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侯季然,台灣電影導演作家。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刷攝影科(現今的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系、廣電研究所畢業。

  2. 侯季然,台灣電影導演作家。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印刷攝影科(現今的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系、廣電研究所畢業。

  3. 侯季然. 個人簡介. 2003年,首部個人影像作品《星塵15749001》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之後開始專注電影創作工作。 2005年以摩托車為主題的短片《我的七四七》,獲得香港IFVA獨立短片競賽Asian New Force大獎;同年完成的紀錄片《台灣黑電影》,重新挖掘並定義台灣七 年代末期的「社會寫實電影」類型,入選東京、釜山及鹿特丹等國際影展,並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長片;2010年開始轉往劇情片領域,作品有《有一天》、《南方小羊牧場》等。 2015年重新回到紀錄片領域,拍攝以四十集系列短篇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在華人地區獲得廣泛迴響。 《四十年》為其最新紀錄長片作品2003年,首部個人影像作品《星塵15749001》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之後開始專注電影創作工作。

  4. 侯季然表示,田野無論時間長短,過程中出現跟原先規劃、想像不同的東西時,不只是收納對方好與壞的內容,更要對自己也保持開放,才能創作出不一樣的東西,「重要的是,要一邊去構思作品要成為什麼樣子?

  5. 侯季然,台湾电影导演作家。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印刷摄影科(现今的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毕业, 国立政治大学 广播电视系、广电研究所毕业。

  6. 2016年10月13日 · 回歸生活細節,還原民歌代表人物的真實生命──專訪《四十年》導演侯季然. 作者: 王昀燕 攝影: 陳佩芸 / 2016-10-13 瀏覽次數 (14393) 字級. 環繞民歌時代之代表人物而展開的紀錄片《 四十年 》,捨棄華麗的演唱會開場,以「民歌之母」 陶曉清 在自家 ...

  7. 2017年11月24日 · 侯季然是台灣導演,2003年榮獲「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入行,執導劇情長片《有一天》、《南方小羊牧場》後轉戰紀錄片,作品包括記錄台灣獨立書店的《書店裡的影像詩》,以及關於台灣民歌的《四十年》,鏡頭下是一幀幀本土風景。

  8. 侯季然,叛逆、想要展現孤獨的性格,可以從他的作品看出一點端倪。 改變自己的契機 念研究所的同時,侯季然辭去專任助理的工作,轉而兼職寫稿與當影展編輯。影展工作經常沒日沒夜,每天半夜2、3點騎很遠的車回家,這樣的生活過了3個月。

  9. 2016年10月14日 · 本期《放映週報》特別專訪侯季然,談談他如何在《四十年》中,透過拍攝這些傳奇音樂人今日舞台下的日常,來回顧四十年前義無反顧的理想年代。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10. 侯季然. HOU Chi-jan. 0. 職業類別: 導演 , 編劇 , 製片. 個人簡歷: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碩士班,曾任「台灣電影資料庫」專任研究助理,現為自由作者。 創作範圍包括文字、攝影與錄像,作品性格偏向抒情與實驗,常與時間與記憶相關,個人風格強烈。 影評及散文作品散見「小電影主義」電子報及各大報章雜誌,個人專欄「我口袋裡的電影」位於文建會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其它影像作品有:《有一天》、《南方小羊牧場》、《星塵15749001》(獲台北電影節市民影展百萬首獎)等片。 參展及得獎紀錄: 入圍. 2010 第47屆金馬獎 最佳新導演《有一天》 2010 第47屆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有一天》 2005 第42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台灣黑電影》 其他作品: 2004《疫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