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0月6日 · 廖醫師指出骨科或復健科有重疊的部分但一般建議先看骨科骨科通常會先照X光分析身體結構有沒有異常比如很多人沒什麼症狀卻在照X光後發現骨刺骨科也會用核磁共振造影 (MRI)來評估如果評估後認為可做保守治療會轉給復健科或物理治療師。 硬骨刺一般可以用X光照出來,在X光片上骨刺就是脊椎的贅生物。 椎間盤突出一般X光照不出來,必須利用核磁共振造影才能發現。 其實大部分的情形下,骨科或復健科兩者都可以看,當復健科醫師發現病人的問題比較嚴重時,就會轉給骨科醫師或神經外科做手術治療。 骨刺跟椎間盤突出怎麼分辨? 族群不同: 骨刺好發於60歲以上的長者,或是工作較粗重的族群;椎間盤突出則好發於30~50歲之間的族群。

  3. 2021年5月21日 · 侯鐘堡說明骨刺是一種脊椎退化問題人體任何有骨頭關節的地方都可能長骨刺最常見的部位就是頸椎腰椎另外像是肩膀關節手肘手腕甚至手指關節任何你想得到的關節都有可能長骨刺。 看更多: 幾乎人人都有骨刺脊椎退化3階段你在哪一階段脊椎保養方式大不同. 以最常見頸椎骨刺來說侯鐘堡表示如果你長期低頭軟骨受到的壓力提高因為受到壓迫而受傷就像是皮膚受傷會留下疤痕軟骨受傷則是會導致骨刺增生。 看更多: 66歲羅大佑腰痛、骨刺、脊椎滑脫 醫師揪出4動作害你腰椎退化. 90%骨刺不用治療 改正姿勢就足夠. 很多人骨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侯鐘堡說明,這是因為它長在沒有神經、沒有血管的地方,其實無傷大雅,對健康的影響不大,只要注意改善不良姿勢,避免這些骨刺持續增生就好。

  4. 2022年9月21日 · 骨刺看哪一科骨刺在診斷上會找出是哪幾節的神經受損可以看的科別有骨科復健科神經科每一個科別分別有不同的專業所在意的重點也大不相同但彼此科別之間往往相輔相成互相支援

  5. 依症狀 骨刺 查詢建議就診科別. 您是否還有出現以下症狀? *若無以下症狀則不用勾選. 高血壓. 耳鳴. 咳嗽. 食欲不振(食慾不振) 腰酸背痛. 手腳麻木. 心悸. 拉傷. 手腳顫抖. 運動傷害. 骨折. 骨骼疼痛. 脫臼. 腹鳴. 胃酸過多. 消化不良. 心窩灼熱感. 氣喘, 哮喘. 下痢. 舌痛. 心絞痛. 扭挫傷. 落枕. 胃食道逆流疾病. 大小便失禁. 扭傷. 足部疼痛變形. 踝部扭傷骨折. 後足跟痛. 糜爛. 急性運動傷害.

    • 骨刺是什麼?
    • 骨刺有症狀嗎?
    • 骨刺原因?
    • 哪些人容易長骨刺? 好發的位置?
    • 骨刺治療方式?
    • 骨刺的預防與減緩?
    • 脊椎骨刺的運動?

    什麼是骨刺?骨刺是骨頭的增生物;是一種身體對軟骨損傷後的自行修補反應的產物。當關節中的軟骨因退化、感染、外傷或發炎而破壞後,對重力的承受度下降,而殘留的軟骨會自行增生以增加受力面積,增生後會出現尖刺狀的骨質產物,就是一般人所稱的骨刺又稱骨贅。以膝蓋骨刺做說明: 膝蓋軟骨受傷-->無法支撐重量-->關節長骨刺增加受力面積-->X光骨刺增生

    多數骨刺本身的存在不會產生症狀。當骨刺壓迫神經或是卡到鄰近的關節,才有手麻、腳麻、關節僵硬、腰痛、肩頸痠痛等相對應位置的疼痛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有四肢無力或肌肉萎縮等症狀。輕微的症狀可以透過休息、藥物、復健或物理治療來緩解。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則由醫師評估進行手術治療。 骨刺所引起的症狀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 關節骨刺:會有行動不便與肢體僵硬的感覺,常常會覺得特定關節活動會疼痛,久了關節容易腫脹不適。 2. 脊椎骨刺:會出現肢體麻木、針刺感,這種麻痛感可能會隨著神經分佈的區域走。如果神經長時間受到壓迫,區域內的肌肉可能萎縮或變得無力。

