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5日 · 烏俄危機引發全球關注,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聲稱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攻擊作為一個國家的主權,令雙方緊張進一步升溫。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 遠在東歐的政治事件,卻可能牽動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 。

    • 俄烏大戰爆發!烏克蘭已有高達 137 人喪生、316 人受傷
    • 烏克蘭也是半導體供應鏈,恐衝擊惰性氣體來源
    • Intel、美光表示不受影響,但中小業者可能難倖免

    今(25)日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已有高達 137 人喪生、316 人受傷,且俄羅斯破壞組織已進入首都基輔,他已簽署全國總動員令。也就是說,從今日起持續 90 天,烏克蘭境內所有地區的義務役和後備人員都將被徵召,交付給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軍事單位、機構及其它國家安全部門。 烏俄危機引發全球關注,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聲稱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攻擊作為一個國家的主權,令雙方緊張進一步升溫。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遠在東歐的政治事件,卻可能牽動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半導體大廠美光(Micron)近日就透露,他們有部份使用的惰性氣體,如氖等來自當地,聲稱他們會密切關注烏俄局勢,並希望局勢能夠緩和。 雖然美光表示,目前越趨惡化的烏俄問題,凸顯了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既複雜又脆弱的問題,但他們也強調擁有大量惰性氣體庫存,並有許多供應鏈,不會因為當地局勢而受到重創。 不僅美光供應鏈可能受到烏俄危機影響,市場研究機構 Techcet 前陣子就指出 ,許多半導體業者都採向烏克蘭、俄羅斯採購半導體原料,除了烏克蘭可能陷入戰火外,俄羅斯也有機會因遭受西方制裁而實施報復。 Techcet 資料顯示,美國有 90% 以上的半導體用氖都是來自烏克蘭,同時還有 35% 的鈀源自俄羅斯,為這場危機增添了幾分變數。Techcet 指出,氖主要是用在微影製程(lit...

    像美光這樣較為大型的半導體業者,擁有更多元的供應來源,面對烏俄危機也能夠更有彈性的調整供應來源因應,Intel 也已經對外表示,他們預計氖的供應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但中小型業者可能就沒有這麼好運。事實上,美國早已經通知各家半導體業者,假如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進攻,供應鏈可能因此中斷,希望企業能盡快尋找替代供應商。 美國政府官員也回應,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我們很清楚關鍵產品的其他供應來源,且隨時能夠與我們的企業合作,幫助他們建立多元的供應鏈。」 另外,除了可能供應中斷,惰性氣體的價格勢必會大幅攀升。類似的情況有過前例,2014、2015 年的烏克蘭危機,惰性氣體的價格曾飆升 20 倍達到 50 公升 2.5 萬美元的水準。 而鈀的價格自去年 12 月以來,也已經上漲了多 52%,未來可能依事態有...

  2. 2022年3月5日 · 普丁顯然將自己當作俄羅斯歷史的主角,並把自己放在以前俄羅斯領袖的位置上,試圖收回他認為的「俄羅斯國土」,而烏克蘭是流落在外的失土,是普丁必須收復的部分。

    • 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嗎?1
    • 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嗎?2
    • 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嗎?3
    • 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嗎?4
    • 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全國演說:烏克蘭是個時代錯誤嗎?5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3月5日 · 普丁顯然將自己當作俄羅斯歷史的主角,並把自己放在以前俄羅斯領袖的位置上,試圖收回他認為的「俄羅斯國土」,而烏克蘭是流落在外的失土,是普丁必須收復的部分。

  5. 2024年4月25日 · 莫斯科時間清晨 5 點 50 分,俄國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在全世界面前,宣布向烏克蘭政府開戰,空襲烏克蘭東部多座城市。

  6. 2022年3月3日 · 諷刺的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此次打著「去納粹化」的名號入侵烏克蘭。 與烏克蘭大部分地區一樣,澤倫斯基的家鄉位於俄羅斯帝國(又稱沙俄)唯一允許猶太人居住的地區 Pale of Settlement。

  7. 2022年3月11日 · 1. 技術需求波動. 衝突已經停止了烏克蘭的商業營運,而俄羅斯經濟正在感受到西方制裁的初期影響。 這將嚴重影響兩國的科技支出,預計 2022 年當地市場需求將出現雙位數的萎縮。 與此同時,西歐國家的科技支出可能會增加,部分原因是國防和安全分配的擴大。 美聯社/達志影像. 2. 能源價格和通脹壓力. 烏克蘭衝突的緊張局勢將對能源價格和供應安全產生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已經感受到價格指數的連鎖效應某些歐洲國家而言。 大多數國家需要迅速重新評估其近期能源計劃,同時加快努力減少對碳基能源的依賴。 3. 技能和基礎建設搬遷. 100 多家全球公司在烏克蘭建立了子公司,還有更多公司在俄羅斯開展業務。 這場衝突已經使烏克蘭數以萬計的開發人員流離失所,並導致兩國的一些服務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