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環保署核定版. 一、 法規內容. 1.為什麼要推動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政策? 說明: 為減少塑膠衍生之環境污染,以及為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造成的環境衝擊,引導業者提供循環服務培養民眾養 成自備重複少用的生活習慣,環保署重新檢視既 有一次用飲料杯管制措施,逐步推動相關管制措施引入 可行替代措施及加強宣導,以期從源頭減少一次性塑膠產 品使用。 2.法源依據? 說明: 廢棄物清理法第 21 條規定,「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公告禁用或限制 製造、輸入、販賣、使用」,依該法條規定之授權,本署 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 3.實施時間? 說明:

    • 環保署將如何限用塑膠飲料杯?
    • 這個政策還是有些漏網之魚?這些品項也應盡快列入
    • 各地方政府有哪些循環飲料杯政策?
    • 您我可以怎麼響應?

    綠色和平在過去數年間,持續與環保署協商擴大限塑品項、提前限塑時程,終於在 2022 年 4 月底獲得回應,從一次性飲料杯開始實行。根據環保署的公告,重點措施包括: 1. 從 2022 年 7 月 1 日起,全臺連鎖飲料店、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及連鎖超市,都必須為購買飲料且自備容器的消費者提供至少 5 元優惠 2. 2023 年 1 月 1 日開始,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必須提供循環杯租借服務 3. 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各地方政府須提報飲料店限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的時程 這樣的決定對所有期待源頭減塑的人來說,是個十分樂見的轉變,不僅鼓勵消費者自備飲料杯,也多了租借循環杯的便利選擇,有機會大幅度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垃圾。 2022 年 8 月 23 日更新: 根據環保署統計,自從...

    為了推動環保署積極制定限塑、禁塑政策,自 2017 年,綠色和平與在地公民團體合作,偕同環保署成立「臺灣海廢治理平臺」,定期檢討減塑政策並給予建議和討論,也在 2018 年催生出「海廢治理行動方案」,逐步限制數種一次性塑膠用品: 1. 2020年,部分場所限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2. 2025年,全面限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3. 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可惜的是,這一次環保署的公告並沒有將 2030 年的「無塑目標」列入在內,而禁用保麗龍杯的政策也被延到 2024 年。此外,限塑的範圍不應只針對飲料杯,政府應積極擴大規管範圍、加快時程,並規劃配套措施,讓業者與民眾有更明確的法規可循。例如...

    過去幾年,循環杯的模式漸漸在不同地區、商圈進行小規模的嘗試,例如小琉球、臺南正興商圈、新竹縣在地商圈的租賃杯。 在各方人士共同努力下,2021 年桃園市政府響應綠色和平訴求,實行「循環杯示範計畫」,成為全臺第一個修法規範減量一次性容器的城市。臺南麥當勞、雲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也陸續啟動循環容器示範計畫,臺北市府更在提出的淨零草案中,將一次性塑膠禁用時間明確入法,要求業者提報「資源提報零廢棄計畫」。 此外,2021 年,綠色和平於臺中市草悟道商圈發起「絕塑好店」循環杯計畫,也獲得超過 20 間店家和臺中市政府的響應支持;隨後 2022 年 3 月,全家便利商店公布:將在 2022 年內大規模導入循環杯系統至 400 家門市,顯見循環容器模式正在崛起! 2022 年 8 月 18 日更新: 臺北...

    當市面上有越來越多業者提供更環保的選擇,甚至以優惠鼓勵消費者,就能加速帶動臺灣整體的減塑生活。不過,其實如您我一般的消費者,也有力量促進這股改變的風潮! 如果您有買飲料的習慣,您可以在生活中做這些嘗試: 1. 平時自備飲料杯,主動向常消費的店家表達減塑需求 2. 在提供循環杯的店家選用循環杯,讓業者看見有許多人支持減塑 3. 與親友分享循環容器系統的新型商業模式,一起跟上全球的經濟趨勢 4. 如果您有防疫的疑慮,可以參考「無接觸購物模式」,在落實環保的同時也不必擔心感染風險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累積,但如果有越來越多人同行,您我在減塑路上可以更有動力、更加便利。 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推動減塑的工作,透過捐款、分享文章訊息、以公民身分表達無塑生活的需求,都能成為推動政策的重要力量,促使政府與企業更...

  2. 臺北市政府頒布 12 月起實施的塑膠飲料杯禁令明確規範市內約 2,206 家飲料店, 每年可望減少 7,600 萬個以上的一次用塑膠飲料杯 、共約 912 公噸塑膠使用量為減塑目標向前邁進然而禁令並不包括紙杯可能導致店家轉向使用拋棄式紙杯以及更難回收的塑膠淋膜2022年12月起臺北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每年有機會減少7,600萬個以上的塑膠垃圾。 © THANAPHON SUBSANG / shutterstock.com. 綠色和平樂見臺北市政府的行動,不過減塑專案主任唐安也提醒:「 改用拋棄式紙杯僅是將問題轉移 ,依舊造成環境壓力,真正需要的是透過禁用、收費機制,逐年減少拋棄式飲料杯用量,企業、政府 應持續投入資源,擴大重複使用如循環杯等商業模式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塑膠一次用飲料杯之限制使用實施方式: (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其實施日期由直轄市. )主管機關提報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後發布實施。 (前款塑膠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情形於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

  5. 2022年4月29日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7月1日起連鎖飲料店便利商店速食店及超市都要受到新的減塑規範環保署昨28日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針對所有塑膠一次性飲料杯含保麗龍杯提出管制政策除了給予自備飲料杯 至少5元的價差 優惠店家需 自2023年1月1日起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對此環團肯定指出推動循環容器將是我國限塑趨勢 。 不過,環保署昨日公告的限用法規中,刪除了2022年7月1日起禁止所有飲料店使用保麗龍杯的規定,將其併入各縣市自行管制範圍,提報實施日期 不能晚於2024年。 連鎖超商提供的飲品造成可觀的一次性飲料杯數量。 攝影:廖禹婷. 循環杯使用入法 環團:推動循環容器成限塑趨勢. 我國身為手搖飲王國,每年使用超過2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

  6. 鑑於國際減塑趨勢及減少一次用飲料杯生產與廢棄處理對環境的衝擊環保署預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限制所有飲料店不得提供發泡塑膠如保麗龍材質之一次用飲料杯另地方可因地制宜由直轄市、 ()市政府提報實施日期限制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材質之一次用飲料杯並規定管制對象販售現場裝填飲料消費者自備與未自備環保杯至少應有5元價差。 此外,要求管制對象應有一定比例門市提供免費的飲料杯借用服務,並逐年增加比例。

  7. 2022年7月27日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制定的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於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針對連鎖便利商店速食店超市手搖飲業者等使用一次性飲料杯的通路提出管制除了規定自備飲料杯至少要有5元的折扣此外連鎖超商和速食業的循環杯服務也要求在20232025年逐年增加5%10%15%的門市覆蓋率達到一次性飲料杯15%18%25的減量率。 法案自2021年12月22日預告,2022年4月27日正式公告、7月1日上路,有業者反應5元回饋擠壓成本,尤其是2023年將實施的循環杯機制,在應對執行上有很大的難度。 再者,雖然環保政策躍進,但消費市場老早習慣的消費模式,在法令上路之後就能因此帶動消費者真正減用一次性飲料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