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45年8月二戰結束臺灣由中華民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接收。. 原先臺灣總督府的農商局,劃歸「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管轄,首任處長為農業學家趙連芳;而原本農商局底下的食糧局,則改為農林處下設的「糧食局」,首任局長周亞青。. 不過在戰後初期 ...

    • 臺灣的旱稻與水稻
    • 臺灣稻種多樣性
    • 臺灣人煮飯的方法
    • 臺灣好米新形象

    稻的分類,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水稻一年收成次數與氣候有關,在溫帶收成一次,在亞熱帶、熱帶可收成二至三次。旱稻抗旱性強,可種在缺水灌溉的陸地或山地,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臺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臺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臺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4,000至5,000年前)臺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臺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臺灣的水稻,一般認為是福建人在17世紀前後從原鄉引進,但不排除原住民可能更早從同屬「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引進。在《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中,即有臺北松山里族「稻園」(荷蘭文rijsvelden,...

    稻的分類,如果以稻穀所含澱粉成分的黏性來區分,則可分成三大類: 1. 秈稻: 種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黏性低,米粒細長,口感硬而鬆散。 1. 粳稻: 種植於溫帶、寒帶地區,黏性較高,米粒圓短,口感軟硬適中。 1. 糯稻: 在秈稻、粳稻中都有糯稻變種,黏性最高,依米粒可分細長的秈糯、圓短的粳糯,口感軟而濕黏。 臺灣在清代還只有秈稻和糯稻,與中國南部、東南亞、南亞一樣,但在日本時代因緣際會又引進了粳稻。 日本向來種植溫帶粳稻,一年一穫。當時日本人看上臺灣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但日本人長期食用日本較軟的粳米,吃不慣臺灣較硬的秈米。因此,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就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磯永吉,引進日本粳稻在臺灣試種、改良, 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培育了新品種,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 1926年...

    1950年代,日本發明了家庭用的「電氣炊飯器」,即在臺灣所稱的「電鍋」,改變了人類以火炊煮米飯的歷史。 1955年,東京芝浦電氣(今東芝)推出機械控制式的電鍋,內鍋裝米、外鍋加水, 電鍋持續加熱,直到外鍋的水蒸發後才停止,此時內鍋的米也煮成飯了。這種電鍋大受歡迎,很快打入日本家庭。 1960年,臺灣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技術合作,在臺灣推出「大同電鍋」, 贏得廣大口碑。後來,在日本推出新式不必加水的「電子鍋」之後,「大同電鍋」依然長銷至今。 臺灣在電鍋普及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燃火煮飯」(臺語音hiânn-hué tsú-pn̄g)。在沒有瓦斯之前,燃料是木柴或煤炭。在19世紀中葉歐洲「火柴」(英語match,臺語番仔火)還未普及以前,生火的工具是「火石」和「火刀」。 以火刀敲擊火石,就會產生火花...

    臺灣雖然盛產稻米,米飯是主要糧食,但並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飯,白米飯是窮苦人家的奢侈品。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臺灣因被日本捲入戰爭而開始缺糧。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隨後因國共內戰把臺灣稻米大量運往中國大陸,造成臺灣嚴重缺糧。 早年臺灣人在缺米時,煮飯會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簽」(把番薯刨成條狀),稱之「番薯簽飯」,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飯)。今天,則成為懷舊的古早味。 臺灣以米食為主的傳統,雖然歷經日本時代引進西方文明、帶來西式麵食,但並未受到影響。戰後,隨國民黨政府遷來臺灣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麵食人口,加上當時國際米價比麵粉貴,政府為了外銷米賺外匯而推行「麵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費減少,臺灣逐漸變成「米麵共食」。 另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因稻作的成本愈來愈高,在國際上逐漸失...

  2. 臺灣人都來自於農業時代卻不自知。 「跟人說臺灣歷史很累,因為不懂農業。 」歷史學家吳密察還沒坐下來就先發制人不讓採訪者先發問或許他知道一群等著問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上看不懂的地名到底怎麼寫的說的為什麼這麼寫這麼說當代的臺灣人該不該繼續這麼說? 還是該換種說法? 所有的困惑都在,只要去研究臺灣農業史,就可以找到答案。 「都被洗得差不多了,每一次殖民都洗一次。 」他自己又先把答案說出來,道破不斷流轉的臺灣人身世,「臺灣的民間知識被大幅洗過,被洗到沒感覺了。 」吳密察習慣以臺語跟人交談,或許臺語的發音比較能表達他想說的地名,因為「臺灣漢字的地名也多半從發音轉化而來。 」這跟他媽媽、祖母說出一個名字的方式不同,他覺得用母語比較能傳達真意,以及,可以得到一些線索追溯過往。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說起臺北魚市場歷史最早可回溯到臺灣日治時期1922年在西門町設立了臺北市中央卸賣市場」,統籌收購由各地運來的蔬果和魚供應給全臺北市的零售業者可避免農漁民遭到中間商人層層剝削並具有平抑物價維護市場公平價格的功能。 傳承至今仍留下許多當時的痕跡,例如交易貨單上商號或買主的名字圈起,意指法人或自然人,還有最早建立起的信用消費額度模式,每名買家需先付35萬元保證金,額度內自由採買,3天內可緩沖支付等習慣沿用至今。 其後歷經多次組織變更,於1975年搬遷至萬大路現址,1988年改組為臺北漁產運銷公司,擁有近百年的歷史,結合周邊農漁產運銷體系,可說是大臺北地區食材大本營,決定臺北市場、超市蔬果和魚貨的價格。

  5. 1980年代後臺灣農業與農村又進一步成為吸收國際經貿和國內糧食供給風險的調節機器。 從1974年開放牛肉進口後、1978年為改善中美關係而對美進口穀物、1987年開放美國水果進口造成國產水果價格慘跌,1988年更進一步開放大宗穀物、水果、火雞肉進口,嚴重衝擊處於高成本卻生產過剩的農業,更因此擴大農工所得差距。 農糧產品開放進口,換取的是臺灣工業產品拓展出口的機會,卻也打破國內農糧市場調節供需的穩定性,農民面對的是充滿更多變數的市場風險和價格起伏。 應此而起的農民運動,反映的正是農民對於長期受到犧牲的奮力抵抗,並要求以明確的農業與農民政策改革確保農村的生計與生活。 1990年代,為拓展臺灣的國際經濟空間,積極叩首世界自由貿易體系。

  6. 20200918. 李登輝晚年依舊退而不休,博覽群書。 (圖片來源/總統府、攝影/蔡育豪) 2005年還心念「農業基本法」立法的李前總統,對於臺灣加入WTO之後的開放環境如何思考? 現今為農業人信奉的「三生一體」與「六級化產業」的農業觀,如何普及於世,本文作者在這一篇呈現立法過程。 最後,為什麼李前總統親自實踐發展「臺灣國產肉牛產業」,與臺灣農地休耕、土地利用有什麼關係,他的一整套農業思想的脈絡終於在此呈現並得到結論。 文/丁文郁. 本文 承 《 記一段與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農業奇緣( 上 篇) 》、 《 記一段與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農業奇緣( 中 篇) 》 五、建立農業金融重建基金機制的促進者.

  7. 於1971年由康乃爾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略改成臺灣經濟發展中部門之間的資本流通18951960》。論文的要旨在論述臺灣自18951960年長時間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從農業流通到工業的重要性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