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連俞涵很小的時候,全家就搬到了山上,她的童年是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遷移過程,於是,她也最能體會「山中無歲月」的時間感。 山裡的夜尤其安靜,沒有店家,只有幾盞偶爾失靈的路燈。

  2. 2021年10月18日 · 山中歲月與萬物共存. 「你最近還好嗎?. 怎麼垂頭喪氣的?. 」連俞涵問候一朵不再綻放的花。. 她從小住在山上, 每天與植物、動物為伍,與它/牠們說說話,是日常中重要的小事。. 我好奇問她,怎麼知道溝通時彼此是否理解?. 她說,有沒有理解都 ...

  3. 2018年3月3日 · 從文學改編戲劇的《一把青》開始,連俞涵走進大眾目光;而從 2017 年詩集《女演員》的文字,仿若她將角色的心緒與喃喃自語抽絲剝繭,那是她對於那些曾在自己身上活過的靈魂,一種不捨前、告別前的珍重憐惜。

    • 連俞涵如何體會「山中無歲月」的時間感?1
    • 連俞涵如何體會「山中無歲月」的時間感?2
    • 連俞涵如何體會「山中無歲月」的時間感?3
    • 連俞涵如何體會「山中無歲月」的時間感?4
    • 連俞涵如何體會「山中無歲月」的時間感?5
  4. 2021年10月24日 · 準備好角色的外在設定,回到內心狀態的處理,連俞涵有感,無論是不是時代劇,女性面臨的議題始終大同小異,「『幾歲要結婚』、『希望你嫁個好人家』,當你很愛你的家人,可是沒辦法符合這個期待,那個小小的痛苦,不管是 1949 年還是現代的女生都會遇到。 《茶金》劇照(公視提供) 「張薏心」的特別之處在於,她將從傳統思維中破繭而出,成為能肩負家族事業的女商人。 如何舖陳細節,讓劇情後段的反轉不突兀,成了連俞涵最大的挑戰,「很擔心前期比較壓抑的階段,若沒有太多語言上的表達,會讓大家看不出來這個角色在想什麼。 」她的擔憂不無道理,前期的「張薏心」連出場機會都少,可連俞涵還是必須讓大家相信,即使「張薏心」沒有被賦予任何權力,她的內心仍有股強大意念,願意在必要時刻挺身而出。

  5. 連俞涵解釋,演員做為接案工作者,不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擁有週休二日,有時拍一部戲,進組可能三個月就過去了,全無休息空檔。 所以她很喜歡藝術團體「兩天工作室」的意境,所謂兩天,指的是一週休息的那兩日,應該拿來做遍任何有興趣的事。 因此,儘管連俞涵沒有固定休假日,可一旦輪到她休假,她便會搜遍各個空間開設的課程,有興趣就去報名。 她最愛所有學員各據一方,在各自的角落捏陶、寫書法、做金工,專注在手中活兒的當下,世界彷彿只剩那件新鮮事,不僅能滿足閒自己情逸致,還能充電,「如果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那空閒之餘走出舒適圈,不帶任何目的地送自己一些體驗,看看別人怎麼做事、創作、生活,是我愛上體驗課的初衷。

  6. 2017年4月21日 · 訪談時,連俞涵反覆提起山上的小學,班上有小圖書館,借書要拿寫有自己座號的長尺去標記,還書再將尺取回。 她的閱讀啟蒙是繪本,但小學購入的繪本竟然是 毛姆 和 莫泊桑 ,接著讀九歌的兒童文學系列、漢聲的 森林木屋系列 ,還有各種注音版 ...

  7. 連俞涵 (1986年11月26日 — ),是出身於臺灣 臺北 的 演員 及 作家 。. 2015年正式出演首部電視劇, 公視 時代劇《 一把青 》飾演朱青角色,廣受大眾關注;2016年她以該劇作品於 第51屆金鐘獎 入圍「 戲劇節目女主角獎 」獎項,並榮獲「 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