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疫情仍未停息,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別輕視疾病威脅,應儘速接種。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四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64%及59%,近期呈緩降;另KP.2及KP.3的占比則略升,KP.2的占比分別為10%及22%,KP.3占比皆為9%,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疾管署提醒,由於疫情傳播風險仍存在,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強調,未來面對疫情,政策不再用以往的封鎖手段,而是 與病毒共存 ,但目標是盡可能壓平確診數曲線,隨時監測醫療量能狀況、減少中、重症、死亡的發生。 面對病毒已進入社區環境,加上瞬息萬變的防疫政策,自己或是身邊親友隨時可能被隔離、甚至確診,到底該怎麼做? Q1:這一波疫情可能持續多久? 結束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嗎? 4月,民眾排隊買實名制快篩試劑。 (攝影/林彥廷) Omicron是在去年11月現蹤,12月底成為全世界的強勢病毒株。 借鏡 香港、韓國、紐西蘭的狀況 ,至今年1月開始,陸續爆發確診潮,韓國甚至最高單日可達60多萬人確診。 不過,他們的疫情幾乎都在1個月左右達到高峰,之後就慢慢下降,持續2、3個月後趨緩。

    • 疫情還未大爆發,應該怎麼辦?1
    • 疫情還未大爆發,應該怎麼辦?2
    • 疫情還未大爆發,應該怎麼辦?3
    • 疫情還未大爆發,應該怎麼辦?4
    • 疫情還未大爆發,應該怎麼辦?5
    • 我確診了,該怎麼辦?
    • 取消軍職、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對象「支持性給假」措施
    • 我可以在哪邊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呢?

    確診者「0+n」:輕症免隔離

    確診者如為輕症,疾管署宣佈自2023年8月15日起「免通報、免隔離」,確診者採「0+n」(n最多為5天)隔離模式,如隔離期滿(或提前快篩陰性),則可自行結束自主健康管理、不需特別回報。 雖然無須快篩即可外出,但確診者有症狀請在家休息、減少非必要的外出,如需就醫也可回歸一般看診流程,直接前往醫療院所,依據專業醫師的指示應變。 ▲ 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告(2023/8/1) 所謂的「自主健康管理」是指:無須快篩即可外出,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延伸閱讀:「自主防疫」和「自我健康管理」差在哪?帶您看懂防疫7種檢疫強度與6類主要對象 不過特別要提醒您,如您是屬於「COVID-19重症高風險對象」,建議仍應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以保安全。 COVID-19高風險對象包括: 1. 65歲以上。 2. 具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 3. 孕婦、產婦(產後6週內)。 延伸閱讀:COVID-19降級後,哪些狀況下仍應立即就醫?|新...

    快篩陽性,該如何看診?

    指揮中心調整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措施,並取消居家照護遠距諮詢。 未來看診將回歸一般看診流程,民眾有症狀須至醫療院所就診(若是在偏遠、山地或離島地區,按照現行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民眾仍可視訊看診)。 由於新制上路後,並無「居家隔離」的限制,民眾外出不須要特別經過通報或主管機關同意,因此就醫可循一般常規方式前往各級醫療院所就醫看診(如遇緊急狀況,可撥打119叫救護車前往醫院,或由親友接送、自行前往就醫)。

    同時,原本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所給予的「支持性給假」措施(自快篩日當日及隔日起5日內病假,不列入全年度/全學年度的病假或全勤獎金計算等不利處分),也因目前疫情下降,在諮詢專家並與教育部、勞動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共同討論研商後,決議取消措施。 未來相關對象的請假作業細節,將依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最新的新冠疫苗施打相關事項,可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公告查詢。 提醒您,近期由於國內新冠疫情再度升溫,疾病管制署調查發現確診的新增病例中有99%的比例未接種新冠XBB疫苗,由於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全球COVID-19陽性率處高點,多地區處陽性率高點或回升,除了會密切監測疫情變化之外,也鼓勵國人可施打新冠XBB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特別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應儘速施打)。 疾管署提醒:目前全臺約有3,000家院所可接種新冠XBB疫苗,其中約1,665家提供隨到隨打服務,自1/9起全國也將如期開打Novavax XBB疫苗,請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之民眾在莫德納和Novavax兩種廠牌之XBB疫苗選擇一種接種即可,接種院所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查詢。 疾管署呼籲...

  3. 2022年5月24日 · 第一波本土疫情爆發滿週年之際,Omicron於2022年衝擊台灣,疫情全台爆發,單日萬例增長。. 面對隨時可能確診,你做好準備了嗎?. 《公視新聞網 ...

  4. 2024年6月11日 · 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提醒民眾如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 疾病管制署 (下稱疾管署)今 (11)日表示,國內上週 (6/4-6/10)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 (併發症),較前一週 (5/28-6/3)新增263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 ...

    • 飲食攝取3大原則。高蛋白:蛋白質能讓身體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病毒。60公斤健康成人每日約需75~100公克的蛋白質(體重x 1.2~1.5公克)。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像是大豆製品、魚貝類、雞蛋、各種肉類、乳製品、蛋白質飲品等。
    • 液體補充2大原則。除了咳嗽、喉嚨不適要多補充水分,由於發燒會加速身體代謝率,營養素需求量提高,也會增加體內液體流失導致脫水,所以就算沒有明顯口渴或飢餓感,還是要持續進食及補充液體。
    • 維持體重。陳韻婷表示,體重是身體含水量及營養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體重流失顯示體內的液體、脂肪及肌肉量可能都在減少,尤其肌肉量減少會使身體感到虛弱。由於身體重新合成肌肉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預防急性期肌肉量的流失,對於日後的復原相當重要。
    • 復原及復健期的營養。陳韻婷說,目前有關Omicron長期後遺症的研究不多,還需要持續觀察。不過當身體逐漸在復原,基本上就能逐漸回復到正常的飲食攝取,建議搭配運動,保有抵抗力及減少肌肉流失,都有助於恢復日常活動。
  5. 2024年6月11日 · 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提醒民眾如有疑似症狀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 疾病管制署 (下稱疾管署)今 (11)日表示,國內上週 (6/4-6/10)新增32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 (併發症),較前一週 (5/28-6/3)新增263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 ...

  6. 2023年6月12日 · 許秉毅說,這波疫情來勢洶洶,令人擔心的是 ,隨著口罩解禁、輕症免通報、患者不必隔離,新冠肺炎防範更加困難;雖不少民眾出門仍會戴口罩,以避免新冠病毒的飛沫傳染,卻仍會徒手拿東西吃,忽略了環境傳染,又稱「鼻水—眼口鼻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