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4日 · 大學學測今日第2天最後一科考國文寫作題目為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著名偵探小說主角福爾摩斯和華生也入題台北考生認為題目已經指定花草」,不是開放性寫作花滿多時間構思才下筆不好駕馭但滿有趣的偵探這一題若沒有經過邏輯判斷就下筆很容易寫偏。 新北市樟樹國際實創中學謝姓考生說,在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這一題,他以小學種植九層塔至今的經驗去發揮,覺得是在考驗寫作的敘述能力,福爾摩斯跟華生這一題則測試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辨別力。

  2. 2022年1月23日 · 2022/01/23 05:30. 〔記者吳柏軒林曉雲蔡淑媛綜合報導大學學測國文寫作往往扮演國文科成績勝負關鍵一一一學年出題有樂齡議題探討以及當我打開課本為題書寫知識探索教師分析符合社會與生活經驗但易寫難攻若想拿A等級高分除發揮想像外尚須寫出說服人的層次體悟考生則批作文缺乏創意,普通且設框架,是參考書被「翻爛的題目」 3年前會考青銀共居 今年又有樂齡題. 國寫第一題用台灣弘道老人「不老騎士」與丹麥「樂齡卡打車」等活動為例,引導考生分析差異,並闡述樂齡出遊活動對老人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意義等;全中教老師發現,應屆高三考生在三年前國中會考時,作文題目就是「青銀共居」,如今再度書寫長者關注,應不難發揮,要寫出觀察、關注與關懷。

  3. 2022年3月10日 · 2023/07/28 06:38. 網友回應. 大學學測國文第36題答對率偏低立委林宜瑾今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質詢認為國文重視文意理解正式脫離背多分時代」,但質疑命題宣導不足建議教育部和大考中心仿照政委唐鳳教學1922簡訊記者會應手把手教學說明清楚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大考中心對於命題均已在檢視中,初步檢視第36題命題沒有問題,但一些考生在答題時未能掌握好。 本報獨家報導學測國文第36題超難混合題,10多校考生逾半0分。 立委林宜瑾表示,學測國文首次出現混合題,問答寫對才有分數,考驗學生閱讀能力,對高分群具鑑別度,但此超難的混合題卻讓不少考生和家長投訴陳情,甚至連副總統賴清德都有收到陳情,教育部應了解。

  4. 2022年1月22日 ·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大學學測國文寫作題目是當我打開課本」,400字短文則關注台灣和丹麥的長者活動全國教師會評論教師群認為今年命題很用心取材現實貼近生活又呼應學習,「當我打開課本一文可反思也可奔騰因試題貼近現實考生應該很容易發揮學測國文寫作的第一大題關注長者以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出的不老騎士計畫以及哥本哈根樂齡卡打車運動要考生以樂齡出遊為題說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考如何照顧到長者在生理與情感上的需求書寫400字短文。 全教會解題老師說,第1大題是知性題,以關懷老人的生活出發,來分析國內和國外的策略差異,檢測學生對於老人議題的觀察與想法。

  5. 2023年2月22日 ·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112學年度大學學測明天將公布成績日前補教界人士向本報投訴指國文科第26題的選項A仍有爭議答案應改為B或者A) (B)。 不過大考中心對此回應,將查詢各版本課本及相關資料,仍將維持該題正解為(A) (B)。 關於「克己復禮」中「復」的解釋,大考中心列出各版本國文課本說明,三民版的復禮則是歸反於禮,指言行以禮為依據,因此復有返、還之意;而南一版的克己復禮則是克制自己的行為意念,回歸以禮為標準;翰林版的復是返、歸之意;龍騰版的復是歸返之意。 大考中心表示,龍騰版的翻譯較貼近《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雖於翻譯中使用「合於」,但後面說明中,「復」字個別字詞上的解釋仍為「歸返」。 從以上各版本的解釋,可知「復」的釋義是一致的,都是歸、返、還之意。

  6. 2022年1月22日 · 2022/01/22 18:23.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大學學測國文寫作題目是當我打開課本」,補教老師張政分析近年國文寫作考情意題從風景說人生從物品說人生今年則要考生從課本說人生須聚焦在某一學科課本對自己的意義書寫出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藉有形課本去思考無形的人生和世界重點是要寫出自我生命的轉變。 台北市補教協會舉行111年學測解題記者會。 寫作題目引文節錄自薛憶婷〈我們的課本〉詩作,並提及科學頑童費曼(Richard P. Feynman)曾說,觀察轉動的餐盤讓他得到很大的啟發,領略了興之所至的樂趣。 從不同角度切入課本,進入知識的想像,或許可以讓課本帶領經歷驚奇旅程,要考生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進行書寫。

  7. 2020年1月18日 · 2020/01/18 17:04.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大學學測國文寫作考靜夜情懷」,全教會老師分析取材採文白對比內容為課文作者之延伸閱讀能與教學相互呼應學生需要有理解與表述的能力才能作答題目已對甲乙兩文做出詮釋考生其實可以跳過文本或理解其中一篇文本即可作答對於情意寫作能力佳的考生具有鼓勵作用教會評析老師們認為,第一大題「玩物喪志或養志」取材與105年大考中心公布參考試卷近似,都與玩具相關;第一題只需自文本第三段擷取訊息即可作答;第二題的「喪志」與「養志」,題目中雖未定義,但可從文本的最後兩段找到思考方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