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大醫院內科部--蘇東弘醫師,專長:慢性B型、C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診斷與治療、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C, liver cirrhosis, and liver cancer 現職︰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關鍵字:內科部, 蘇東弘, 慢性B型, C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

  2. HFrEF的診斷需要同時存在有心衰竭的症狀以及LVEF小於40%這兩項條件,並且通常需要搭配心臟超音波來判別。 藥物治療是HFrEF最主要的方式,應該在考慮植入性心律整流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治療之前先採取非侵入性的治療。 治療的目標主要有三個:第一,降低死亡率,第二,防止因為心衰竭的惡化而再度入院,第三,改善臨床狀態以及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心衰竭的藥物治療.

  3.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是一種家族遺傳性疾病,顧名思義,這類型的基因改變,會造成肝臟無法正常移除膽固醇,而導致患者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olesterol, LDL-C)濃度明顯升高。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可分為兩大類型: 異合子型(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HeFH):此類較常見,機率約1/200~1/500,病人血中LDL-C平均約為220 mg/dL。

  4. 慢性B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是指持續被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導致肝臟慢性發炎的疾病。 分為B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HBeAg +)或e抗原陰性(HBeAg –)之慢性B型肝炎。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HBsAg +)持續大於6個月以上,為B型肝炎帶原者1。 全球約3億5千萬人感染慢性B型肝炎1,在臺灣1984年以前出生之成人帶原者約佔15~20 %2。 B型肝炎帶原者有較高的風險發展為肝硬化(liver cirrhosis)、肝代償不全(hepatic decompensation)或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1 。

  5. 根據統計,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盛行率約為男性4%、女性2%。 如果打鼾合併有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容易醒覺、或是被目睹有呼吸中斷等症狀,就有可能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對健康的危害. 由於呼吸暫停會造成血氧濃度下降,而睡眠片段也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長期下來容易增加心血管的負擔,而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中風、代謝症候群控制不佳等後遺症。 若是非常嚴重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甚至有猝死的可能,不可不慎。 容易造成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上呼吸道結構. 鼻部空間狹窄:鼻中隔彎曲或下鼻甲肥厚。 咽喉空間狹窄:軟顎肥厚、懸雍垂過長、扁桃腺過大或舌根過於肥厚。 顎顏面結構:下顎後縮或過小、舌骨過低等。 肥胖:造成整體呼吸道狹窄。

  6. 法洛氏四重症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大約占了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7-10%,也是最常見的一種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會導致流向全身各器官的動脈血液含氧量下降的先天性心臟病)。 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法國的法洛醫師(Étienne-Louis Arthur Fallot)在1888年首先詳細描述了四項此病在結構上的特徵(如圖1),包括: 1. 心室中隔缺損. 2. 右心室出口狹窄. 3. 主動脈跨坐在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間. 4. 右心室肥大 。 由於右心室出口狹窄,右心室的缺氧血流向肺部時面對較大的阻力,部分缺氧血就會轉而經由心室中隔缺損進入主動脈(如圖1),和原本主動脈中來自左心室的含氧血相互混合,導致主動脈中流向全身的各個器官的血液含氧量下降。

  7. 前言. C型肝炎從發現至今已經過了二十多年,剛開始使用單一干擾素治療治癒率不到一成,2000年後有長效干擾素加上口服抗病毒藥雷巴威林(ribavirin)合併治療,治癒率已經可達五成以上,2013年開始進入沒有干擾素的全口服藥時代,治癒率更可達到九成以上。 簡介. C型肝炎(hepatitis C)約在西元1970-1980年被發現,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此病毒於1988年找到並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HCV)。 C型肝炎在全球盛行率約為2-4%,在臺灣C型肝炎感染者約40-70萬人,帶原者約3-4%,苗栗跟南臺灣(嘉義、高雄)是全臺盛行率較高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