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日 · COP26氣候峰會.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 歷屆氣候峰會結論與進度一覽. 2021/11/1 10:29(11/1 15:50 更新) (中央社格拉斯哥31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今天登場這場重要峰會是自1995年以來世界領袖第26度齊聚一堂共同應對全球暖化的問題何謂COP26? 聯合國氣候峰會重點一次看. 巴黎氣候協定 你該知道的10件事. G20峰會公報草稿曝光 未明確設定碳中和目標期限. 以下列出1995年至今,重要氣候峰會的結論與進度。 199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成員在柏林舉行第一次「締約方會議」(COP),最終文件呼籲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

  2. 2021年8月10日 ·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快於預期 聯合國氣候報告一次看懂. 2021/8/10 00:55(10/25 20:06 更新) (中央社巴黎9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公布2014年以來 關於氣候變遷的首份重大科學評估確切顯示全球暖化速度比原本憂心的還快而且幾乎全可歸咎於人類導致以下是IPCC第一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1)科學報告部分主要發現的概要: 全球升溫攝氏1.5度恐提前發生. IPCC報告考量的五種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皆顯示,預計2030年左右地球表面均溫將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攝氏1.5或1.6度。 這比IPCC在3年前預測的時間(2040年升溫攝氏1.5度)還要提早整整10年。

  3. 2021年11月1日 · 美國歐洲和其他一些富國雖坦承他們的碳排是造成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但也希望開發中國家攜手呼籲中國印度南非和印尼等國限制碳排為交換開發中國家與窮國參與減碳富國承諾從2020 到2025年每年至少籌募1000億美元資助開發中國家的潔淨能源技術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遷但金額到位進度始終落後。 在峰會召開前,窮國要求已開發國家需再加碼數千億美元,好讓窮國取得潔淨能源技術以應對諸如海平面上升及破壞力更強暴風等迫在眉睫危機。 孟加拉表示他們需要能抗颱的住家,肯亞希望鄉間能布滿太陽能光電板取代火力發電;印度則說他們的氣候應對計畫到2030年需耗資2.5兆美元,盼有人能分攤。 但已開發國家表示,再要他們出鉅資而不找中等收入國家-尤其中國-分攤並不現實。

  4. 2021年10月4日 · 風暴. 全球暖化將在赤道以南和以北的較高緯度地區以及熱帶和部分季風地區帶來更多雨水副熱帶地區的降水可能會更少進而提高發生乾旱的隱憂當今的極端降雨事件機率是全球開始暖化前的1.3倍強度也增加7%當暖化達攝氏1.5度時極端降雨降雪和其他降水事件的強度將加劇10%機率則增為1.5倍。 乾旱. 在升溫攝氏1.5度的世界,容易發生旱災的地區面臨旱期的可能性增為2倍,若升溫達攝氏4度,乾旱可能性則增為4倍。 相較於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內,若控制在1.5度內,能避免另外2到2.5億人口面臨嚴重水資源短缺。 限制乾旱也能減少發生相關災害的風險,例如野火。 糧食. 在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出攝氏2度的世界,7%到10%的農地將無法再耕種。

  5. 2021年11月2日 · 全球暖化將使融冰增加導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島嶼與低窪地區首當其衝例如擁有33個環礁和島嶼的太平洋島國 吉里巴斯 ,前總統湯安諾(Anote Tong)就預測,吉里巴斯恐怕會在30至60年後變得不適人居。 繁榮的西北歐低地國荷蘭也不能倖免,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KNMI)10月公布預測,沿岸海平面到了本世紀末最多可能上升2公尺。 氣候變遷 野火、暴雨奪命天氣事件頻傳. 氣候變遷也會導致極端天氣與氣候異常。 今年8月,南歐諸國接連發生野火,義大利南部甚至一晚通報500多起火警;同時南半球的巴西多地則面臨極端寒流。 到了10月,義國西北遭風暴襲擊,12小時內就降下破歐洲紀錄的742毫米雨量。 這些引發農損的奪命天氣事件,在孩童有生之年會變得更頻繁,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

  6. 2021年11月23日 · 氣候變遷. 研究聯合國暖化預測太樂觀 2100年氣溫恐上升3度. 2021/11/23 14:40(11/23 17:34 更新) (中央社巴黎22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聯合國根據現行氣候政策各國減碳承諾所得的全球暖化升幅預估由於不確定性比普遍認定的還要大結果可能太過樂觀法新社報導本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召開之前聯合國指出若根據當前的氣候政策到了2100年地球平均表面溫度將比工業化前的基準高出災難性的攝氏2.7度

  7. 2024年5月23日 · 全球暖化加劇 台大公衛研究高溫熱危害恐傷腎.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23日發表最新研究,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簡報指出,熱危害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