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4日 · 出版: 2022-09-24 09:30 更新:2022-09-24 09:30. 11. 買樓最怕遇到的問題之一,便是天花牆身出現滲漏,導致多處出現壁癌。. 而如果樓上漏水單位擺出完全不合作的態度,則更令人頭痛。. 一名台灣網友便在爆怨公社發文分享:「抱怨一下5樓的租客,去年買了 ...

  2. 2023年7月18日 · 潮濕氣候成溫床 壁癌4大分類 出現壁癌,除了因為潮濕的氣候問題,亦可以因為牆身防水工程沒做好、上油漆時沒有完全乾透,使水氣夾在油漆層之間、外牆有裂縫,雨水滲入牆壁產生水氣,繼而產生壁癌。壁癌亦被稱為「白華」,會依據產生的原因 ...

  3. 2019年4月12日 · 家中如果出現了「壁癌」,一定是讓人覺得非常煩悶又苦惱,不過其實只要換個心境,壁癌也能變成詩意「山水畫」? 有台灣網友在爆廢公社分享,只要一個簡單的步驟,就能讓家中壁癌瞬間質感大升級!

    • 癌症指數助及早確診癌症
    • 三大常用癌症指數
    • 癌症指數非診斷癌症惟一標準

    據醫管局最新數據顯示,本港2019年癌症新增個案達 35,082 宗。相比 2009 年的 25,977 宗,過去十年的升幅達至 35%。平均每日有 96 人確診癌症。當中五大常見的癌症分別為為肺癌(佔 15.9%)、大腸癌(15.8%)、乳腺癌(13.7%)、前列腺癌(7.2%)及肝癌(5.3%),合共佔全港癌症新症個案約 58%。當中,有部分癌症是可以透過篩查而及早發現,愈早發現,治癒率或愈高,當中身體健康檢查時的「癌症指數」指標絕對功不可沒。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受訪指,當身體出現腫瘤時,會過量地分泌一些蛋白質。而醫生就可利用這些蛋白質的水平,評估病人患癌的機會、病情、接受治療後的效果,甚至治療之後的病情跟進。因此,若適當運用癌症指數,有機會及早確診癌症,避免延誤診治時機。 李兆康...

    李兆康醫生介紹指,現時有很多種癌症指數,適用於不同癌症,其中3種比較常用的包括: 1. 甲類胎兒蛋白Alpha feto protein(AFP) 一般來說,肝癌會過量地釋放這種蛋白質,所以可以成為一個癌症指數。例如乙型肝炎帶菌者,患肝癌的風險遠高於非帶菌者,但醫生不會替乙型肝炎帶菌者定期抽肝組織檢查,而定期檢查AFP就簡單得多。若病人的AFP指數很高,例如超過500,醫生可以判斷病人肝臟裡很可能有一個惡性腫瘤。 2. 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和甲類胎兒蛋白是同一道理,是由前列腺所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當男性年紀愈來愈大,PSA就有機會逐漸上升,很多時一些病人年紀漸長或前列腺出現肥大,PSA也會比正常為高,但如果高於20,甚至超越100,其實醫...

    癌症指數一般都是驗血就可以得知,很多時市民在坊間做身體檢查,檢測出癌症指數高時。醫生會開始警覺,並和病人商議,安排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甲類胎兒蛋白高的話,可能會安排病人做超聲波、電腦掃描;如果前列腺特異抗原高,泌尿科醫生會安排病人抽取前列腺組織化驗;CEA高的話,醫生會安排病人做大腸內窺鏡檢查、照肺等,這些都是根據癌症指數高而作出進一步檢查以確定身體裡面是否有腫瘤的情況。 但值得留意的是,如果身體檢查時這些癌症指數的水平是正常的話,其實也並不代表病人身上沒有癌症。因為也有病人身上雖然有癌症,並且已經確診,但癌症指數水平卻沒有升高,所以癌症指數並不是可百分百作為診斷癌症的惟一標準,必須結合其他情況接受檢查。 因此,除了抽血檢查癌症指數外,李兆康醫生亦建議也需要定期做一些影像檢查,例如: 女性的...

  4. 2022年10月11日 · 1. 瘜肉階段. 大腸癌當中超過95%是由大腸黏膜腺細胞形成,由正常黏膜變成瘜肉,再由瘜肉轉變成腸癌,這段時間往往長達5至10年。 若在這期間進行大腸鏡檢查並發現瘜肉,醫生可即時進行「息肉切除手術」,把大瘜肉整顆切除。 2. 原位或極早期大腸癌. 有部分原位或極早期大腸癌經評估後,醫生可為病人進行「內窺鏡黏膜下剝離手術」,用內窺鏡把腫瘤從腸壁切除。 3. 第一期大腸癌. 通常單靠外科手術已可根治,即切除腫瘤同時清除淋巴結。 治療相對簡單,康復所需時間較短,復發機會也較低。 4. 第二、三期大腸癌. 腸癌已深入腸壁,甚至蔓延至附近的淋巴組織,手術仍是首選,但未必可單靠手術根治。

  5. 2019年1月11日 · 撰文:王誦賢. 出版: 2019-01-11 18:00 更新:2021-04-01 18:13. 1. 由廖士涵執導;夏于喬及鄒承恩主演的《粽邪》(The Rope Curse)終於來到香港。. 電影取材自台灣沿海一代傳統民俗送煞儀式「送肉粽」。. 送肉粽又名送煞及喫麵線,是一種民間迷信的傳統除煞 ...

  6. 2024年5月25日 · 台灣每4分鐘就有1個罹病患,其中飲食則是影響罹與否的主因之一,而該怎麼吃才健康,以及預防癌症? 由謝哲青、蔡尚樺主持的《下班經濟學》You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