    退化:是最常見的成因。長期的壓力會造成骨頭鄰近的軟骨或韌帶出現損傷並失去彈性。在沒有軟骨和韌帶的保護下,骨骼就會產生退化性的改變,最常見的就是骨質不正常增生,也就是長出骨刺所謂的骨贅,而這種退化引起的關節受損也稱退化性關節炎。
    姿勢不良:尤其容易發生在脊椎中,特別是頸椎和腰椎,現代人因為工作的型態,容易長期低頭、彎腰,經年累月會造成頸、腰椎的弧度加大,脊椎骨的邊緣經常受到過多壓力,長期下來就容易長出骨刺。
    其他關節疾病:如果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痛風等自體免疫疾病,也容易對關節產生累積性的傷害,也有可能引起骨刺。

    骨刺的生成大多與關節退化、軟骨磨損有關,較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不過某些關節過度使用或使用不當的族群,使軟骨過度磨損,年紀輕輕也可能長出骨刺。 1. 中老年人 2. 體重過重 3. 營養不良 4. 遺傳基因缺陷 5. 運動過度 6. 久站、久坐的生活型態 7. 職業傷害,從事粗重工作者 8. 曾經骨折或韌帶受傷 常發生在頸椎、腰椎、膝蓋、腳踝、手指等處。

    常見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三種:藥物治療、復健治療、手術治療。 1. 藥物治療:止痛藥、消炎藥、鎮靜劑、肌肉鬆弛劑等,目的是減輕疼痛,紓緩症狀。 2. 復健治療:熱敷、超音波、電療、頸椎牽引術等,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肌肉負擔;超音波及電療則可促進深層肌肉的血液循環,電療也可減輕關節疼痛及肌肉萎縮;脊椎牽引能放鬆緊繃的神經,有助於消除疼痛、改善脊椎活動度。 3. 手術治療。

    當人逐漸退化,骨刺往往便會找上門。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保養進行預防,如 1. 正確的姿勢、避免久坐或久站。 2. 規律運動、肌力強化。 3. 均衡飲食、適度補充抗氧化物。 4. 理想體重避免關節、脊椎的負擔。

    收下巴運動:兩隻手指放下巴,手指後推收下巴,頭後頂維持5秒,一天可做30次。
    雙膝抱胸運動:仰躺,將雙膝抱至胸前,可達到腰椎肌肉放鬆效果。
    腰椎伸展運動:趴平,以類似伏地挺身姿勢撐起上半身,骨盆仍留於地面,可於胸部之下墊枕頭,一次一個逐漸墊高,可達腰椎伸展效果。
  6. 台灣骨科醫師徐少克在網站中表示骨刺所引起的症狀有以下三種: 1 關節僵硬因骨刺增生而降低關節的活動度為此在骨刺增生後會讓關節變得較僵硬。 2 肌肉萎縮痠麻如果骨刺增生時周圍剛好有神經的話神經很有可能會遭受壓迫導致痠麻無力或是肌肉萎縮等症狀。 3 疼痛骨刺增生的原因是因為軟骨的損傷軟骨的損傷也可能會出現疼痛反應。 什麼人會長骨刺? 骨刺好發於中老年人,《史上最強! 林頌凱醫師的痠痛戒斷操》一書指出,骨刺是一種正常的老化過程,年紀越大的人越容易長骨刺。 不過,現在不少年輕人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加上久坐或久站,使脊椎提早老化,也容易有骨刺的問題。 大部分的骨刺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困擾,除非長出來的骨刺壓迫到神經,就可能使我們出現手腳麻痺、肌肉萎縮、腰痠背痛等症狀。

  7. 2023年10月10日 · 英文名稱:osteophyte. 別名:骨質增生骨贅骨疣. 骨刺(骨質增生)是什麼? 骨刺是增生的贅骨,屬於人體自然退化現象,通常出現在關節、脊椎活動較大的地方,如頸椎、腰椎、肩關節、膝關節、腳踝等處。 隨著年紀漸長及長時間壓迫關節,脊椎間軟骨漸漸失去彈性、支撐力不足,脊椎的關節面開始承受較大的壓力,在關節邊緣處長出一些尖刺狀的贅骨來增加關節面的受力面積,俗稱「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