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30日 · 不必遠赴德國,《淚女王》洪海仁罹「膠質細胞瘤」台灣就可治療!. 女主角頭痛、失憶…都是腦瘤常見症狀. 「淚女王」第15集重現經典水族館求婚戲。. 圖/摘自Netflix. 話題韓劇《淚女王》劇中女主角因罹患「狀細胞瘤」,最後結局與男主角遠赴 ...

  2. 2022年4月3日 · 2022-04-03 16:14:12 聯合報 / 文/摘自《病歷的彼端,未盡故事》. 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無價人生課程。. 圖/123RF. 聽健康. 00:00 / 00:00. 病歷的彼端並非全然關乎科學,我們更能從這些故事學到無價人生課程。. 林思偕 ...

    • 科學腦變成療癒神醫?她對症的是「破碎的心」
    • 協助病人拿掉身上的「火」,明白世上其實沒有「怨」
    • 第二人生與自己和解,覺醒「萬物唯心造」

    「我在美國行醫幾年後,愈來愈挫折,因為我發現許多病都治不好,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都只能『控制』,即使已經在哈佛最大的醫院診療,擁有頂尖的設備與儀器,但對於很多困擾病患的疾病,依舊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療方式,這並不是我要的。」 許瑞云談及她轉向其他療法的契機,語氣溫和而堅定,動機很單純,身為一位醫師,她想真正幫助病患,遠離病痛的糾纏;或是說,梳理內在的糾結。而她發現疾病跟心理有明顯關聯,像是失眠、自律神經失調、慢性發炎等等,生病背後的原因,往往與身心靈失衡有關。 「我尋求、學習許多另類療法後發現,許多病不是醫師醫好的,而是『自我療癒』,我們的身體是很精密的儀器,只是過去我們都太輕忽自己的能力了。」 過去擁有「科學腦」,並長期受到西醫薰陶與訓練的她,也在「轉念」之後,人生使命更加明亮而壯闊。她演講、...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每種病,不是突然才變成這樣。我舉個例好了,我們將人體的能量想像成河流好了,如果下流阻塞了,沒有處理上中游是沒有用的;如果河床壞掉了,身體難怪會兵敗如山倒。在我的診間,經常有找不出病因,或是醫治多年卻沒有起色的案例,但他們在我的診間,往往看一次就好了。」 仔細再探究許瑞云的所知所見,似乎在古老的智慧裡已經存有,只是幾千年後,再次靈光乍現。 「在與個案對談後,我協助他自己去發現、做出改變,有時就像是『轉念與自己和解』。例如前幾天一位個案,有長期無法克制的手抖,當他發現他是卡在心念情緒、人際關係後,回到家手就不抖了,我有做什麼特殊的事情嗎?沒有。」 許瑞云形容,她就像是看到病人皮膚有火,協助把火拿掉而已;她也沒有通靈能力,她只是點出糾結的地方。 「我從來不是在治病,病只是結果。我...

    「我帶著個案去了解,情緒本身並沒有好壞對錯,我們需要的是覺察。覺得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情緒?我們並不是情緒本身,而是背後的『覺察者』。許多人被自己的念頭困住─我幹嘛活得那麼苦?可是當我們了解到,我們只是在經歷這個過程,學習當一個旁觀者來觀看情緒的升起和變化,就不會被困住了。」 許瑞云帶著高度覺察力,敏銳地察覺他人的變化,從中看見身心的交互影響,再為他人帶來無限的理解與寬慰,而她最佳療癒處方,竟是最簡單的「愛」。 「我協助他們後,他們都是越來越幸福、快樂,從原本痛苦的假象中解脫。我真正療癒的是心 ,不是身體。在我的眼裡,沒有生病的人。我相信若能協助大家從家庭關係、人際關係、情緒打擊中成長,直接使家庭和諧,間接讓社會更和諧,每個人都能『人逢喜事精神爽』。」 在許瑞云的粉絲團與社團(註)中,無論是愛情...

  3. 2020年7月25日 · 回家,好難. 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床邊,那白髮皤皤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病況與醫療需求。. 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 我想回家。. 如果,某一次離開家門就醫,會讓你一輩子都再也回不了家,你是會忍著 ...

  4. 2015年1月11日 · 5個問與答 一次搞懂電子病歷. 2015-01-11 13:06:45 聯合報 / 記者黃文彥、鄭涵文/報導. 圖/ingimage. Q1. 電子病歷 是什麼?. 病歷是病患到醫院看病時紀錄,醫師能夠藉由這份紀錄瞭解個人病史、家族病史、過敏病史或有無動過重大手術等訊息。. 台灣民眾 ...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1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2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3
    •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4
  5. 2016年11月6日 · 2016-11-06 11:10:18 聯合報 / 記者修瑞瑩/報導. 家人過世是人生最大傷痛,但如何在親人生命最後過程,陪伴讓他安適走過,可以說是比死亡更重要事情。 什麼時候該接受 安寧照護 ? 什麼時候是讓父母接受安寧照護時機?...

  6. 2020年7月2日 · 網路交友具有便利性、即時性及匿名性等特點,但同樣也存在許多交友陷阱,青年朋友們應提升自我保護能力,面對網路交友情況進行正確判斷及選擇,才能避免經歷危險網路性危害。. 面對網路交友,國健署特別呼籲青年朋友們應掌握 「避開地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