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史館 是 中華民國 政府 的最高史政機關,為 總統府 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 史料 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 行憲 以來歷任已卸職之 總統 、 副總統 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 國史館於1947年在 南京 成立,1957年在 臺灣 復館。 由於1949年 中國大陸 易幟,部分中華民國政府史料及檔案保留在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及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 沿革 [ 編輯] 大陸時期 [ 編輯] 民國 元年(1912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在 南京 成立。 1912年3月17日, 胡漢民 、 黃興 等97人聯名具呈 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 ,請設 國史院 ,編纂《中華民國建國史》;孫中山在批轉請設國史院呈文時表示贊同,並且指出「民國開創,為神州空前之偉業;不有信史,何以照耀宇內、昭示方來」。

  2. 簡介. 國史館1947年成立於南京,1957年在臺復館。. 2001年,修正公布《國史館組織條例》,設修纂、審編、采集、秘書四處,並於2002年將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更名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納入轄下。. 2004年,制定公布《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明定本館為總統 ...

  3. 國史館 是 中華民國 政府 的最高史政機關,為 總統府 直屬機構,以修纂國家歷史、 史料 整理、史料文物採集,以及 行憲 以來歷任已卸職之 總統 、 副總統 文物管理為主要任務。 國史館於1947年在 南京 成立,1957年在 臺灣 復館。 由於1949年 中國大陸 易幟,部分中華民國政府史料及檔案保留在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及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 沿革 [ 编辑] 大陸時期 [ 编辑] 民國 元年(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在 南京 成立。 1912年3月17日, 胡汉民 、 黄兴 等97人联名具呈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请设 國史院 ,编纂《中华民国建国史》;孙中山在批轉請設國史院呈文時表示赞同,并且指出“民国开创,为神州空前之伟业;不有信史,何以照耀宇内、昭示方来”。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國史館不僅有豐富的文物典藏,所創造和累積的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 亦頗為可觀,已成為國家歷史的典藏、 修纂與研究之重鎮。 然而,國史館修纂人員長期辛勤創造和累積的智慧資本—編修與研究的成果, 迄今多以傳統的紙本形式呈現。出版品通常是連篇纍牘, 不僅體積龐大,重量沉甸, 價格昂貴, 而且通路不廣,市場有限,僅能針對學術界做小眾傳播,以致這些珍貴的資源難為一般民眾親近利用, 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能。在講求快速溝通與大眾分享的資訊時代,傳統的交流平台和機制即顯得緩不濟急, 漸趨落伍, 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因此, 如何改變既有載體形式,擴大傳播範圍, 加快傳輸速度,並進一步結合既有的數位典藏成果與數位學習技術,使這些可貴的智慧資本得以發揮其應有效能, 實為國史館當務之急。

  6. 2024-06-07 端午休館公告. 2024-05-30 國史館展覽及演講推廣活動性別分析案抽獎活動辦法. 2024-05-18 【國史館會後新聞稿】國史館上半年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2024-05-17 國史館上半年新書發表暨座談會與會名單. 2024-05-15 5月20日上午休館公告. 2024-05-14 113年第1次總統副總統 ...

  7. 本書為本館在臺復館70週年之研究專書,內容為1957至2024年本館在臺灣復館後之定位、組織架構業務變遷,旨在考察國家、政黨歷史的關係,以及本館在國家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8. 國史館為提供社會大眾更友善的數位檔案服務,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以下簡稱檔案局)合作建置「二二八事件檔案資料庫」,收錄核心檔案目錄計有1萬7千餘筆,數位影像逾13萬頁,無論從瀏覽、查詢等角度切入,查詢結果毋須申請,直接線上瀏覽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