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臺灣青年》是什麼?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Agoda一站式自助預訂,無手續費,慳錢慳時間,仲畀你精明旅遊貼士! 取得心水住宿特惠價格,參考千萬真實評價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先訂後付

      Agoda.com最低價格保證

      火速預訂,免費取消!

搜尋結果

  1. 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說1920年代的文化協會與《臺灣青年》. 1920年代的臺灣是什麼樣子呢?. 當時的臺灣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座島島,小小的島上,因為受到日本殖民的歧視與壓榨,從中,興起了熱烈的民族情緒,也引發了相應而來的各種活動。. 臺灣 ...

  2. 《 臺灣青年 》是 臺灣日治時期 在日本留學的臺灣人所組成之團體 新民會 的機關刊物刊形式為月刊,由 蔡培火 擔任編輯與發言人,而實際負責編輯者有 林呈祿 與 彭華英 等人 [1] [2] 。 《臺灣青年》的發刊構想,是當時留日的 彭華英 與 林仲澍 於 1920年 1月11日,在 蔡惠如 寓所舉辦的新民會創立大會上所提出,並獲得成員一致通過,在蔡惠如、林獻堂等人募捐而解決資金問題後,於1920年7月16日在東京正式發行 [2] 。 而從第1卷第1期發行到 1922年 2月15日發行第4卷第2期為止,共發行了18期,但由於第2卷第3號曾發行兩種版本,故也有算為19期 [1] [2] 。 而後在1922年4月1日,《臺灣青年》更名為《臺灣》 [註 1] ,繼續在東京發行了19期 [2] 。

  3. 《臺灣青年》是臺灣日治時期在日本留學的臺灣人所組成之團體新民會的機關刊物刊形式為月刊,由蔡培火擔任編輯與發言人,而實際負責編輯者有林呈祿與彭華英等人 [1] [2]。

  4. 2020年8月11日 · 長期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政治史、戰後台灣政治史的學者陳翠蓮,書寫那個年代積極公共參與、為群體獻身的勇者,希望他們的身影被大眾所熟知,成為台灣社會的共同記憶。 (本書原名《百年追求卷一.自治的夢想》) 日本帝國統治台灣不到30年,不但克服熱帶疾病與髒亂,並展開全台的基礎建設,西部鐵路、南北港口、都市下水道、農業水利設施逐步完成。 台北、台中、台南已道路寬敞、整潔有序的進步都市,農業發達、工商繁榮,台灣總督府志得意滿地向西方各國宣傳,台灣是成功的殖民典範。 不僅日本政府自誇,新崛起的台灣第一仕紳辜顯榮也這麼附和: 若以公平的眼光來看,觀察帝國領台以來至今30年的治績,我台灣島民實在地球上各國之中最最幸福的人民之一。 看看對岸支那便知。

    • 貧窮不只意謂著低收入,而是選擇權的匱乏
    • 新鮮的肝承擔老鳥的工作量,貧窮世襲卻愈演愈烈
    • 保障最低薪資與基本生活、勇敢爭權

    這7 個指標分別標出在 2030 年前希望達到的「消貧」KPI:消除全球所有生活在每日人均 1.25 美元(約臺幣 37.4 元)以下的極端貧困狀況(1.1)、各年齡段、不同性別陷入各形式貧困的人數必須減半(1.2)、執行最低保障的社會福利,並特別照顧窮人與弱勢族群(1.3)、確保所有人享有平等獲得經濟資源的權利,包括土地、遺產、自然資源、小額信貸等(1.4)、增強弱勢族群抵禦災害的能力,減低受到極端氣候、社會經濟、環境衝擊的影響(1.5)、確保發展中國家可以透過合作發展調集資源、執行相關政策消除一切形式貧困(1.a)、從國家與國際層面都制定合理政策框架,以加快對消除貧困的投資(1.b) 分析其願景,除了在「數字」上希冀世上再也不存在「極端貧困」,在方法與策略上還希望從制訂社會福利、保障財產...

    17 年前開展的千禧年發展目標(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MDG)中,消除極端的貧困與飢餓也同樣是第一個目標,並在 2015 的檢討報告中提出,從 1990 年到 2015 年之間,發展中國家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 1.2 5美元的人口比例,已從 50% 下降到14%;1990 年估算,有 19 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而 2015 年則下降為 8.36 億。 上述這些都是人口比例上取得的消貧成績,但後續的檢討即指出,全球經濟正處在不平等加劇、動盪不安的新時代,且就業機會的增長速度不及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快。國際勞工組織聲稱,在全球 205 個受調查的國家中有 2.04 億失業人口,其比較值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當時失業人口才 3400 萬人。 讓...

    九五聯盟這 10 餘年的勞工運動軌跡,讓周于萱歸納出2 個可實踐的脫貧方向:一個當然是繼續跟政府倡議,包括對最低薪資、基本生活的保障;另一個則是鼓勵每一個勞工都勇敢的組工會或加入工會。「當一個人獨自爭取權益的時候,就會擔心同事怎麼看我、老闆會怎麼對我;但今天如果有 10 個人集體的產生意識,並且合法的採取行動時,工會有工會法保障,善用工具可以幫助勞工爭取到更好的條件。」一個頑固的結構一旦開啟了缺口,未來更多的可能性才有機會發生。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去年的「國際消除貧困日」時表示,SDGs 推展 1 年後,全球仍有 10 億人生活在極端貧窮中,8 億多人仍然飢餓且日夜身處營養不良的處境。潘基文亦再次重申,「消貧」項目的重要性在於,「倘若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讓所有人在健全的地球上(on a h...

  5. 其他人也問了

  6. 1920年7月15日,東京臺灣留學生組成的新民會發行日文、漢文並刊的《臺灣青年》雜誌,為該組織之機關刊物,出刊形式為月刊,由蔡培火擔任編輯與發言人,而實際負責編輯者有林呈祿與彭華英等人。

  7. 1 天前 · 超微半導體(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7日下午來到出生地台南,與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進行AI世紀對談。蘇姿丰表示,AMD在台灣有很多超好的合作夥伴,最讚的,多數台灣民眾都知道半導體,「台灣是一個很多人知道CoWoS是什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