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加州 CUPERTINO 訊 Apple 今日公佈 2023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務報告 (截至 2023 年 7 月 1 日止)。 公司公佈的季度營收為 818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下降 1%,換算每股稀釋後季度盈餘為 1.26 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 Apple 執行長 Tim Cook 表示:「我們很高興地宣布,在超過 10 億次付費訂閱的推動下,我們 6 月這個季度的服務營收創歷史新高,而且由於 iPhone 的銷售穩健,我們持續看到新興市場的強勁動能。 從教育到環境,我們不斷推進我們的價值,同時倡導創新,藉此豐富顧客的生活,讓世界更加美好。

  2. 蘋果(Apple, AAPL-US)於 2023 年 8 月 4 日淩晨,美股盤後發布 2023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 2023 年 6 月)。 整體業績 :穩健的「機皇」。 本季度蘋果公司實現營收 818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下滑 1.4% ,小超彭博一致預期( 815.3 億美元)。 收入的下滑,主要受硬體產品下游需求不足的拖累。 蘋果公司毛利率 44.5% ,與上期相比增加 2.2pct ,符合彭博一致預期( 44.4% )。 其中,軟體毛利率連續 8 個季度維持在 70% 以上。 iPhone :均價站穩 900 美元。 本季度全球手機市場下滑近 10% ,而蘋果公司的 iPhone 業務表現明顯好於產業。 海豚君估算蘋果本季度手機出貨量略微下滑,均價提升站穩在 900 美元水位;

    • 蘋果第三季財報1
    • 蘋果第三季財報2
    • 蘋果第三季財報3
    • 蘋果第三季財報4
    • 蘋果第三季財報5
  3. 2023年8月1日 · 第三財季向來是蘋果最淡的一季這段期間的營收通常低於一年當中的另外三個季度即便如此蘋果仍然看好本財年第三季的表現將優於前一年同期。 今年第二財季和去年同期表現. 雖然iPhone銷售意外強勁但受到Mac和iPad銷售疲弱影響蘋果2023財年第二季整體營收年減3%為948億美元為2019年3月以來首次連續兩季營收下滑但優於華爾街預期的926億美元與第一財季2022年1012月的年減約5%相比也有所改善。 調整後每股盈餘為1.52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但超出市場預估的1.43美元. 第二財季iPhone營收年增1.5%,為513.3億美元,遠超出市場預估的489.7億美元,並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4. 2022年7月29日 · 蘋果公佈2022財年第三季財報雖然財報結果優於市場預期但同時也能看出除了服務之外iPhoneiPadMac等產品的增長明顯放緩。 蘋果在第三季的營收較去年增長2%為830億美元,每股收益同比下降8%為1.20 美元。 蘋果產品中的服務營收為196億美元,增長超過12%是本季增長最快的部門,蘋果目前有 8.6 億付費訂閱用戶,其中包括訂閱 Apple App Store 上銷售的應用程序以及 Apple Music 和 iCloud 等產品的用戶。 此外,硬體營收為829.59億美元,其中硬體的各產品線銷售表現為: - iPhone銷售:406.7 億美元,同比增長 3% - Mac銷售:73.8 億美元,同比下降 10% - iPad銷售:72.2 億美元,同比下降 2%

  5. 蘋果公司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數據產品收益較上一季度下降了5.3%,降至671.8億美元但服務收益增長了16.3%,達到223.1億美元。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在App應用商店、廣告、AppleCare、iCloud、支付服務和影音等方面創下了有史以來最佳的收益紀錄,蘋果音樂也在九月季度創下最佳的收入紀錄。 蘋果多年來未公布蘋果音樂全球訂閱者的官方數據,儘管根據Midia Research估計,從2021年6月約7,860萬用戶增長到一年後的2022年約有8,470萬用戶。 與此同時,音樂出版業機構NMPA(美國音樂出版協會National Music Publishers’ Association)最近披露,蘋果音樂在美國擁有3,260萬訂閱者。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3年7月26日 · 蘋果將於 8 3 日公布第三季財報。 高盛(Goldman Sachs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測蘋果在 Mac 與服務業務表現出色的推動下,預期 AAPL 每股收益為 1.21 美元,將超出市場預期的 1.19 美元。 高盛預期Mac 在第三季的收入表現為 94 億美元(之前預測 93 億美元),基本預測保持不變,超越 FactSet 預期的 63 億美元,這也反映出與去年供應鏈問題獲得緩解的比較。 針對服務業務,高盛認為蘋果次向業務收入為 218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1%),高於市場預估的 207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