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3日 · 評論. 關震海/六四作為一種民主儀式,拔根移植的方向和可能性. 2021年12月23日晚間,工程人員將香港大學校園內的「國殤之柱」拆走。 此雕塑由丹麥雕塑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打造,全球共有5座。 其中為紀念六四事件而於1997年完成的一座,自1998年12月起展示於港大,直到23年後被校方通宵拆除。 高志活在2021年11月19日公布了香港「國殤之柱」的3D掃描圖檔案,全球人民可免費下載及使用3D列印製作該雕塑。 (攝影/Getty Images/Anthony Kwan) 2022/6/3. 文字. 責任編輯/張詩芸. 2022/6/3. 文字. 責任編輯/張詩芸. 當香港的公共空間還有自由討論「 八九六四 」的時候,每年六四前夕,香港記者總是埋首筆耕六四專題。

  2. 2021/10/9. 中華民國110年國慶日紀念活動主題為民主大聯盟世界加好友」。 總統府前,依序有TBC舞團(The Best Crew)、三軍樂儀隊、中華民國體操協會、We.R特技跆拳表演團帶來表演。 當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東京奧運銅牌得主羅嘉翎、護理師施宜君和陳昀湞、消防員劉奎佑、警員楊于辰等六人,偕同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領唱國歌時,CH-47運輸直升機吊掛著國慶典禮史上最大幅的國旗,通過了總統府上空。 總統蔡英文以 「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為題發表國慶演說 ,強調台灣在疫情蔓延時期與國際友邦的互助,正使台灣議題不再邊緣。 面對日趨緊張複雜的印太局勢,台灣將會持續充實國防並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3. 2022年3月27日 · 2021/4/2 【後續調查】台鐵工地與安全管理長期鬆散,太魯閣號事故只是冰山一角 《報導者》從工地現場、法規制度、內控外核層面檢視台鐵安全管理缺口,發現在太魯閣事故相近地點,5年前即有巨石掉落,但台鐵用人工監控2年多才發包興建明隧道。

  4. 2022年2月22日 · 2021/10/13 楊孟軒/二二八歷史爭論與銅像拆除爭議背後,一場記憶與記憶的戰爭 民主社會理應鼓勵多元觀點,但是我們對於分歧的創傷歷史記憶,要花一些心思去共同討論與處理,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歷史教育與政府推行的轉型正義。

  5. 2023年3月18日 · 如今的大林蒲被滿滿的煙囪所包圍昔日的漁港和沙灘也被建築廢棄物中鋼爐石台電飛灰等填築200公頃新生地成為南星計畫區」。但事隔多年該計畫並未如願發展至今仍是雜草叢生的荒地

  6. 2022年12月5日 · 2021年台塑集團獲利超過新台幣2,400億元卻持續漠視其與中鋼共同投資的河靜鋼鐵廠6年前於 越南中部造成的嚴重海洋汙染與人權侵害 。 目前仍有千名以上的受害者未獲得合理賠償,更有許多當年報導此事的公民記者至今仍受當地政治迫害及言論控管。 悲哀的是,上述因企業活動造成慘痛環境與人權影響的案例並非例外,而是全球產業鏈中反覆發生的悲劇。 在這樣的脈絡下,聯合國自2017年起,每年舉辦亞太地區責任企業與人權論壇 (UN Responsible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 Forum, Asia Pacific),試從多種觀點分析亞太地區企業與人權議題的當前挑戰及發展方向,同時也提供一個平台,讓民間社會與國際人權、環境、法律專家直接對話。

  7. 該運安會人士表示,工地管理是這次調查的重點,理當針對每一個工地環節仔細進行科學驗證,「但當內部調查官希望做這樣的驗證時,卻被長官以太過耗時為由否決,報告簡單帶過,只把改善建議指向工程會制度不夠周全,以及監造商、專案管理與台鐵局疏於監督與管理。 報告疏漏3:站票與死傷關聯性,未與原廠設計確認. 2021年太魯閣事故搜救工作告一段落後,台鐵工程人員將事故車廂吊離軌道。 (攝影/陳曉威) 運安會成立3年,獨立調查不能只流於形式. 罹難者家屬秦小姐出席記者會,代表「太魯閣眼淚」家屬發言表達意見。 (攝影/陳曉威) 但鐵路、公路與水路比較地區性,沒有國際統一標準,因此調查過程會在地化,難免會遇到各種阻礙,尤其是各部會的壓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