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3日 · 雖然韓國人,他來台灣之前就開始很認真地學習中文,中文說得十分流利,要不是他自我介紹,還真的聽不出特別的腔調與口音。 來台灣之後,更開始學習台語! 他年約25歲,比一般台灣的大學生年紀略大,在台灣念的是中醫系。 中醫系怎麼會來到西醫基層診所實習呢? 因為中醫系學習過程中也同時要學習西醫,這兩週實習輪訓的家庭醫學科,因此來到基層診所實習。...

  2. 2024年2月22日 · 自律神經,指「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沒辦法由思考意念來控制的神經,這些神經幫助身體自動進行許多生理功能。 而自律神經失調,泛指一個人感覺全身都不舒服, 它並不是醫學正式名稱, 俗稱為神經衰弱。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常見表現為疲倦、口渴、頭暈頭痛、腸胃問題、肌肉僵硬緊繃、胸悶、失眠、呼吸困難、心跳感、伴隨著憂鬱焦慮, 症狀非常多元。...

  3. 2018年10月24日 · 中醫和西醫其實是醫學中兩種不同的學派各有自己獨特的思維理論執醫模式和擁護群。 150年前馬雅各醫師單槍匹馬將西醫帶進以漢醫及民俗療法為主流的台灣,當然會引起強力的排斥與極大的衝突。 經過150年,今天的醫學主流已經轉移到西醫,健保各部門的總額分配中,西醫經費為最大宗,佔將近90%(醫院、診所、洗腎各佔64%、18%和6%),牙科約佔6%,中醫約佔4%。...

  4. 2018年7月2日 · 月經病怎麼來?依照不同體質進行調理 中醫認為,月經產生的機理天癸、臟腑、氣血、經絡協調作用於子宮的生理現象。月經病產生的病因,外因 ...

  5. 2023年12月1日 · 中醫教你2招保養心血管! (圖/馬光中醫提供)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11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血管疾病高懸於第二位,僅次於癌症 ,由此可見,心血管問題已經嚴重危害到國人的健康,也是不論男女老少都應重視的議題。 心血管疾病是什麼? 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臟與血管的疾病,常見血管硬化、狹窄,造成血流不順引發各式各樣的症狀 ,例如: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眩暈、指甲嘴唇泛紫泛黑等。...

  6. 2019年4月1日 · 到底什麼是轉骨湯呢?不喝了就一定有效,選對轉骨黃金時機很重要![啟動LINE推播]每日重大新聞通知青春期小孩快速長高的時期,同時也代表 ...

  7. 2020年6月11日 · 為了因應新冠肺炎未來疫情可能再發展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修訂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針對輕症重症危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