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18日 · 中遠集團是53家由中國政府直接管轄企業之一,是中國最大的海運公司,行線覆及5大洲160餘國、1500多個港口,船隊規模居世界第2,共有174艘集裝箱貨船;散貨方面,則擁300餘艘貨船,年貨運量逾2億噸;貨箱數量多達185萬餘個,位居全球第4,全球市占率12%;港口方面,則在全球20個港口中經營25家碼頭公司、109個泊位。 圖為中遠集團集裝箱貨船「溫哥華號」。...

  2. 1 天前 · 到2015年年底,中共就已依託中國海運、中遠海運、中外運長航等國有大型海運企業,組建了9支「戰略投送支援船隊」。在2015 ... 是甚麼婚呀?頭昏 ...

  3. 1 天前 · 到2015年年底,中共就已依託中國海運、中遠海運、中外運長航等國有大型海運企業,組建了9支「戰略投送支援船隊」。在2015年後至少又有深圳滾裝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2月20日 · 15日迄今已有超過10家國際船運相關業者宣布暫停駛經紅海,包括5大航運公司中的4家 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法國達飛航運集團(CMACGM)、丹麥馬士 ...

    • 航運業是標準景氣循環股
    • 質疑航運業與口罩業,產業面不能對比
    • 用短線思維去批判台驊董事長
    • 航運三雄市值大增,及新造船數量多,代表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 航運業基本面:全球沒有航運基金,也無貨櫃航運基金
    • 結論

    首先我還是要再次強調,航運業是標準景氣循環股,例如:過去陽明十年從來沒有配息,據估計目前負債仍有大約1,464億,得到證明。此次若是真如法人最樂觀預測,今明二年稅後EPS都是30元,但是此後8年又進入另一景氣衰退,EPS都回歸為0,那未來十年也只剛好還清債務,完全發不出股利,請問現在股價約140元,比中華電114元更高,基本面依據是什麼? 依照陽明董座鄭貞茂的說法,是EPS比中華電高。但是,中華電沒有景氣循環問題,過去10年每年EPS都4元上下,未來也有同樣實力,每年都可以穩定配息4、5元以上,而陽明現在及短期內的未來,都完全沒有能力分紅給股東,我的文章只是理性分析,台股以EPS至上,主張是否合理?我想讀者心中自有一把尺。

    引述謝董文章原文:「有人把貨櫃航運當成口罩股…去年恆大(1325)漲到二一六元,市值跑到一八四億,我說我要是恆大老闆,可能會把公司股票全賣掉,因為要設一條口罩生產線不必花幾億,…但是貨櫃船不是想買就能唾手可得,這是重資本投資,…跟口罩產業不太一樣」。 謝董質疑與許多散戶投資人一樣,只看我的文章標題就批評;事實上本人「航運股的今生,口罩股的前世」一文,完全沒有提到口罩業的經營,更沒有做航運與口罩二種產業經營的比較,只分析兩者在COVID-19疫情的突發事件中,帶來短期高獲利的EPS,炒作股價的手法,及預測未來可能同樣會崩跌的結果做比較,完全沒有謝董在臉書表示,本人看衰台灣航運業,或是看輕台灣,在此先聲明。

    引述謝董文章原文:「千萬不要把自己當上帝,去審判別人...我說台驊董事長不是到了高檔才在喊航運景氣有多好,....這個時候用短線思維去批判他,只透露執筆人用短線思維來批判他」。事實上,我是從長線思維,我是用月線而非日線圖型去做比較,然後去質疑顏董的喊話,會造成短期股價的炒作。 顏董是低我二屆的海洋大學航管學弟,我知道他學有專精事業有成,對他個人只有尊敬沒有偏見,所以當然同意謝董稱:「顏董去年就看旺航運」,但是,事實上不只他,去年底還有很多專家,都已經看好航運要景氣上揚了。顏董是在今年5月24日航運股價達百元以後才喊:「一張不賣、奇蹟自來,反向加碼、綿延不絕」,而且其後股價繼續上揚後,他還特別強調:「反向加碼、綿延不絕」,所謂「綿延不絕」應該就是暗示:「現在很便宜,快買可以長期持有」,這樣的喊...

    引述謝董文章原文:「還有一個是台灣三大貨櫃船運公司獨具慧眼,最早意識景氣會好,長榮預訂71艘新船,……這次台灣貨櫃三雄市值大增,競爭力又更上一層樓,到十五日為止,長榮市值已躍升至第九、市值258.8億美元,對比船舶噸位數接近的赫伯羅特市值330.96億歐元,已有直追態勢。……」。 事實上,在航運業大洗牌時代,2015年擁有70多艘貨船的韓進海運連續虧損4年,因債務高達59億美元,2016年公司宣告破產。當時除了韓進海運,南韓另一家現代商船差點被淘汰,日本三大海運商(編按:川崎汽船、商船三井及日本郵船)也差點出局,陽明也因為政府紓困600億才沒有「翻船」,它們都是因為在2010年景氣大好時造船太多,當產業後來進入殺戮時代、運能過剩,才陷入困局。 經查,當前各大貨櫃船公司自有船比率也都偏低,依據...

    2000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這也描述了人類為什麼一直在追逐海洋霸權。但是航海業商業化,尤其近五十年進入貨櫃定期航運服務後,因作業與服務同質性高,各航商競爭極為激烈,就變成是低獲利高風險產業。 我想大家一定不能否認,華爾街的基金經理人,堪稱全世界對金錢財務最敏感的一群人,但是到今天為止,全球基金業者沒有發行過「航運基金」,也沒有「貨櫃航運基金」,只有在紐約證交所發行的唯一一檔、由全世界50大散裝貨船組成的Breakwave Dry Bulk Shipping ETF (代號:BDRY);這個ETF在上星期也大幅回檔15%。所以我願意列出下面三個航運業的基本面,以佐證我認為貨櫃航運業高運價只是偶發情形、不是常態,應該會隨疫情控制,慢慢恢復正常:

    從以上航運產業基本面的分析得知,航運業的經營確實是高風險低利潤的產業,所以需要給各方面的優惠與獎勵。另外,貨櫃運輸因為服務標準化、同質性高,所以經營規模越大,成本越容易壓低,造成大者恆大,進而使破產、併購、重整變成常態。馬士基總裁甚至預言,至2027年時,世界遠洋貨櫃公司將只剩三家。 所以我預測,面對目前航運業的高獲利,若是在1、2年內各國航政監管單位沒有檢討,特別給予航業的反免反托拉斯法(Anti-trust)免責權,若沒有國家向聯合國提出,應給予航業財產賠償有限責任、對貨物運送損害可以免責等公約,則代表各國監管單位還是將目前高運價,視為偶發事件而已。 另一個重要指標是,重視海權的美、英、荷蘭等國家,貨櫃船隊是否再現?若是沒有,那意味著目前的高運價,當地業者應該也僅視為短期現象。所以,謝董...

  6. 2024年2月6日 · 眾所周知,中國正在強化能夠發揮全球影響力的藍水海軍,比鄰亞丁灣的吉布地更有中國唯一的海外軍事基地,加上中國經濟高度依賴紅海航線 ...

  7. 2023年10月23日 · 中國出口海運多條航線近日出現滿艙,其中又以美國航線最熱門。. 不過據陸媒報導,主因是航運公司此前縮減運力,加上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節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