絕處逢生,天然的地形屏障加上保育的力量介入,目前在七家灣溪和高山溪已經有三千多尾的穩定野外族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