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質(全瓷化):燒製溫度約為1100-1200 ,硬度大於陶質許多但吸水率低陶質(3%以下),此種質地一般都設計為室內外地板或外牆磚也可鋪設於牆壁瓷質燒製溫度高於1200℃(拋光磚因爲硬度的關係大多以1200度燒製),硬度高莫氏硬度約為6-7)、吸水率低一般 ...

  2. 砌磚工 (英語: Bricklayer )為 建造業 的一個工種主要負責鋪砌 磚塊 以建造或修理建築物之牆壁門框等等地磚亦是砌磚工的工作範圍之一 [1] 。 一般而言,砌磚工只會負責磚塊而不會處理較重的石塊或 雲石 ,而其他則由 砌石工 (英語:stone mason) (Mason)所處理。 由於磚塊通常較輕且工整,砌磚工所需的技術較砌石工為低,相應工資亦會有所減少。 建築中磚通常只會用作分隔牆(而非主力牆),再於平整後補上灰水及油漆。 而另一方面,街道地磚下通常直接是泥沙,長年累月後或會自然流失而需要重新鋪設。 砌磚工需要先把磚頭弄起,填補泥土及平整後重新砌磚,最後再將磚頭磨平 [1] 。 砌磚亦可是一項 休閒活動 ,英國二戰時首相 溫斯頓·邱吉爾 曾以砌磚作為其興趣。

  3. 建築材料. 燒結砌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砌體結構. 臺灣正體. 工具. 位於 金門縣 金城鎮 陽翟聚落的 人字砌 石. 砌體結構 ,也叫 石結構 ,是 材 與 石材 結構的合稱,相對 木結構 而言強度更高,耐久性更好,故多用來建造重要的宗教、軍事、政治建築。 中國早期的砌體結構的代表建築有 萬里長城 。 中國石作為建築材料使用可以上推至漢朝,漢以下各朝代一直沿用,乃至於現在。 最具體的代表建築是卷拱形墓室、石佛塔、城牆、石橋、長城。 [1] [2] 建築材料 [ 編輯] 砌體結構用砌塊組成,常用於民間和工業領域,砌塊按製作方法可以分為燒結砌塊(如紅、青) [3] 和非燒結砌塊(如混凝土砌塊) [4] 。

  4. 不過燒製外牆磁磚的北投窯場已停產該古蹟的外牆剝落情形無法即時獲得改善2006年2月臺北郵局古蹟外牆整修案獲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審查通過經過多年推遲2013年底完成修復

  5. 總統府修外牆 複製 70年前建材 磁磚石頭與欄杆 現在沒得買 目前正在試燒 預計 320後動工 資深建築師李重耀再度監工. 聯合報. 2004-02-25 (中文(臺灣)) .

  6. 採用黑色 磁磚 組成外牆採使用不同粒徑的蠣殼洗石子作為粉刷材料。 一樓入口兩側使用蠣殼洗石子裝飾成八卦形、柿蒂紋等幾何圖案。 二樓的陽台柱子上刻有聯對,分為內外兩組。 外側聯對寫著「豈但欲窮千里、須當更上一層」,內側聯對則寫著「登高門第須積善、要好兒孫在讀書」。 [4] 山牆 則在二樓陽臺立面,靠近四根柱子向上延伸形成望柱兩根柱子之間砌有弧頂牆,牆內有泥塑、彩繪裝飾。 柱子下方懸掛著弧形女兒牆和望柱,柱頂則擺放著祥獅雕像。 室內格局方面,該建築以入口為中軸線,由外至內依次為前廊、前廳、內廊、後廳、家族成員房間等,其中左右前房可從內廊進出,而左右後房則由後廳進出。 二樓格局與一樓相似,前後廳的外牆則設有落地窗,並設立陽台提供家族成員使用。 [4] [3] 另見. 浦邊何敬宙洋樓. 參考文獻.

  7. 主要用於建築檐口的出挑。 拱 。 由於只抗壓,而具有理想曲線的拱既不產生 彎矩 ,也不產生 剪力 ,只有軸向壓力,很適合這種材料的物理特性。 拱在西方古典建築中有大量的運用,尤其是 教堂 ,在中國古典建築中,採用拱的建築又稱為 無梁殿 。 維基共享資源 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 參見 [ 編輯] 紅大學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多所以紅建築著稱的大學。 臺灣煉瓦 , 臺灣日治時期 獨大的紅生產、販賣會社。 參考資料 [ 編輯] ^ 日本産業標準調査會. 普通れんが及び化粧れんが JIS R1250:2011. 2011: pp.3 [2021-04-1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