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大約6600萬年前,一度統治地球兩億年的龍突然滅絶;目前的權威解釋是,因為一顆天外小行星撞地球導致塵埃蔽天,酸雨蓋地,斷絶食源的恐龍和眾多動植物從此絶跡。 這個「恐龍殺手」被稱為希克蘇魯伯隕石。 多少年來,科學界對恐龍滅絶的研究一直沒有停頓。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11月14日 · 更令人振奮的是,過去這 17 年來科學家所發現的暴龍種類遠比過去一百年前還要來的多這使得現在我們幾乎可以完整地描繪出霸王龍及其所屬的暴龍超科( Tyrannosauroidea )家族之間演化樹的輪廓,讓牠們得以成為肉食性恐龍當中研究演化的最佳教材。 接下來,就讓我們回到一切故事的原點,一起來窺探從荒煙蔓草中發掘霸王龍的歷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尋龍高手. 亨利‧菲爾費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 1857-1935)。 圖/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說起霸王龍的故事,總是免不了要提起一號人物,那就是亨利‧菲爾費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

  3. 2022年8月17日 · 找到疑似暴龍的血管和細胞 體認到 DNA 不能持續存在個幾千年,讓大家失望不已。 也因此,所有那些聲稱找到數百萬年前昆蟲、植物和細菌 DNA 的投稿文章,最後全都被學術期刊拒絕。

  4. 2024年5月4日 · 在2010年傑克·霍納等古生物學家提出暴龍可能會有同類相食的行為他們研究某些暴龍化石的齒痕發現也是來自於暴龍而這些齒痕分佈於肱骨蹠骨腳掌他們推測暴龍可能會有物種內打鬥的行為然後將戰敗死亡的同類屍體吃掉

  5. 2022年7月13日 · 棘手的問題.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恐龍生命的諸多細微真相,科學家們現在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有驚人的發現,其中許多發現在幾十年前還是不可想象的。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現確定7600萬年前的獸腳亞目類恐龍有紅細胞和膠原蛋白這一類恐龍中有曾經是地球上最大型的肉食動物霸王龍。...

  6. 2021年5月3日 · 1. 一群同時死亡的暴龍遺骸顯示這些掠食動物曾從事某種形式的社會行為。 圖中描繪著一群溺斃的暴龍與正在撿食屍體的鱷魚。 ILLUSTRATION BY VICTOR LESHYK. 2014年7月,當研究人員在美國猶他州南部的公有地上尋找龜類化石時,發現了一隻「怪獸般的兇手」的線索:一塊暴龍科怪獵龍屬( Teratophoneus )恐龍的踝骨。 用不著幾個小時,他們已經刷開杜松樹間的沙地,找到數隻堆疊在一起的怪獵龍遺骸──牠們看似全都同時死在同一地點。 科學家在2021年4月下旬的《PeerJ》期刊上向世界公開了這處遺址,並且推論暴龍會聚集成社會群體。 「恐龍的行為與生態,總是可能在任何時間點變得比原先所想的更複雜一些。

  7. 首頁. 你相信暴龍也會餓死嗎? 102/11/06 7164.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收藏了一具綽號蘇伊」(Sue的暴龍化石它是世上最完整最巨大保存狀況最好的暴龍化石蘇伊的下顎骨有好幾個蝕孔專家認為可能是放線菌感染造成的不然就是其他恐龍咬傷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古生物學家沃夫(Ewan D. S. Wolff)的團隊,檢查了61具暴龍化石,發現1∕6有同樣的蝕孔。 他們仔細研究後,認為那些蝕孔的病理特徵與現代鳥類(特別是猛禽類)常感染的滴蟲炎(trichomonosis)非常類似,而與細菌(如放線菌)感染不同。

  8. 暴龍科原來被歸為多數大型 獸腳類 所屬的肉食龍次 亞目 (Carnosauria),最近的種系 發生學研究 則顯示,暴龍科應為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此群中還包含 似鳥龍 科(ornithomimid)與 手盜龍類 (maniraptora)。 也因此,暴龍 科比 起其他大型 掠食 恐龍,例如 異特龍 科,與 馳龍科 (dromaeosaurid)較為接近。 一些關於類似 虛骨龍科 暴龍的發現,進一步加強了此連結 [1]。 此證據也顯示 暴龍類 可能長有羽毛。 主要特徵. 暴龍科的主要特徵在於寬大沉重的顱骨、短而有力的頸部,以及退化的二指手臂。 全世界最完整的暴龍科化石為稱為“Jane”,是一隻年輕的霸王龍(T. 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