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8日 · 台灣政略作家范疇突因心血管病發,享壽68歲,家屬宣布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僅在官網讓各界留言致意。范疇長期深耕兩岸政略,是台灣知名政略作家,他的獨特創見包括「台灣平民三精神」、「中共不等於中國」等,受到廣泛迴響。

  2. 2023年11月8日 · 台灣知名的政略作家范疇於6日凌晨去世,享壽68歲。. 其官方網站 「范疇前哨策略營」 發文表示,范疇多年來力推的「臺灣平民三精神」、「中共不等於中國」、「臺灣十二字訣」均獲各界迴響,而其「 Taiwanology台灣學 」理念也正要向全球推廣,期待 ...

  3. 2024年3月26日 · 張柏謙來自新竹湖口張六和家族,是政治大學教育系、法律系雙主修、英文系輔修畢業,目前是相當活耀的中、英、客三語主持人。 柏謙的主持經歷跨足美國、新加坡等地,但他對主持工作仍有所追求,2023年他報名中國央視主辦的主持人大賽,打敗萬人晉級至三十強,得到在央視登臺的機會,和各地高手過招,讓他的主持歷練更上層樓,節目中,分享精采的比賽過程,讓人也跟著熱血起來! 柏謙的客語是長大後才學回來的,他自認作為一名主持人,只會中、英語是不夠的,他主動應徵客家電視臺的談話節目來賓,從背稿開始,漸漸能夠流利談話,甚至能主持,曾以客語廣播節目獲得第57屆金鐘獎「少年節目獎」。 今年張六和宗族的祭祀大典,他更代表年輕一輩向阿公婆及宗長講話,鼓勵家族能繼續傳承客語,柏謙是家族之光,也是客家之光。

  4. 2019年6月3日 · 1989年6月3日深夜,北京天安門的槍聲傳到台北,震驚了正在中正紀念堂 (現為自由廣場)的聲援者,中國大陸青年奮力爭取民主的熱情深深感染著台灣年輕人,當時台灣才解除戒嚴不久 (1987),社會充滿著對新制序的盼望,緊接著,天安門血腥清場後的第二年、1990年3月,一座巨大台灣原生野百合在台北豎立,加速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進程;六四事件30年,過去政治上宣傳兩岸「血脈相連」已幾乎不再有人提及,對於六四事件的意義,更逐漸昇華、轉化成擁護人權的普世高度。 6月3日深夜 天安門槍響傳到台灣. 1989年六四事件,國際媒體拍下北京長安東街「坦克人」的畫面,肉身擋坦克,震驚了全世界,也被視為六四鎮壓中最具標誌性的一幕,這些不是合成的影像,而是歷史的傷口。 1989年,六四事件時,坦克進入天安門廣場。

    • 范柏絜1
    • 范柏絜2
    • 范柏絜3
    • 范柏絜4
    • 范柏絜5
  5. 世平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國際政治經濟學、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中共對台政策、兩岸關係、中國大陸旅遊產業發展、陸客來台政策、中國大陸僑務政策、國家主權基金。

  6. 2024年5月18日 · 外交部17日表示,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及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建得應邀出席在梵蒂岡舉行的氣候韌性國際研討會,並簽署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發起的「氣候變遷與韌性全球準則」,以實際行動支持教宗發起的倡議,教宗也接見台灣

  7. 2021年10月7日 · 故宮副研究員何炎泉指出,三幅作品都有畫家名字在上頭,其中隱藏在〈谿山行旅〉右下角樹葉中的范寬簽名,是1958年故宮一名技工牛性群發現畫中似乎有字,找來當時故宮副院長李霖燦確認,才發現上頭為「范寬」簽名,證明明代董其昌在畫上所題「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圖」並非虛言。 何炎泉也強調,不論有沒有畫家的簽名,三幅作品本身就展現了他們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 谿山行旅、早春圖、萬壑松風 北宋山水畫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